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灿彬
晚清丘逢甲诗中曾言:“维闽与粤荔枝国,各有佳品因时宜。君谟作谱起聚讼,彼优此劣词何支。”不但点明闽粤地区是荔枝的主要产地,而且也揭示出中国荔枝史上一条重要的线索,亦即关于荔枝是何地所产为优的争论。据学者对中国荔枝种植面积和产量的数据统计,①余华荣等:《2011年广东荔枝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第4期。现代广东的荔枝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占全国50%左右,如以广义的岭南论,即包括广西、海南等地,则种植面积和产量要占全国91%。这两个数据都远远超过福建,更别说四川地区.但在古代,岭南荔枝的命运则颇多曲折,几经沉浮,饱受来自川、闽两地荔枝的挑战,这种地位的竞争不仅关乎荔枝文献的创作问题,也是地域之间争夺文化话语权的生动体现,是文献文化史中非常有趣的问题。过去研究荔枝文化的学者对这点甚少措意。②学界已经注意到古代荔枝中心在闽粤地区的转换,如陈季卫、吕柳新:《从岭南到福建:古代荔枝学的“汤浅现象”》,《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5年第2期,然而只是分析福建成为荔枝中心的原因,并未触及文化史中闽粤荔枝优劣论的此起彼伏及其背后意义。因此,本文将运用荔枝谱录文献和文学文献,针对“闽粤荔枝优劣”问题,重新梳理双方的争论,发掘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据《西京杂记》所载“尉佗献荔”的故事看,①(晋)葛洪:《西京杂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9页。岭南荔枝在汉初已登上历史的舞台。宋代以前,两个关键的荔枝事件(汉和帝禁贡和杨贵妃食荔)也与岭南荔枝有关。杨贵妃天宝间所食荔枝来自何地,虽然争论纷纷,但以来自岭南一说最有说服力。②参见陈均《唐玄宗避暑华清宫及南海进荔枝考》,《盐城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杜文玉:《杨贵妃、高力士与荔枝的情结》,《南方论坛》2007年第6期。可见,岭南荔枝在中唐以前都处于极重要的,然而在唐代,来自他方的挑战已悄悄来临。赵军伟指出:“岭南荔枝文学创作延绵最久,历汉唐宋而不绝,但始终没有占据咏荔文学的主导地位,荔枝文学创作中心在唐代汇聚于巴蜀,在宋代迁徙于闽地。”又云:“唐代咏荔文学是巴蜀的天下,宋代则斗转星移为闽地的地盘。”③赵军伟:《地域·政治·审美:唐宋文人的荔枝书写》,《阅江学刊》2015年第3期。虽然分析的是唐宋荔枝文学的创作概况,但事实上也可以说是荔枝地位的表现。宋人对此也有清晰的认识,如称“蜀中之品在唐尤盛”④(宋)唐慎微:《证类本草》卷23,《四库提要著录丛书》子部第135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12年,第507页。、“闽产至本朝(宋代)方盛,非川广可望其万一”⑤傅璇琮等编:《全宋诗》第43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6785页。。四川和福建荔枝的崛起,使岭南无法一枝独秀;三足鼎立,就必有博弈的存在。在唐代,杨贵妃喜欢南海荔枝甚于其他,蜀中荔枝大放光彩则要等到中晚唐。但因为福建荔枝在晚唐迅速崛起,川渝、岭南荔枝此时未免相形见绌。另外,由于种植产量和质量不高,四川荔枝不断式微而退出竞争的舞台,只剩下岭南和福建同台竞技。这也就是聚讼千年的“闽粤荔枝优劣论”。
晚唐五代时期,福建地区有着急速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一个活跃的知识阶层,到了北宋,这里已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士人文化区之一,地域学术文化迥异于前。⑥参见陈弱水《中晚唐五代福建士人阶层兴起的几点观察》,《唐代文士与中国思想的转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57-391页。这是宋代福建荔枝地位能夺魁首的历史背景。据陶谷(903—970)《清异录》载:
闽士赴科,临川人赴调,会京师旗亭,各举乡产。闽士曰:“我土荔枝,真压枝天子,饤坐真人。天下安有并驾者?”抚人不识荔枝之未腊者,故盛主杨梅,闽士不忿,遂成喧竞。旁有滑稽子徐为一绝云:“闽香玉女含香雪,吴美星郎驾火云。草木无情争底事,青明经对赤参军。”⑦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8页。
岭南荔枝固不逮闽、蜀,刘鋹每年设红云宴,正红荔枝熟时。⑧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5页。
结合晚唐荔枝文学的创作情况,第一条所反映的现象应为属实。正是在地域文化和知识阶层崛起的背景之下,福建士人才有矜夸土产的资本。有趣的是,晚明也曾发生“荔枝与杨梅,孰为果中之王”的争论,因非本文主旨,固可存而不论。⑨(明)邓庆寀:《闽中荔支通谱》卷11,《续修四库全书》第111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68页。然则所谓“草木无情争底事”遂成为后代挥之不去的梦魇,这在“闽粤荔枝优劣论“表现更为明显。陶谷一生基本在五代度过,他所说的“岭南荔枝固不逮闽、蜀”大抵代表着那个时代对荔枝地位的认识,是后代“闽优粤劣”的先声。真正把“闽优粤劣”抬出来,并加以论述的是蔡襄的《荔支谱》:
唐天宝中,妃子尤爱嗜,涪州岁命驿致。时之词人,多所称咏。张九龄赋之以托意。白居易刺忠州,既形于诗,又图而序之。虽颜色,而甘滋之胜,莫能著也。洛阳取于岭南,长安来于巴蜀,虽曰鲜献,而传置之速,腐烂之余,色、香、味之存者亡几矣。是生荔枝,中国未始见之也。九龄、居易虽见新实,验今之广南州郡与夔、梓之间所出,大率早熟,肌肉薄而味甘酸。其精好者仅比东闽之下等。是二人者亦未始遇夫真荔枝者也。①(明)邓庆寀:《闽中荔支通谱》卷1,《续修四库全书》第111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75页。
蔡襄认为“广南州郡与夔、梓之间所出”之精好的荔枝仅仅比得上“东闽之下等”,也就是说粤不如闽。由于《荔支谱》在当时和后世的极大影响力,他所标举的“闽优粤劣”遂成为谈论荔枝优劣的基调,然而有基调,必有异调。下面将通过荔枝谱录和文学文献,找出历史的轨迹,也就是福建士人是如何巩固这种“闽优粤劣”的主流看法,而广东士人又是如何做出回应的,其背后又意味着什么?
《荔支谱》具有很强的文献衍生性,②参见程章灿《中国古代文献的衍生性及其他》,《中国典籍与文化》2012年第1期。所以评品荔枝的基调一经蔡襄奠定,福建士人就纷纷用各自撰写的荔枝谱录佐证和巩固蔡氏说法。历代荔枝的谱录文献,福建可以说以绝对的优势压倒岭南。
据学者的述评,③彭世奖:《历代荔枝谱述评》,《古今农业》2009年第2期。历代专门的荔枝谱录(包括佚本)有十五种,但南宋刘克庄《陈寺丞续荔枝谱》载:“蔡公绝笔山川歇,荔子萧条二百年。选貌略如唐进士,慕名几似晋诸贤。岂无品劣声虚得,亦有形佳味不然。题遍贵家台沼后,请君物色到林泉。”④傅璇琮等编:《全宋诗》第58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6162页。陈寺丞,即陈宓(1171—1226),其字复斋,福建兴化人。据刘克庄所言,则陈宓似当作有《荔枝谱》,然此书早已亡佚,且今传诸家书目均无著录,所以难以确言。不过,他有《荔枝赋》一文,似乎又有作谱的可能,赋中称:“嗟蜀广之名同兮,真碔趺之与琼瑰。”⑤(宋)陈宓:《荔枝赋》,《宋代辞赋全编》第5册,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742页。于此可见其对闽粤荔枝优劣的态度。故而刘克庄所言,可备一说。今按福建广东之分,对历代荔枝谱录列表如下:
福建1.(宋)蔡襄《荔支谱》2.(宋)曾巩《荔枝录》3.(宋)徐师闵《莆田荔枝谱》(佚)4.(宋)陈宓《荔枝谱》(佚)5.(明)徐火勃《荔支谱》6.(明)宋珏《荔支谱》7.(明)邓道协《荔支谱》岭南1.(宋)郑熊《广中荔枝谱》(佚)2.(宋)张宗闵《增城荔枝谱》(佚)3.(清)吴应逵《岭南荔支谱》
8.(明)曹蕃《荔支谱》9.(明)吴载鳌《记荔枝》10.(清)曾弘《荔支谱略》11.(清)林嗣环《荔枝话》12.(清)陈定国《荔谱》备注:(清)陈鼎《荔枝谱》对闽粤蜀三地荔枝都有著录,体例特殊。
由上表可知,这十六种谱录有十二种是专门著录福建荔枝的,岭南只有三种,而且还亡佚了两种,可见长期不受重视,数量远远落于下风。另外,福建荔枝谱录的作者除了曾巩、曹蕃以及不能确定的曾弘(其书多抄袭徐、邓之作)外,其他九人均为本土人氏,他们牢牢掌握着荔枝地位的话语权。其言论大抵是呼应蔡襄,如:
荔枝于百果为殊绝,产闽粤者,比巴蜀南海又为殊绝。(曾巩)①(宋)曾巩:《福州拟贡荔枝状》,《曾巩集》卷35,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497页。
名题于西川,贡珍于南海。吾闽所产,实冠彼都,可谓卢橘惭香、杨梅避色者矣。(徐火勃)②(明)邓庆寀:《闽中荔支通谱》卷2,《续修四库全书》第111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80页。
大抵闽中之产,可弟视南粤,仆视泸戎。(徐火勃)③(明)邓庆寀:《闽中荔支通谱》卷2,《续修四库全书》第111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83页。
荔支之在天下,以闽四郡为最。(宋珏)④(明)邓庆寀:《闽中荔支通谱》卷15,《续修四库全书》第111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25页。
荔支世推闽中第一,古人谱之详矣。(陈定国)⑤(清)陈定国:《荔谱》,《丛书集成续编》第86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年,第553页。
上述所举就是宋明时期谈论荔枝优劣的主旋律,而清初陈定国所谓“古人谱之详矣”则颇有对这种结论进行总结概括的意味。清人吴应逵云:“荔支作谱,始于君谟。后有继者,要皆闽人自夸乡土,未为定论。”⑥(清)吴应逵:《岭南荔支谱》,《续修四库全书》第111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39页。荔枝作谱始于蔡襄是吴氏失于详考(应为郑熊《广中荔枝谱》),如若改成“荔枝优劣,始于君谟”则庶几符合现状。而“闽人自夸乡土,未为定论”,其实北宋苏轼早发此意,即:“糖霜不待蜀客寄,荔支莫信闽人夸。”⑦傅璇琮等编:《全宋诗》第14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9522页。根据苏轼的文化地位,按理说,他的忠告应该被奉为圭臬,至少也不可忽视。为何从宋代至清初,士人对此熟视无睹,仍然信奉“闽优粤劣”之说?这可从一段公案说起,明代徐火勃撰《荔枝谱》曾引严有翼讥苏轼不识真荔枝,云:
至于夏初先熟,厥名火山者,莆田惟黄巷有之。蔡《谱》谓其品殿。严有翼尝诋东坡四月食荔支,谓东坡未尝到闽,不识真荔支。是特火山(引者按:肉薄味酸,最差的一种)耳。⑧(明)邓庆寀:《闽中荔支通谱》卷2,《续修四库全书》第111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84页。
宋代严有翼所著《艺苑雌黄》,其中“立说颇务讥诋东坡公”,⑨(宋)洪迈:《容斋随笔·四笔》卷16,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827页。这点宋人已有明识。有趣的是,严氏为福建建安人,在闽粤荔枝优劣问题自然要偏袒当时已有定论的闽荔,故有苏轼“不识真荔”之讥。然而,苏轼在岭南真的没有尝过好吃的荔枝吗?考其《与欧阳知晦四首》(一作《与循守周文之》),曰:
今岁荔子不熟。土产早者,既酸且少;而增城晚者,不至,方有空寓岭表之叹。忽信使至,坐有五客,人食百枚,饱外又以归遗,皆云其香如陈家紫,但差小耳。二广未尝有此异哉。又使人健行,八百枚无一损者,此尤异也。林令奇士幸此少留,公所与者,故自不凡也。①(宋)苏轼:《苏轼文集》卷58,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754页。
苏轼不但吃四月之早荔,而且也吃增城所产之晚荔,所以这年没吃到增城荔枝就有“空寓岭表”的慨叹。而周文之所送的荔枝则让坐客都觉得其香堪比福建佳种陈家紫,虽然有“差小”的美中不足,但已足见宋代岭南荔枝也有佳种,这从北宋张宗闵专为增城荔枝作谱可以得到旁证。②(宋)陈振孙:“其序言:福唐人,熙宁九年承乏増城,多植荔枝,盖非峤南之火山,实类吾乡之晚熟,搜境内所出得百余种,其初亦得闽中佳种植之,故为是谱。”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299页。其实徐火勃自己在《客惠记闻》就说:“惠州荔支味酸,树亦甚少。东坡曾云:‘土产早者既酸且少,而增城晚者,不至,方有空寓岭表之叹。’至东莞渐多渐佳,五羊黑叶诸品,遂与闽产伯仲耳。”③(明)邓庆寀:《闽中荔支通谱》卷10,《续修四库全书》第111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46页。他也承认增城有佳种,与闽产在伯仲之间,这在明清是一种事实,无法否定。退一步说,即使在宋代,岭南荔枝整体真的不如福建,但是两地的荔枝佳种差别绝不会很大,要知道“陈家紫”当时被称为“天下第一”④(明)邓庆寀:《闽中荔支通谱》卷1,《续修四库全书》第111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76页。。由此推论,可能因为岭南荔枝产量多,品种不齐,即使有佳种,人们也难以尝到,所以有多是劣品的印象;而福建荔枝则属于少而精,再加上士人的揄扬,故有称霸天下的势头。不管如何,明清福建的《荔枝谱》虽然极力强调闽产之优,但也开始觉得粤产荔枝也有佳种,只不过他们掌握着话语权力,不会轻易自毁长城而已。如宋珏《荔支谱》:
黑叶之入酿,未可以粤产轻之。⑤(明)邓庆寀:《闽中荔支通谱》卷15,《续修四库全书》第111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25页。
又如邓庆寀《荔支谱》则专设一节论“岭南品第之当定”,云:
五岭、七闽,邻封比境。风土既近,气韵攸同。荔子高下,未能甲乙。大抵此种为美,不特闽美,而粤亦美。此种为下,不特粤下,而闽亦下。从来宦游二土者,皆未悉其真味。
此论乍看甚是公允,但是作者随后又说:
余向客粤,食之甚甘,可比漳、泉上品。大抵五岭过暖,时多失候,物亦宜然。福州寒暖适中,物自纯美。岭南纵不得与延寿、胜画争雄,乃列蜀川之后,实为厚诬……即福州佳种,亦以早摘作酸,岂皆生质之过耶!⑥(明)邓庆寀:《闽中荔支通谱》卷9,《续修四库全书》第111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40页。
在荔枝谱录的传统认知中,如徐火勃就把福建荔枝分为“福州品”“兴化品”“泉州品”“漳州品”,这样的分类其实已暗含高下之分。事实也是福州、兴化(今福建莆田)两地荔枝多佳种,上举“延寿”“胜画”两种就是出自此地。换言之,在邓氏看来,岭南荔枝可与漳、泉上品相埒,却还是比不上福州、兴化两地的佳种。作者为岭南荔枝击鼓鸣冤,只不过认为它不该排在蜀中荔枝之后而已。历史上认为岭南荔枝比蜀中差的,前举陶谷是先声,又如北宋《太平寰宇记》云:“涪州县地颇产荔枝,其味尤胜诸岭。”⑦(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173,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392页。。另外唐慎微《证类本草》也引《图经》之言,云:“其品闽中第一,蜀川次之,岭南为下。”①(宋)唐慎微:《证类本草》卷23《四库提要著录丛书》子部第135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12年,第507页。有趣的是,唐慎微本身就是蜀人,在福建荔枝掌握着话语权的宋代,他也只能与岭南荔枝争夺第二。这些说法在后世不断有人昌言,但显然与事实不符。所以到了明代,福建文人都开始为岭南荔枝叫屈,只是他们没有把荔枝的王者之位拱手相让而已。
清代岭南文人急切想夺回荔枝话语权,金武祥就对福建文人矜夸本土荔枝不满,曾言:“其后徐火勃、邓庆寀、宋珏、曹蕃历有撰述,或近传奇,或不脱小品习气,皆不足录。”②(清)金武祥:《重刻荔枝谱序》,《丛书集成续编》第86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年,第565页。“近传奇”和“不脱小品习气”等说法其实是沿用了四库馆臣的评价:“蔡谱尚已,徐谱所收如《十八娘别传》之类,邓谱所收如《鲍山荔支梦》之类,皆近传奇。宋谱福业诸说,不脱明人小品习气,曹谱差简质,犹有古格。”③(清)纪昀等撰:《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116,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559页。馆臣尚有持平之论,金氏“皆不足录”说只不过是对“闽人自夸”矫枉过正的批驳而已,但我们要追问的是,金武祥这种信心有何文化史语境?
正因为宋明以来,岭南荔枝地位长期受到压制,所以岭南文化一旦兴盛,广东士人就有一种义不容辞的地域担当,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一系列《荔枝词》的创作。可以说,重夺荔枝话语权是清代岭南荔枝书写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
明代万历二十五年(1597)是荔枝书写史上关键的分水岭。这一年的七月十五,福建徐火勃成功撰写了《荔支谱》,并题写了《荔支咏》四十绝,附在卷末。他取江家绿、火山等四十个品种,以绝句的形式进行吟咏。无独有偶,在一个月前,徐火勃好友屠本畯就有《荔支纪兴二十六首》:前十三首也是专门咏品种,共咏二十三个品种;后十三首则属于杂咏荔枝情事。最早以组诗吟咏荔枝品种要追溯到宋代王十朋《荔支七绝》,④傅璇琮等编:《全宋诗》第36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2919页。共题咏七个福建荔枝品种,并附有自注(这是题咏品种的一个传统)。徐火勃的《荔支咏》可以说是近祖屠本畯,而远绍王十朋。但徐火勃是先作谱,后咏诗,所以他这组诗歌并没有自注部分,而是与其书中所记相辉映。徐氏《荔支谱》行世之后,马上引来了福建地区为荔枝作谱、题诗的新高潮。很多人更是有意识地模仿徐氏进行荔枝品种咏的组诗创作。其时作品多收入徐、邓两人《荔支谱》中,如陈荐夫《荔支十咏》、陈省《荔支十咏》、谢杰《荔支名歌八首》、杜应芳《荔支咏》七律三十首,等等,可见一时盛况。
处于晚明福建荔枝题咏大盛之时,岭南人会持什么看法呢?韩上桂《荔支颂》序曰:
余友邓道协所著《通谱》详矣。往时闽粤各矜其胜,余谓兹果,何必余两乡。即泸戎间,固俨然称南面孤也。因忆白香山所评语,而为之颂。⑤(明)邓庆寀:《闽中荔支通谱》卷11,《续修四库全书》第111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66页。
韩氏为广东番禺人,据序中所言,他与福建邓庆寀为朋友,彼时邓氏及其他福建士人正矜闽荔之胜;由于岭南荔枝尚无与福建对抗的文化优势,他只能斡旋其中,面面俱到,既称颂福建,也赞美岭南和川渝的荔枝,让人感觉他持不偏不倚的立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无法力争,只能调和的策略。
入清之后,荔枝题材的创作风气逐渐转移到岭南地区。屈大均创作的《广州荔支词》五十四首,全面吹起了反攻的号角。第一首就开宗明义称荔枝产番禺:“后皇嘉树产番禺,朱实离离间叶浓。珠玉为心君不见,但将颜色比芙蓉。”①陈永正编:《屈大均诗词编年笺校》,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23页。荔枝的地域性再次被重新提出来,成为这组荔支词鲜明的特点。其他则或咏岭南荔枝品种,或写岭南荔事。虽然他在《广东新语》专门讨论过荔枝,但他的荔枝词仍与自注相结合,而且注释大部分是用整齐的韵文(四言、七言、杂言不拘)写成的,诗注相生,两者都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受屈大均影响,与他唱和的岭南人士,也开始创作本地荔枝词,如陈恭尹《次和刘沛然王础尘广州荔枝词十首》、成鹫《荔枝词三十首寄张子白杨鬯侯》,但文学和史料价值都比不上屈氏所作。值得注意的是同时代的王煐,作为在岭南仕宦的北方人(天津),他也参与到岭南荔枝词的创作。《离支词》序有言:
世俗之情,恒多否而少可。且从来物之尤者,固足移人,即使聋瞽,莫不欣然,而遘之者罕矣。无怪乎诽语之丛出,而以耳为目者,又从而附和之也。虽然布帛菽粟,以及鸡豚鱼鳖之常,则人习见而共知者,请得因物托喻,比拟其伦,庶使尝之者味其真,而未尝者知所慕也。②(清)王煐:《蜀装集》卷上,《清代诗文集汇编》第18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439页
王煐对岭南荔枝的认识是由浅到深,日久生情,不免为岭南荔枝长期受到福建压制感到不公,故有许多回护之词。如:“莆田荔子贵枫亭,闽客矜夸亦可听。独惜君谟修荔谱,不曾著得岭南经。”(其二十一)正因为蔡襄《荔枝谱》不著录岭南荔枝的刺激,并对“闽客矜夸”“诽语丛出”、“从而附和”等行径感到不满,作者才迫切想为岭南荔枝正名,其目的非常清晰,就是想使“尝之者味其真,而未尝者知所慕也”。换言之,想重夺岭南荔枝的话语权是其荔枝书写的诱因。由于王氏的屋乌之爱,他对岭南荔枝的普通品种,诸如三月红、大造、火山、黑叶、塘壆等,都能从底层生活的角度进行欣赏,这是与前人题咏的异趣所在。总之,王煐这组诗歌继承了品种咏的优良传统,有大量注文介绍岭南荔枝品种和社会民俗风情,是对屈大均《广州荔支词》的深化。
康乾之世,岭南荔枝已经有极大的发展,据学者考述:“康熙年间,广东增城挂绿就已取代了新兴香荔的王者位置,甚至成为天下第一荔。”③赵飞、倪根金:《增城挂绿荔枝历史考述》,《中国农史》2013年第4期。这可以从屈大均、王煐等人的《荔枝词》找到佐证。经过他们的努力,闽粤荔枝优劣之争的天平也开始倾向岭南一方。此间值得注意的是温汝适,后来甚至有人传闻他著有《岭南荔枝谱》。④见谭莹《岭南荔支词》其五十九,自注云:“闻温筼坡先生著有《岭南荔枝谱》。”可见温汝适与岭南荔枝的关系。温汝适诗中有“阿咸知我近谱此,远寄味压秋江鲈。”“惟应作谱纪尤物,谱成更伤忠州图。”(温汝适《携雪斋集》卷6,《清代诗文集汇编》第441册,第513-514页)但他写荔枝多留意品种,甚至补方志之缺,虽没有《荔枝谱》流传,也可算是用诗谱荔,而他对闽粤荔枝优劣的认识,如其诗自注云:
今吾粤四月所熟,名玉荷包,尚非佳品,至六月之黑叶及新兴香荔、增城挂绿,则人人皆知其美。同种中有自有高下,或种植得法,或阅岁数百,结实皆殊绝,意闽中未是过也。⑤(清)温汝适:《携雪斋集》卷6,《清代诗文集汇编》第441册,第513页。
从晚明韩上桂调和闽粤之争,再到清初屈大均、王煐等人的重新争夺,如今再上一个台阶,清中期的温汝适已有自信认为闽中荔枝不能超过岭南佳品,这不但是岭南荔枝的发展结果,也是其时岭南士人阶层兴起的反映。这个通过对谭莹《岭南荔支词》的分析,将可以清楚地看到“闽粤荔枝优劣论”背后蕴含的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谭莹这组作品的创作背景及其意图。他的《吴雁山孝廉岭南荔支谱题词》作于道光丙戌(1826)年六月,其中云:“忆往事于六载,赋新词之百篇。”①(清)谭莹:《乐志堂文集》卷8,《续修四库全书》第152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91页。可知谭莹《岭南荔支词》成于道光元年(1821)。据陈璞《尺冈草堂遗集》载:
道光初,阮元开学海堂于粤秀山,以经史诗赋课士,见莹所作《蒲涧修禊序》及《岭南荔枝词》百首,尤为激赏。②(清)陈璞:《尺冈草堂遗集》卷4,《续修四库全书》第154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657页。
事实上,学海堂创立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而《学海堂初集》则刻于道光四年(1824),所收文章都是当时学生的课卷。《岭南荔支词》就是其中一次课试的题目。应课者当然不止谭莹一人,集中还收有杨时济、李汝梅、崔弼、吴应逵等28 个人共68 首《岭南荔支词》。③参见《学海堂初集》卷15,《中国历代书院志》第13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60-270页。不可否认,所收作品是经过删汰后的优秀作品,但最值得注意的还是谭莹的组诗。为什么谭莹所做的百首会引起阮元的激赏呢?阮元在嘉庆二十二年(1817)十月出任两广总督,嘉庆二十四年④这组诗系年于嘉庆己卯。见阮元《揅经室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962页。曾创作八首《岭南荔支词》,所以,学海堂《岭南荔支词》一题是他依据已有的创作经验来测试诸生的水准;同样的例子如阮元先有《文言说》《文韵说》,而后学海堂课试题目有《文笔考》。由此可见,学海堂所出题目的渊源所在,既包括阮元本人探索的经验,又隐含了他对诸生的学术和文化期待。因此,当谭莹拿到这个题目时,首先横亘在他前面的是阮元的《岭南荔支词》——这八首是咏岭南“荔”史的佳作,兼具史识和诗美。而谭莹则绕开了阮元的荔枝书写模式,另辟蹊径,绍述屈大均《广州荔支词》以来岭南荔枝书写的传统,出色完成这组作品。正因如此,谭莹的创作才能深获阮元激赏。如果说,阮元的诗作是有意避开岭南《荔枝词》的传统,那么谭莹则是回归到这个传统,即对品种和风土的歌咏。《荔枝词》咏品种和风土其实更体现本地人的关注点,也更符合这种体裁的设定。有人认为:“谭诗的最大价值在于跳出了单纯赞荔、讽荔的模式,独辟蹊径,贴近地域,尽情释放了荔枝意象的诗美价值。”⑤谢中元:《“讽荔”之外:〈岭南荔枝词〉的诗美价值》,《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但是,所谓独辟蹊径和贴近地域只不过是《荔枝词》的传统而已。清人汤大奎在《炙砚琐谈》曾写道:
唐人《柳枝词》专咏柳,《竹枝词》则泛言风土,如杨廉夫《西湖竹枝》之类,亦有专咏竹者,殊无意致。宋叶水心创为《橘枝词》,汪钝翁亦有是作。余入闽作《荔枝词》,专咏荔枝仿竹枝体。⑥(清)汤大奎:《炙砚琐谈》卷中,《四库未收书辑刊》第10辑第30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765页。
《荔枝词》和其他诸如《竹枝词》《柳枝词》《橘枝词》《桂枝词》《樱枝词》《桃枝词》《蔗枝词》具有同样的性质,即专咏题目本意或泛言风土。所以确切来说,谭莹是继承了这种传统,尤其是屈大均以来岭南荔枝书写的传统。
明白了谭莹的创作背景,我们要再考察一下他的创作意图。虽然这组诗是课试之作,但它是精心结撰出来的,所以作者想通过它传达出什么样的内容就变得很重要。一般来讲,我们都认为这组诗是对荔枝的原真呈现。但如果把它放在闽粤荔枝优劣之争的背景下,那么谭氏的意图就非常明显地展露出来。谭莹《跋岭南荔枝谱》,曾记其中心曲,曰:
忆往事于六载,赋新词之百篇。为日既寡,蓄书不多,捃拾靡精,搜罗岂遍,今读是书,殆将覆瓿。权衡迥异,敢沿秀水之谈;轩轾所存,又觌陈留之序。①(清)吴应逵:《岭南荔支谱》,《续修四库全书》第111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57页。
吴应逵《岭南荔支谱》的诞生,是要改变荔枝史上“贵耳贱目,悦甘忌辛,揄扬标榜,迄无定论”的现状,也就是在谱录上有与福建抗衡的文献。谭莹欣慰地看到岭南地区有自己的荔枝谱,而他六年前所做的《岭南荔支词》也就可以覆瓯了。就此而言,他是把自己的荔枝词等同于暂时的谱录,其意图是要为岭南荔枝正名,所谓“敢沿秀水之谈”。秀水即朱彝尊,他曾说:
世之品荔支者不一。或谓闽为上,蜀次之,粤又次之。或谓粤次于闽,蜀最下。以予论之,粤中所产挂绿,斯其最矣。福州佳者,尚未敌岭南之黑叶。而蔡君谟《谱》乃云:“广南州郡所出精好者,仅比东闽之下等。”是亦乡曲之论也。②(清)朱彝尊:《题福州长庆寺壁》,《曝书亭集》卷68,《景印四库全书》131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12页。
朱彝尊把蔡襄的言论斥为乡曲之论,并认为荔枝闽不如粤,这虽然有不考虑历史发展的嫌疑,却是深受岭南人认同的异调。故而谭莹在诗中写道:“优劣由来莫定评,南中品第更谁争。竹垞自是平章老,降紫颁红论最平。”(其五十五)事实上,这是谭莹肆力创作《岭南荔支词》的重要动力,除了想表达岭南荔枝所具有的丰富内容外,还想通过已被遮蔽的事实回应历史上那些评品荔枝者的乡曲之论,从而抢回在荔枝竞争中的话语权。谭莹的自我认知是非常清楚的,诗中云:
巴图闽谱各搜奇,野客还矜绝妙词。东粤文章谁抗手,曲江赋后长公诗。(其五十四)
白居易的《荔枝图序》和蔡襄的《荔枝谱》,一为蜀荔,一为闽荔,然而岭南荔枝文章有谁能够与之抗衡呢?答案当然是张九龄的《荔枝赋》和苏轼的荔枝诗歌。谭莹所写的组诗同样想继续为岭南荔枝在“文章”上张目。又如第五十九首云:
荔谱人人说太陈,亮功红写墨华新。老成今日伤凋谢,贬蔡针徐待粤人。自注云:闻温筼坡有《岭南荔枝谱》。
谭莹根据传闻下注,实际上温汝适并没有《岭南荔枝谱》一书。但他似乎更愿相信这个传闻是真的,在没有看到内容的情况下就以“贬蔡(襄)针徐(火勃)”许之。这是专指荔枝谱录而言,谭莹本人的书写实践则可以说是在荔枝词的创作中“贬蔡针徐”。由于温汝适实无此作,吴应逵后来“将错就错”,在五年之后,即道光丙戌年(1826)撰成《岭南荔支谱》,继承谭氏这种思想,这也意味着岭南地区在荔枝词和谱录上全面地从福建抢回了话语权。可以说,正是这种创作动力刺激了清代岭南荔枝文献的繁荣。
从汉代至中唐,岭南荔枝一直占据着荔枝史的首要位置。然而中唐以降,地位受到来自四川和福建的挑战。宋代而后,荔枝闽优粤劣更是伴随着蔡襄的《荔支谱》变成了主旋律;以徐火勃为中心的晚明福建士人牢牢地控制着这个话语权,并不断在荔枝谱录和文学文献中巩固这个看法。入清之后,重夺荔枝话语权促进了岭南荔枝书写的繁荣,最终依靠学海堂所形成的学术共同体,在谭莹《岭南荔支词》和吴应逵《岭南荔支谱》的创作中全面回应了福建士人荔枝评品的定谳。这个现象表明的不仅仅是荔枝一物所体现出来的价值优劣,而是荔枝背后地域文化的发展和竞争。在学海堂未成立之前,福建的学术文化显然比岭南地区发展得更加充分,其士绅阶层的构成及其地域观念都较为深厚。阮元在道光元年写给陈寿祺的信中说:“粤中学术故不及闽,近日生于书院中立学海堂,加以经史杂课,亦略有三五佳士。”①(清)陈寿祺:《左海文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49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58页。阮元在学海堂的课试出《岭南荔支词》一题,除了是他曾创作过,具有经验外,显然隐含了他对岭南诸生的学术和文化期待,这与他出《文笔考》是为了弘扬其学术观点是一样。②参见钱钟书:《容安馆札记》第737则,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又于梅舫《学海堂与汉宋学之浙粤递嬗》第1章,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结合闽粤荔枝优劣之争的背景来看,正因岭南学术文化不及福建,没有形成足够强劲的学术共同体,岭南荔枝的地位才长期受到压制,而改变这种学术文化处于劣势的境地,正是阮元建造学海堂培养士子的原因以及他对岭南诸生的期待所在。所以当他看到谭莹的《岭南荔支词》时,表现出“尤为激赏”的态度。对此,我们并不惊讶,因为这代表着广东的学术文化正在兴起,且已有“三五佳士”的学术共同体可以与福建甚至是江浙地区一较高下。学海堂的设立是广东文化发展的转折点,于此可见一斑。总而言之,从宋朝至清朝,闽粤荔枝优劣之争一直是荔枝书写中的潜伏因素,也是清代岭南《荔枝词》创作得以熠熠生辉的催生剂。此间天平的变动代表着闽粤文化发展的升降,学术文化繁荣的一方往往能够掌握话语主导权。闽粤荔枝的话语权争夺实际是闽粤文化发展的一张晴雨表。通过本文的个案研究,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思考,谱录文献的推崇到底有多少可信度?论甘忌辛、好丹非素在谱录文献中是常见的现象。我们该如何把握?方物的地位与士人集团的揄扬、地域文化的发展又有哪些结构性的特点?这些都是我们将来研究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