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世丽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充分发挥本学科的美育优势,启迪学生欣赏教材美,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
關键词 语文学科;美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40-014,O5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7-0083-01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是我们新时期教育人才的方向。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其中语言教材中蕴含大量的美育资源,学生身边也蕴含大量的美育资源。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美育资源对学生开展美育渗透,美育教育,提高小语课的质量。
一、教师应该加强美学修养
(一)语文老师自身应该提高审美的理论水平。美学理论和文学原理是语文教师提高自己的审美修养以及从事语文教育教学和研究的理论基础。学习一定的美学理论和文学原理,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理论水平,培养自己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认识能力,进而培养自己在实践中创造美和追求美的能力,从而调节身心,陶冶情操,在精神上获得解放和自由,进入一种顺应自然,与天地同体的和谐境界。另一方面,丰富的理论知识可以提高自己对文学作品等现实现象的理解和感悟能力,使自己从更高的广度和深度欣赏美、创造美,在教学实践中驾驭好教材,以美的教学技能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二)教师应该通过观、品、悟的过程是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读者对文学形象的接受是一个由朦胧到清淅的过程,会随着对语言文字的深入理解而加深,教师可以通过观、品、悟的过程,欣赏文学作品形象的美,从而提高自己欣赏美的能力。①观。是指教师通过语言文字初步感知重建形象,直观地感受到形象的美。如:阅读李白的《赠汪伦》一诗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句,作者用桃花潭的深来比喻“我”与汪伦之间的感情之深,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一眼以观之。②品。由于人们生活中不可能随时处在审美的期待状态,又由于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的意味深深地蕴藏在语言符号之下。犹如曲高和寡,知音难求。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文的接受过程中凝神专注,仔细体味,重建和丰富形象,进一步把握语言的深层意义。③悟。当教师对文学形象的品味渐入佳境、激发起贪感,意识更加活跃。重建的形象更加鲜明,即升华为高度自由的感悟。这时,教师进入了活跃的审美状态,与作家作品共鸣。如阅读《题西林壁》,教师如果真正进入诗人塑造的形象世界,被局部现象所迷惑,很难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这就是审美的悟,也是欣赏文学作品美的最高阶段和理想境界。
(三)教师应通过文学鉴赏活动,认识并提高美学修养。文学作品的美是作家根据自己的审美理想在反映现实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比现实的美更细致,更典型,更集中,更强烈,对人有更大的感染力。语文教师通过文学鉴赏活动受感染,可以实现自我、认识自我、提高自我,享受更充分的美。
二、教师对学生美育的教育
小学语教材是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文学作品或文章结构,教材通过语感,语境等表现着美,能满足学生的欲望,让学生产生乐学情趣。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挖掘、展现小学语文教材中美的因素,充分发挥美的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教学过程中发掘美。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色彩斑斓的景色美,有舍己救人的精神美、心灵美,还有五颜六色的插图美。有《荷花》中的“构思美、图画美、言辞美”等,如果“缺少诗意的美感的涌流,孩子就得不到充分的智力发展”。因此,教育家都认为:教育过程借助美以达到更高层次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字、词、句段、篇章和修辞中,体会融在其中的美的形象和美的情感,让学生如痴如醉地感受意境和魅力。①教师从和谐动听、错落交替、抑扬顿挫中发掘美,让学生感悟美。如:在教,《林海》一文时,其中描写“多少种绿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这个大自然的美,让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见其色,诗情画意展现在学生面前,充分表现作者的喜爱之情。②教师要挖掘语言因素,领会情感蕴含的思想内容,实现由“情”到“美”的飞跃。
(二)展现课美的方法。①教师善于从文中绘画。一篇课文是一幅图画,有人物活动,有景色描写,有事物的形象。更激发学生的思维形象性,激起学生的表现欲和求知欲。②教师让学生在朗读中感知美。对小学生的要求,反复地朗读课文,既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更主要是掌握课文语气、英节奏、句式、格调,还揣摩出了课文的蕴含的情趣的意境,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境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在感受课文的美。③让学生通过形象思维,各种生活体验,获得丰富的美感。教师要启发学生想象和联想,让语言文字表述的情境像电影头一样在大脑中闪过,让学生身历其境,受到形象感染,情意熏陶而得到美感。
(三)创设情境,优化教学环境。①创设良好的情境和气氛,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手段。②从电教媒体中感受。电教媒体教学是现代技术的手段,充分发挥直观性,形象性等优势,把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化为生动的画面,配上悦耳的音乐,还有深情并茂的解说,学生如身临其境,获得审美的享受。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把握教材中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教学中去发掘美、展现美、创设美,让学生在感受美中获取知识,从小身心就受到美的陶冶,从而产生创设美的意识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