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炯 (深圳市鼎典纵设计有限公司 518052)
吴伯凡先生曾提出过一个观点“船是由谁设计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看似好像是各时代的造船工匠设计的,但是,稍微往长远一点看就能明白,船的设计师其实是大海。
什么样的船好,适合航行?是由大海的意志决定。那些不安全、效率低、成本高的船虽然风光一时,但最终都会被大海无情的淘汰。所以说大海才是船的设计师,它才是船无法违背的最高意志。
在我看来,吴伯凡先生提出的这个观点中,其实有两点非常值得我们留意:
第一点是“时间”
时间是衡量事物,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很多当下看似英明的决定,只要放在时间的长河里,就什么都不是了。2018年在合肥召开的“世界制造业大会”,我与几位同仁有幸参与,共同编著、设计了《创造刷新历史》的人类历史创新设计轴,作为对大会的献礼。从这幅卷轴中我们可以切身感受到,在时间的长河中,人类为生产和发展所积极探索与制造的众多物品中,能真正流传下来,具有历史价值的物品,仅在一条3米长的卷轴上就能全部展现出来。
另一点是“人欲驱使和客观规律”
设计师在本我主义创意无极限的同时,似乎也要找到与自然界客观规律间的平衡,敬畏自然、遵循规律、此消彼长、相互依存。
造物心
到目前为止,在我短短不到40年的人生光景,所经历和见证过被淘汰的产品也不计其数。所以,在从事设计行业的16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在思考,设计师的社会意识与社会责任到底是什么?
在创业之初,我曾和搭档一同提出过“创见超越时间的经典”,并以此信条作为驱动自身发展,持续前进动力的公司使命。这句话看似简单,但这几个关键词却非常值得各位深思。
首先是“创见”。
其实,设计师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造物者”,这是一份有着神圣职责和使命的职业,对于脑回路发达的设计师而言,要创造出一件东西并不是难事,但我们希望创造的不仅仅是停留在想象和那叠设计图纸上的东西,而是可以做实实在在能落地的东西。
其次是“超越时间”。
一件看得到摸得着的东西被创造出来,但用了不到一年就被市场淘汰,于是又重新绘制设计和产生新的方案。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极其不环保的做法(当然这个问题与这个时代的理念和环境有关)。当我们回顾历史,为什么一把明式椅能流传至今?那是因为它本身就具有超越时间限制的价值魅力!它经历过洗礼、打磨和淬火,经历几百年的存放和使用,哪怕用现在的设计与审美标准去衡量它的人机性、力学构成、材料结构、视觉美感等方面,它都是能经得起推敲的。
最后是“经典”。
在如今这个“创造时代“,只要敢想敢做,一切东西皆能被轻易的创造出来。作为设计师的我们能不能在这个时代创造出经典,我并不确定。但至少希望能以此为目标,在我们有限的能力范围内,可以尽量 “少生产垃圾”。我想这就是设计师怀揣着类似“造物者”这样的善意与信仰,对设计这个行业最大的敬畏心,也是对自然、对人类最大的责任心。
基于这个使命,我提出了“时、间、法、度”四大准则的行事理论。
“时”代表行事着眼的时间轴线拉长,不要只盯在当下,往前思索,往后探索,找到更好更妥当的方法;
“间”找到点与点之间的关系,尽可能的搞清楚更多的关系,就能总结出着手的轻重缓急;
“法”不拘泥在的一种特定的方法之上,而是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到或生成更合适、更高效、更省力的方案;
“度”一味的追求极致是不智慧的,一个方面的极致就势必存在另一个方面的极其短势,这种不均衡很容易造成崩塌。在尽可能多的因素中找到一种有效的平衡。
这四大准则体系中“时”是轨迹,“间”是关系,“法”是方法,“度”是程度,“时”中藏“法”,“间”中有“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提高效率、可持续性和成功率,也就是行事不盲目,多角度的去思考。
我个人一直提倡的“绿色设计”,是指不盲目设计,创意在某种程度是需要约束的。有一句话说了很多年叫“创意无限”,我想表达的是设计师得有敬畏心,才能真正做到“创意无限”,设计如果没有界限,哪还有“创意无限”一说。这个“界限”就是遵守自然法则、尊重客观事实、合乎中道,追求物尽其用的法则。创意追求的“无限”则是细致精湛的工艺以及富有表现力的形式、材料、新科技有度的融合。当下这个时代,设计师被推上历史以来从未有过的高台,我们更应该去探索和追求,现代性与可持续性、社会性与专业性、人欲与人本、责任与立场、需求与体验……之间的微妙平衡。
新造物
要做到“少创造垃圾”,前提就要多维度思考、不盲从少跟风、持续和坚守,达到“造可格物之器物,推新时代之风尚”,用时间去衡量一切,才能淬炼出经典。我认为这点特别是在当今的文创产业尤为重要。
近年来,文创产品逐渐成为市场上的主流产品,但其中许多标榜文化创意的产品,除了基本使用功能以外,却不能给消费者带来一种消费行为上的情愫发酵。这种情愫或是一种文化,或是一种情境,是在创作的追求中从情感上出发,赋予给产品的深刻文化内涵。
从2017年至今,我曾先后以“家山”为主题系列,以“山”元素为设计题材,创作开发多款文创产品,其中包括“家山“茶具、”逸家山“香器等。执着“家山”,其实是因为我偶然间读到唐代诗人钱起的诗句 “莲舟同宿浦,柳岸向家山”所受到的启发。“家山,谓故乡!“当你无论是在工作、生活中,还是奉茶、对饮、冥思时,都能以此物带来对故乡的一种慰寄。心怀家山,奔腾四方!
“家山”香器实物图
“家山“茶具作为家山系列的首款产品,在设计之初,就确定每套茶具只包含一壶两杯一茶叶罐一底盘,使器型方中有圆,圆中有方,方圆并济。外观看似只是简单的把山的造型与茶器相融合,但是,在器物本身的比例上,我们进行了独特的思考。目前来看,整体器型看似偏廋偏高,与中国传统茶具造型大不一样。这是因为在创意草图阶段,我们采用了西方美学的“黄金比例”来进行的设计,目的是希望此套茶具并不只是一味的学古,而是能与当下这个时代相容,在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的关系中,找准平衡点,使这套茶具在任何装饰风格的空间里都可以完全融入。使用时,从提梁壶里流淌出对故乡的思念,以暖暖的茶汤慰藉游子之心。
“逸家山”香器实物图
而另一款文创产品“逸家山“香器则是2018年【家山】系列的延续版,这是一款可作香器、摆件、玩物、艺术观赏等用途的物件,可置于茶室书案、办公雅间、厅堂居室等处。这款产品虽看似小巧,但每一处环节都是经过严苛把控,细致思考,反复推敲。最终选择在景德镇以优质陶土高温烧制而成,从色、享、形、意,四个方面力求做到极致完美。
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生活,更需要适时慢下来,生活需要快慢相辅。香器便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圆盘内连绵的群山,待塔香燃起,香开始下沉,渐渐弥漫开来,静观之,会有身临山间之感,香云缭绕之景,这动静变化的香云恰似人生,让人每次都能从观山云海,适时慢下来,从观山云海,静思冥想中感悟到最宁静的平凡,如似家山,存在但从不阻碍前行,不见却始终魂牵梦绕你的心。
深挖中国文化的传统精髓,是我所造每款器物的核心标准,坚持“做好一件产品,一忌急、二忌功利、三忌无度、四忌敢为天下先”,严格把控每一件出品的细节,做到极致,力求完美。希望能达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其心“的效果,褪却浮华,安静入心,让人沉静下来,去反思与感悟,希望每件器物最终能成为被时间沉淀下的经典。
当然经典是稳定而少变化的,但时间的发展又充满着更新和不确定性,如何保持住这种恒定而少变化的状态?我恰恰认为这当中存在一个“变与不变”,适时的“变”才能适应那种永恒的“不变”。这种“变”就是结合当下、适应当下、发展当下,所以我们适时的需要各产业的升级和转型这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效方法。
之前我在阐述“经典”时提到过明式椅子,几百年的产品使用积累下来,在产品性,使用度,体验感上几乎无懈可击,但放在当下,再要大批量生产这种椅子,就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比如材料。以前的生产基本是一些名贵硬木为主要材料,现在出于对环境的保护、可再生的考虑、成本的考虑,材料方面肯定要产生一些变化,或找到一种可替代的,易再生、易加工、低成本的材料,又或直接研发一种新材料替代,这就是材料创新。
再比如生产,以前的工匠制度是师承关系,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这样从业者的数量自然就少,除去材料的因素人工和工时成本控制不下来,这样的椅子想要进寻常百姓家也是很难的事。现代社会如果要做到普及大众,就得进行产业革新升级,打破一些技术壁垒,使生产环节更流程化实现更高效的产出,这是产业链的革新。总之产业的升级和转型的目的是建立在更好的融合当下现实条件、可持续的发展、更好的利民便民。这样的“变”才能更好的守住那个稳定而持续的“不变”。
所以我建立这个“经典”的概念,朝着“经典”去追求,就会形成一个时间轴的概念,这样我们在行事的时候就不会只顾眼前而忽略发展,考虑的面就会更扩宽,会形成从事物发展轨迹中去寻找方法,从事物关系中去体会处理程度的思考方式,按照这种思考方式顺应当下的诸多变化。用发展的角度去适应这种变化,所产生的结果也许就是更为适合的解决方案。
好的设计如同空气,无它不行,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在意识层面又知道它的存在。所以在我们整理的《创意刷新历史》创新轴上所留下来的那些人类创造的物品,几乎每一件都保留了这种特质。它们被人类创造出来,同时也改变着人类的历史和命运,它们让人类得到了发展的同时也不断的制造出新的麻烦等待我们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