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类型及预防措施

2019-08-06 23:04韩焘华
科学与财富 2019年24期
关键词:施工合同预防措施建设工程

韩焘华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程项目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投资数量不断增加,施工参与方越来越多,施工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签订的施工合同种类变得更加多样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的工程施工合同出现纠纷的概率。为了有效解决纠纷,建筑企业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具体的解决措施和预防措施,进而有效解决施工合同纠纷。

关键词: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类型;预防措施

前言

目前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最普遍的解决方式包括诉讼、仲裁、争议评审、调解和协商。为了最大程度降低在施工合同中经济效益的损失,建设工程施工单位需要聘请专业的法律人才和技术人才制定科学合理的和施工合同纠纷预防措施。同时自己要切实履行合同,增强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

1.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类型

1.1合同法律效力引起的纠纷

我国《合同法》对施工合同的有效性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同时我国最高人民法院进一步颁布了相关的条例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进行优化处理[1]。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很多施工单位在制定施工合同时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进行。有的建设单位为了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没有按照规定的流程和程序开展公开招标活动,存在着内定中标人的不公平现象。除此之外,施工单位在具体的施工中恶意收管理费,存在着分包和非法转包的问题,导致很多施工合同失去了法律效力,进而出现施工合同的无效纠纷问题。

1.2工程质量引发的纠纷

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会针对工程的质量、安全性、经济性、适用性等提出一定的要求。近几年工程项目质量问题越来越多,因为工程质量引发的施工合同纠纷也越来越多。导致工程质量纠纷问题出现的原因很多:首先合同双方当事人在签订施工合同时,过于简单化,没有准确描述出施工合同适用的现象。其次,建设单位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通过不合理的手段降低了设计标准,并且没有严格按照合同进行施工,存在一些违法的行为[2]。同时业主单位为了保证利益的平衡性,随意肢解发包,使用未经过验收的建设项目,进而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再次,没有满足规定条件的施工单位存在非法挂靠的行为,使用偷工减料的手段降低施工成本。最后,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勘查单位的行为不符合相应的规范和要求,导致建设工程的质量出现问题。

2.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预防措施

建设施工的施工周期较长,对专业性要求较高,施工流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纠纷类型较多。为了有效解决和预防施工纠纷,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要制定合理的措施法规范施工纠纷风险,勇于承担自身的责任,进一步优化和调整施工合同的内容,尽可能降低施工合同纠纷带来的经济损失。具体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建设单位要丰富专业知识,提升管理水平

建设单位是重要的发包人,为了有效避免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的产生,建设单位要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增强业务能力。首先,建设单位要定期对管理人员展开培训,积极组织培训活动并且聘请专业人士和技术人员开展讲座,讲解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知识,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鼓励管理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合同签订流程,施工质量验收方法,及时更新相关的施工文件,最大程度提升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3]。其次,建设单位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制度,执行规定的法定程序,进一步规范专家的行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评标方法,对于工程招标和投标活动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纠正和嚴格查处。保证工程招标和投标工作的公平性、公正性和透明性。最后,建设单位要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建立与组织结构相符的施工合同管理制度,健全企业信用管理评估制度,加强对工程建设的日常管理,全面贯彻和落实施工合同的管理,有效避免施工合同纠纷风险的产生。

2.2提升施工单位的综合素质

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施工单位是重要的当事人之一,为了防止施工工期和工程造价出现问题,施工单位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首先,施工单位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水平,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立完善的薪酬制度,防止人才流失现象的发生。同时施工单位要对施工人员开展定期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施工人员爱岗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防止不道德的施工行为的发生。其次,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制度和规定,有效监督和管理采购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流程,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完善施工工艺,加强对施工环节的安全检查和监督,有效处理安全事故[4]。同时严格按照当地政府的规定办理相应的施工手续,提倡文明施工,有效避免因质量问题而引发合同纠纷的情况出现。最后,施工单位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施工管理能力。建立健全和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度,完善绩效管理流程,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监督和管理的质量和水平,防止在实际施工中存在着不规范操作的行为。充分发挥先进网络信息技术的作用,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降低施工成本,提升施工单位在市场经济中的核心竞争力。

2.3完善施工合同内容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方法的制定中,完善施工合同管理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单位要重视施工合同的制定,保证合同内容的明确性、全面性,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合同[5]。当合同内容涉及到施工主体、工程转包、工程分包等内容时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界定,有效避免合同纠纷的发生,保证投标和招标文件与施工合同的匹配性,避免出现“黑白合同”。除此之外,在制作施工合同时,施工单位可以积极参考国家咨询工程师联合会制定的施工合同范本,保证合同整体逻辑和结构的规范性与合理性。除此之外,要进一步强化合同内容,保证其与施工情况的一致性,合理分配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合同纠纷问题的出现。

3.结语

为了有效防范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加强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养,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立完善的施工合同纠纷预防制度,合理划分风险责任,有效避免施工合同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方召法.探析常见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类型及防范措施[J].法制与社会,2018(32):83-85.

[2]钟家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类型及预防方法探讨[J].法制博览,2017(36):149.

[3]何佰洲,万俊伟.浅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类型及预防措施[J].价值工程,2017,35(23):299-301.

[4]汪迎玉.常见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类型及防范措施[J].重庆建筑,2018,15(05):40-41.

[5]寸正标. 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的预防与化解[D].云南财经大学,2019.

猜你喜欢
施工合同预防措施建设工程
初春仔猪腹泄原因与预防措施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BIM技术在现代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核桃园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机电设备故障维修及预防措施探讨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施工合同管理探究
基于承包方施工索赔的六大步骤
电网建设工程通用造价管理模式探讨
简论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