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困境反思与实践展望

2019-08-07 09:09仇海云
关键词:核心学科素养

仇海云

1. 引言

教育部在2014年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此后,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要素内涵、培养途径、评价标准等问题,迅速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2018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该课标中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渐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高中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教育部,2018)。众所周知,高中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应该是初中教育的自然延伸。因此,教育界对如何培养初中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也拉开了序幕。但是据调查发现,当前初中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遭遇了很多困境,呈现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局面。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反思当前初中英语学科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所遇困境,围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教师的专业培训、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学活动的设计等方面展望新一轮义务教育的课改实践。

2. 初中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困境反思

2.1师资队伍相对滞后

教师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当下,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与教师本身所具备的专业素养存在严重落差。部分教師的专业素养跟不上课改的节奏,主要表现在:

(1) 理念陈旧。 部分教师教学理念陈旧,他们甚至对“核心素养”的概念都不清楚,对英语核心素养的要素及内涵意识模糊。笔者2018年暑期就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等问题,面向全市选取的212名初中英语教师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只有30.19%的教师清楚地知道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35.85%的教师对学习策略与学习能力概念不清,14.15%的教师将语言能力与语言技能混为一谈,19.81%的教师观念更为陈旧,还处于学科本位主义阶段,认为英语学科素养就是指“双基”的学习。

(2) 能力不足。 部分教师在专业素养和能力方面远远达不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例如:(1)大部分教师课堂上不能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究其原因:一是能力不足,二是思想懒惰。据调查,只有22.17%的教师能够用英语组织教学,56.13%的教师能经常用英语组织教学,18.4%的教师在有人听课的时候才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而且课堂用语错误较多,3.3%的教师因为自身能力不够,从来不用英语组织教学。(2)相当一部分教师课堂上不注重或没有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调查显示,只有14.62的教师课堂上总是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追问,54.25%的教师有时会对学生提出深层次问题,31.13%教师偶尔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追问,长期以往,学生的思维品质肯定得不到提升。(3) 疏于学习。 在丰富的物质生活面前、在诱人的大数据时代下,许多教师不爱学习已成为普遍现象。教师的专业阅读被微信朋友圈所占领,“低头族”教师群体越来越多,根本无心进行专业阅读与深造,尤其缺乏核心素养方面前瞻性理论的学习。而事实上,教师作为英语核心素养的直接培育者,必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只有不断充电供血,才能实现个人专业成长,才能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

2.2课堂改革流于形式

目前,新课程改革与核心素养培养两张皮的现象越发明显,新课程改革形式大于内容, “穿新鞋走老路”是当下许多课堂教学的实际。具体表现为:

(1) 学科育人表面化

《意见》(2014,教育部)中明确提出:核心素养培育的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然而,目前不少英语教师的课堂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呈现出“盖浇饭”式的情感教育,不是真正走心的教育(王蔷,2015)。在平时的听课中,笔者也发现,教师们在处理学科育人价值方面还停留在贴标签、喊口号的阶段。很多教师不能充分挖掘文本本身的育人价值,不能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而只是在课堂的最后环节放一首歌或一段视频,再总结提升一下就结束了。这样做很难确保学生走出教室后能将正确的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知行合一。

(2) 思维品质浅层化

语言是离不开思维的,而富有层次的问题最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但通过日常听课,笔者发现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多数是浅层问题,深层次思维的问题很少。如在语篇教学中,不少教师所提问题都是细节理解性问题(如:who, what, when, where等),而没有触及对语篇知识和语用知识的深层分析,也不能紧扣学生的回答进行追问、挖掘(如:why, how)。长此以往,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得不到有效的培养。

(3)教学内容碎片化

当前不少教师的英语教学中,还是把语音、词汇、语法作为一条主线,似乎英语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一些单词、几个词组、几项语法。由于语言知识的碎片化教学,教学活动缺乏足够的生活情境,活动与活动之间缺乏主题意义的引领,导致学生对学英语课堂产生厌烦情绪或学习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

2.3研修活动浮光掠影

众所周知,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要素,只有教师的教育理念转变了,教育改革才会发生。因此开展面向教师群体的各级师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但笔者发现有些培训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有些非教育行政部门也打着“核心素养”旗号举行各种培训活动。这种培训既不向教师深入剖析英语核心素养的本质与内涵,也不指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怎样操作才能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这样的研修活动深深陷入了伪培训的误区。如果不及时纠正,这种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式的培训就会更加盛行,对教改的顺利推行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3. 初中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展望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深沉的时代命题,需要英语教育专家们和英语教师们进行认真而透彻的理性思考。“核心素养”培育带来的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变革,还应该包括深层次的冲击与洗礼。笔者对如何培养初中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有以下几点展望:

3.1以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指引教师的教学实践。

虽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出:英语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但是它所提出的英语课程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即“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2012,教育部)。这与“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理念不完全吻合。所以,我们期盼着英语教育专家们对《标准(2011版)》进行再次修订,研制出基于义务教育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学业标准,来指引教师的教学实践。

3.2以系统的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对新教育理念的理解和教学技能是影响课程改革效果的重要因素。由于核心素养构成的复杂性程度和相应评价技术的专业性程度均较高,这给教学研究者和教师群体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对教师开展系统的、针对性强的培训已迫在眉睫。教师们希望在培训内容上能提出较为具体的教学建议和关键的教学过程,使他们在教学实践中有章可循;在培训方式上探索多种形式,如:适用于成人学习的“工作坊”“小组合作”等形式,使参训者能够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和培养途径,并在工作中加以落实,实现自身专业水平与课程改革的同步发展。

3.3以问题式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有效的提问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因此,“问题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正赢得广大教师的青睐。“问题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围绕一个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复杂问题展开的学习活动(钟启泉,2016)。课堂中,教师通过设置一个主问题和一串层层递进的子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但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教师提出的问题,经常是“对不对”“是不是”的判断性问题和“是什么”的陈述性问题,缺少“为什么”的解释性问题和“你是怎么看”的评价性问题。因此,在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进程中,教师需要认真研读教材,采用“问题学习”的教学方式,设计有思维梯度的问题,同时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协同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的思维品质在问题探究中得到发展,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得以提升。

3.4以整合式的教学活动,落实学科的核心素养。

我认为我们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整合我们的课堂教学:在课程设置上,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相结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教學方式上,实行问题式教学与情境化教学相结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在学习方式上,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活动设置上,实现校内活动与校外活动多方面相结合,促进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成长;在教学资源上,尝试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拓宽学生的视野。这种整合式的教学实现了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转变,碎片化学习向整合化学习的转变,学科知识为本向学科育人为本的转变,能够使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课堂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4. 结语

“核心素养”的培养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各层各级的教育人士精诚合作、不断探索和大胆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剖析问题中开拓创新、在开拓创新中总结提升。总之,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一直在路上!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3] 王蔷. 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J]. 英语教师, 2015(16).

[4] 钟启泉. 课堂研究[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核心学科素养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超学科”来啦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