□ 郑军 向依依(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研究生办 湖南 吉首 416000)
随着我国体育产业的蓬勃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赛事呈井喷式的爆发,随着我国马拉松、自行车、越野赛的蓬勃发展,怎么将赛事融合本地特色,突出比赛的“异”面,将民族历史元素融入到各类赛事中,已经成为各个城市及赛事主办方的重中之重。民族民间赛事是民间自发举办,在一定的规定制度的约束下,具有民族特征的赛事。是我国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繁荣锦簇的象征,对于促进民族团结,提升国际知名度,提高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PEST分析法是一种对宏观环境的进行分析的手法,广泛的运用于企业研究中。武陵山片区民族种类繁多,在长时间的劳作、祭祀、军事等活动中,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不断繁荣昌盛,衍生出一些列的民族民间体育赛事。本文从P政治制度(politics),E经济(economy),S社会(society),T技术(technology)四个层面对民族民间体育赛事进行宏观分析,对武陵山片区民族民间赛事更改的发展提供思路。
体育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浓重的政治因素,乒乓外交、2008年奥运会举办对国家软实力的提升等等可见一斑。国家政策及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是影响民族民间赛事发展的关键因素,直接决定了民族民间赛事发展的大方向。从政治角度来说,体育强国不仅仅是奥运会或其他赛事中运动员的奖牌数量,更是国民身体素质的提升。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在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诞生了无数璀璨的民族民间体育活动。民族民间赛事的举办一方面体现了我国璀璨的民族文化,提升我国民族文化影响力,提升我国国民文化自信,另外一方面,可促进我国各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融合,促进各民族团结发展。每一场赛事的举办都会为举办地带来一定的关注度及经济发展。我国相继出台了各种文件条例,旨在更好的促进民族民间体育赛事的繁荣发展。各地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民间赛事的举办,以期带动体育产业事业的快速发展及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
武陵山片区包括湖北恩施、湖南湘西、重庆武隆、贵州铜仁等71个县市,是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境内包含了土家族、苗族、白族、瑶族、仡佬族、回族等数十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达到了1300万余人,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达到了百余种。国家级地方政府出台一些列的政策,鼓励保护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开展,推进特色民族文化品牌传承与保护。加强对片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抢救、整理和展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表1 我国出台的有关民族传统体育等下相关文件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产业结构进行了重组与调整,发展方向渐渐向第三产业倾斜,体育赛事归属于第三产业。体育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在发达国家可占国民GDP总产值的3%以上,在我国尚未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看到其一席之地。目前体育用品消费依旧是体育产业的重头,赛事门票、转播版权等收入依旧微乎其微,与发展国家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潜力巨大,“马拉松热潮”是最好的体现。民族民间体育赛事一般在经济发展较为欠缺的山区或农村,赛事举办的规则并不成熟,参赛人员辐射面积小,基本仅限于村寨及周边存在或乡镇,影响力度有限。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去,民族民间体育面临着消亡或难以继续的局面。
武陵山片区属于经济发展极度落后区域,由于区域及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交通、教育、经济等都处于落后局面。武陵山片区民族民间赛事一般都属于节庆赛事,是在特殊的节日进行的活动,或为祭祀,或为庆祝等形式,由本民族的人员参与,属于民族内部自娱自乐的活动,参与人员少。武陵山片区居民收入少,在解决温饱、教育等相关问题之后,很少有资金可以用在体育活动上面。一般体育比赛,在赛事前期后期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宣传、组织、运营等,资金投入越多,赛事回报的越多。武陵山片区民族民间赛事一般都是村寨自发进行,资金来源单一,一般是有村寨集资或者政府出资出资,没有商业赞助,可支配的经费极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族民间赛事的发展。
社会环境是指由于地理分布,教育水平、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不同所形成的的状态。地理分布影响着赛事举办规模以及与周边参与情况等;教育水平制约着人民对民族民间赛事的心理需求层次;价值观念影响着人民对于民族内部赛事认可和接受度;宗教信仰以及风俗习惯影响人民参与一些活动的禁忌等。民族民间体育活动是我国璀璨的民族文化,对于传播民族文化,提升民族自信等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民族民间赛事本身具有健身性、民族性、娱乐性、竞技性等,随着人民对生活水平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自身身体健康,自觉地加入到体育锻炼之中。在公园等地随处可见老人在打太极、八段锦、陀螺等民族民间项目,但是随着西方体育项目的侵入,年轻人更喜欢与登山、滑雪或者到健身房锻炼,忽略了本民族运动项目的健身用途,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民族民间体育的普及与开展。
民族民间赛事是民族文化的缩影,在军事训练、祭祀求雨、农耕劳作、岁时节庆等活动中不断衍生出来的活动,与民族生活文化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承载着民族历史与民族凝聚力。武陵山片区是留守儿童与老人最多的区域,普遍的文化认识度较低,教育、医疗、温饱等方面的支出占总收入的九成以上,抑制了居民的消费。老人照看小孩,参与农耕,闲暇时间较少,对于民族文化认同和参与面较少,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科技在人民的生活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位置。在体育赛事中,随处可见体育科技的身影,排球、足球、羽毛球等赛事中的边界数字检测系统;网球比赛中鹰眼的应用,足球比赛中电子发生器等高科技的运用,可以协助比赛更加的公平公正,客观公正的裁定比赛结果。体育赛事传播也越来越倚仗最新的技术,在赛事组织、器材器械、运动员取材、赛事营销手段等各方面都有离不开体育科技。每一场大型赛事的举办,媒体资源是必争之地。从赛事前期的预热,比赛当天,以及比赛后期的报道与宣传时间线的拉长,都可以给赛事带来品牌知名度的提升,置换赞助权益等。随着自媒体、新媒体的出现,越来越多的赛事主办方通过新型的宣传渠道,让比赛的辐射力度最大化。在运动运取材、制定训练方案的过程中,通过高科技精准仪器测试身体肌肉群的力量、分析受力点等,根据仪器测试数据,有针对性的制定合理有效的训练手段。
在信息化高度更新的时代,民族民间赛事的发展更要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由于地域限制以及交通条件的局限,武陵山片区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十分分散,杂乱无章的居于各个角落,呈现出一种各自为战的局面,不利于民族民间赛事规模作大,局限了民族民间赛事的进一步发展。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物联网逐渐渗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民族民间项目、民族民间赛事的电子空间分布区域图,加大民族民间赛事的融合,扩大民族民间赛事规模,是目前武陵山片区民族民间赛事进一步发展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1)从政策环境层面:一方面,需要地方政府跟高校、企业单位合作,整理收集民族民间活动相关数据,厘清武陵山片区民族民间项目种类、赛事分布区域,为地方政府更好的制定相关政策方针提供方向与依据。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结合区域优势、前期国家政策、当前政策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将民族民间赛事有机的融合其中。如乡村振兴战略与民族民间赛事的组合,再结合城乡统筹发展,以及乡村体育旅游产业等,制定民族民间赛事发展的大方向,将各方资源进行整合,发展方向与国家战略保持一致性;
(2)从经济环境层面:从宏观层面,对我国民族民间赛事资源进行整合,对于各区域赛事进行整体评估,打造民族民间赛事品牌,形成一定影响力。加快赛事市场化、商业化进程,加大赛事招商引资,鼓励企业、赛事公司参与民族民间赛事的开发、组织中来;从微观层面,鼓励各地区民族民间赛事的开展,提高小型民族民间赛事的质量,与体育旅游业结合,提升游客的体验参与度,提高居民收入;
(3)从社会环境层面:各媒体加大对民族民间的赛事的报道与挖掘,对赛事的起源、筹办、规则、报名参与渠道等进行细致深入的报道,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民族民间赛事中来。促进民族融合,让更多民族的人参与其中,通过典型的参赛者的感受,对赛事进行反馈,提高赛事规则与质量。鼓励各企业参与到民族民间赛事的开发与组织中来,不仅仅是指资金与物质的支持,包括技术、管理、规则修订等各个方面,更好的促进民族民间赛事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全民参与,提升民族文化自信,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保护和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体育文化;
(4)技术环境层面:鼓励支持将先进的高科技装备广泛宣传、推荐,最大程度上应用于民族民间赛事中,提高赛事体验。在民族民间赛事的宣传上面,可以借助东软赛客、我要赛等相关赛事报名系统,让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其中。在宣传方面,更是可以借助目前大火的短视频,微博、微信等相对来说普及较高的自媒体,降低从宣传费用,加大传播速度与辐射范围。在民族民间运动员训练、取材等方面更是可以借助高科技仪器,对于身体机能数据更好记录与分析,找到运动员培养的合理方案。利用高科技简化器材,提高比赛的参与性与体验性,借助高科技手段,增加比赛的竞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