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走进生活

2019-08-07 10:02孙志端
读写算 2019年7期
关键词:生活经验教学内容生活化

孙志端

摘 要 新课程作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拥有数学,让他们用数学的慧眼观察、解决生活中的一切。新课改呼吁我们,从课堂教学入手,联系生活实际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方案,变学成用,让数学问题生活化,让生活数学化。

关键词 教学内容;生活经验;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7-0199-01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教师要创设生活情境,让数学走进小学生活,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感受数学、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也是数学教学新理念之一。

一、联系生活实际培养数感

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数学问题。如果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所关心的事情人手进行教学,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有趣。比如:在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中,我让学生们先自己试着数数,再从身边找出这些数字相对应的物体,学生们很快就找了出来:1块黑板、2扇门……答案五花八门,学生们情绪高涨。接下来,我又让他们描述自己坐的位置是第几排第几个;让他们说说家里的电话号码、门牌号等是由几个数字组成的;在课后练习中,又请他们说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数字和作用,如:你今年几岁?穿几号鞋?……学生兴致特别高,争先恐后地交流。在交流中他们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无穷的乐趣。而且,他们从对自己座位表述中,区别了第几和第几个,通过交流家里的电话号码,知道了由于数的排列顺序不同,构成的电话号码也不同,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领悟到数学的奥秘。

二、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应用性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条原则,设计一些应用性较强的题目,并引导他们学会自觉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巨大的应用价值及魅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如教学“认识一位小数”时,通过给商品按标价分类,测量纸条长度和同学己身高,猜测老师身高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初步感悟小生数的含义及小数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再如学习“小窗数乘法”可设计这样的练习题:“王大妈卖给学校食堂我50千克萝卜,每千克0.85元,青菜30千克,每千克1.20元,请你为王大妈代开一张发票。”

三、重视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设计一些具有一定现实背景的开放性问题,既可几使学生觉得这个情境是可能在现实生活中碰到的,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如让低年级学身生解答下面的问题:“孙老师买钢笔,有8元一支的,4元一支的,3元一支的,2元一支的,他用3张10元纸币付款,收回6元。他是怎样买的?”由于这个问题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乐于解决问题,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又因为这个问题答案不是唯一的,不同的学生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找到不完全相同的结果,有的盲目乱凑,能找到一种就算一种;有的有序思考,尽量不重复或遗漏;有的甚至发现3元二支的钢笔,支数只能定双数这种规律,并利用这一规律创造性地解答,这样让同学大显身手,找到许多答案,不同程度的学生均有所得,共享成功的乐趣,体现因材施教,培养创新能力。再说学生在解题中表面出来的差异是由学生不同的生活阅历、智力水平造成的。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又促进了学生相互的交流。

四、创造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实施

教师是创造性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周密的设计随机应变的组织能力,为学生的创造提供广阔的舞台。在教学中如何体现“创造性”学习思想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做。

(一)合作学习共同创造

合作学习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共同协调、讨论,归纳总结,从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種学习方法。如教学认识1/4的含义,可以让学生拿一物体平均分一分,体现“亲历”。当然,有许多较抽象的知识是个体“亲历”难以构建的,这时可借助小组合作“亲历”来实现知识的获得。

(二)利用问题“情境”的创设实现创造性学习

在数学教学中,只有不断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方能促进学生主动思维的发展,实现数学育人的目的。如教学五年级第十册“圆锥体”时,探究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的关系。在分组实践中我故意设置A组学生的学具为一个大号、一个中号、一个小号的圆柱。另外一个中号圆锥,其余各组均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实验开始后同学们纷纷在空圆锥里装水,然后倒入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里,倒了3次后正好倒满,于是学生汇报圆锥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这时A组疑问:怎么倒了3次后大圆柱里的水没满,而小圆柱里的水多出来,与别组的结论不一样?这时我引导学生帮他们分析原因,探究发现,原来是缺少充分必要条件一“等底等高”。

总之,学生在课堂中获取的数学知识必须到实践中运用,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刻感到数学的魅力及其归宿,会使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更主动地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在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地运用数学,更好地落实数学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生活经验教学内容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让数学教学更好地走进生活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