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彤 韩雪 马功鸣
摘 要:为了促进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好地发展,需要将自身的设备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特别是对能源企业来说,技术创新和信息化平台建设是企业更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手段,企业机电设备信息化管理工作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对机电系统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创建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机电设备;信息化;技术
引言
在对机电设备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实现其信息化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特别是使用机电设备较多的企业单位。因此,对信息化技术在机电设备管理的具体应用、应用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机电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机电设备管理,是机电设备管理主要发展趋势,在提升管理质量与效率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管理中还存在一定不足,首先,有关设备管理的数据资源不完善。大多数管理人员在开展设备维护作业时,不能详细记载相关数据,导致对设备运行状况的分析不准确,不利于后续维护工作的进行,同时将对设备正常作业产生不利影响。其次,对机电设备管理内容制定不清晰。如较多管理部门只是针对设备当前数据进行记录分析,而没有对其以往运行状态对应的数据作出系统整理,进而造成对机电设备了解不完全的现象,势必会加大设备管理难度。
二、机电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技术应用问题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全面快速发展,机电设备管理的整体效率得到了综合性的提升和优化,同时,机电设备管理的整体功能也得到了实现。但由于主客观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机电设备的管理实践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也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程度比较低
在科学技术以及机械制造技术全面快速发展的今天,机电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元化,机电设备的精密及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为整体优化机电设备管理成效,确保各个关键的机电设备都能够保持高效地运行,需要依托于信息化技术来提升管理成效。但现阶段,在机电设备的管理实践中,信息化技术的整体应用程度还比较低。在信息化技术的实践应用过程中,可能仍停留在比较初级的应用模式或者应用状态下,并没有完全实现智能化,这在某种程度上势必影响着机电设备的整体运行能力,也制约着机电设备的整体运行质量。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一方面与信息化技术的投入程度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我国信息化技术总体起步较晚相关。在信息化技术全面快速发展的今天,整体提升机电设备的管理质量,必须注重优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程度,积极向发达国家看齐,精准有效提升机电设备管理的质量与成效。
2.2 机电设备信息化技术应用片面
在科学技术全面快速发展的今天,机电设备的性能和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依托于全面化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够综合发挥机电设备管理的成效。但现阶段,在机电设备的管理实践中,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存在一定的片面化。从应用范围上来看,仅有少数核心机电设备实现了信息化管理,而大部分机电设备的管理模式仍然停留在传统阶段,这无疑影响着机电设备的整体管理成效。同时,还有部分信息化技术应用难度偏低的机电设备也逐步实现了信息化,而对于需要比较高级或者比较复杂的机电设备,则可能因投入较高、技术人员缺失等方方面面的原因而出现管理缺陷。
三、机电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措施
在机电设备管理实践中,依托于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够全面优化机电设备的管理成效,同时,也能够综合性发挥机电设备的性能。结合机电设备信息化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应该注重从以下方面来进行优化。
3.1 制定科学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规范
机电设备的管理是一项严谨且专业的工作,在机电设备管理实践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整体优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成效,必须构建科学的信息技术应用规范,以此来精准指导各类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一方面,应该明确所有机电设备的具体资料以及详细的档案信息,明确机电设备应用信息化技术的目的和侧重点,以此来提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针对性。机电设备信息化管理是非常复杂的,同时,机电设备自身内部的结构或者网络要求也是非常复杂的。只有基于翔实全面的资料分析与技术汇总等工作,才能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打下夯实的基础。另一方面,结合机电设备管理的特点以及实际需求等,制定标准科学的技术应用流程和方案。
在机电设备的管理实践中,有效实现机电设备与信息化技术的高度匹配,需要构建完善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流程和方案,以此来逐步推进信息化技术的整体应用。
3.2 加大信息化技术的投入程度
在机电设备管理实践中,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成效,应该注重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同时也要着重提升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技术认知以及信息素养。一方面,在机电设备的管理过程中,应该着重加大技术投入。结合现阶段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成果以及国外发达国家的信息技术应用案例等,結合自身的实际需求,在遵循经济高效的原则的前提下,适时引入新技术、新方法。同时,在机电设备管理实践中,为节约技术投资的成本,可以积极寻求合作。如通过校企合作来实现互惠共赢的合作目的,企业为高校提供人才实践技能培训的基地,高校为企业带来技术人才以及新兴技术。另一方面,在机电设备管理实践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虽然能够实现管理自动化和智能化,但也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应该着重加强人的培训与教育,引导他们掌握夯实的技术方法,全面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和技术认知。
3.3 构建全面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制度
在机电设备管理实践中,积极实现信息化技术与机电设备管理的统筹结合以及高度协调,应该结合实际需求,构建科学全面的信息化技术应用制度,整体提升机电设备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成效。一方面,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应该积极构建应用制度,以制度清晰、权责明确的制度体系来优化机电设备的管理,整体提升机电设备的管理质量,特别是基于科学全面的应用制度来完善机电设备信息化管理的应用程度,避免核心机电设备或者简单信息化的应用片面问题。另一方面,构建完善的信息化技术应用系统框架,科学指导机电设备的信息化管理程度。同时,做好这一系统框架的更新与维护。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技术在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可以有效的提升生产效率。不管是机电设备管理人员或是企业单位,都需要对机电设备管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掌握,同时机电设备管理的现状也需要他们了解,结合实际情况,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生产设备中,有效的实现高效率的管理,为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樊冬华.信息化技术在机电设备管理的应用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09):145.
[2]丁太龙.机电设备全过程信息化管理[J].石化技术,2016,23(10):295-296.
[3]肖紫山.谈机电设备管理信息技术应用[J].科技风,2016(18):97.
[4]邱继青.机电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技术应用[J].机械管理开发,2016,31(02):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