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咏波 郭铁成
【摘要】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根据3~6岁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坚持发展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从幼儿动作、认知、情绪和性格四个维度建构了分层递进式的幼儿园心理健康课程目标与内容体系。
【关键词】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告诉我们,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婴幼儿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非常迅速且十分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健康的发展状况将对人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1]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幼儿心理素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有效举措。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是指一定阶段内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规定着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向,也是确定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编写教材、运用教育教学方法和评价的重要依据[2]。
一、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体系
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首次指出,健康不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或完全安宁状态。可见,人的健康至少涵盖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三方面。当然,研究者也普遍认为,不能将年长和成人心理健康的界定直接应用到幼儿身上,幼儿心理健康有其独特的方面,因为在幼儿期,所有发展领域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所谓幼儿心理健康,是指幼儿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幼儿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3]。由此,幼儿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大致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动作协调性、认知发展、情绪状态、性格特征。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应以发展性教育模式为主,从儿童成长需要出发,解决他们在成长中的问题,促进其心理机能的开发与发展。对于已经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的幼儿,除加大发展性教育力度外,还应对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有针对性、有计划、有步骤的疏导和矫正训练,让他们都能以健康的心理面貌出现在平常生活中[4]。
综合上述分析,依据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关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的划分[5],按照科学性、发展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教育目标归纳成如图1的结构体系。
总目标:通过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帮助幼儿积极发掘正常的心理反应机能,及时对不良行为和情绪进行预防或矫正,防止幼儿产生心理障碍和异常行为,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生活的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具体目标:通过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帮助每一位幼儿实现动作协调灵活、认知发展正常、情绪安定愉快、性格特征良好。由于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且处于快速发展期,年龄特征差异明显,我们将四方面目标从十六维度细划分为四十八个阶段子目标体系。这些被细化后的教育目标在实施过程中,从小班儿童到大班儿童的目标要求不仅不同,而且具有趋上的层次性。
二、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体系
课题组根据幼儿园教育实践,结合幼儿园教育课程的整合性、阶段性及个性化等特点,以发展性教育模式为主,补偿性教育为辅,初步构建起了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单元体系与相应的课程内容体系(详见表1)。
三、实施建议与说明
第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渗透性。一方面,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与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其他领域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寓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另一方面,可以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渗透到幼儿教育观、健康发展观和评价标准中,使之成为幼儿教育的内在要求。
第二,年龄段子目标之间的分层递进性。3~6岁幼儿在心理发展上虽极不成熟,自我调节、控制水平较低,自我意识薄弱,但处于身心快速发展期,年龄阶段性较明显,小中大班幼儿身心发展依次递进体现出不同的发展倾向:身体动作、适应性的提高是3~4岁幼儿心理发展的重点,兴趣爱好、个性意识的培养是4~5岁幼儿心理发展主要目标,行为习惯、认知能力的发展是5~6岁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侧重点。
第三,遵循幼儿认知发展特点。由设置情境或问题入手,引导幼儿健康的行为、积极的体验,继而逐步养成健康、安全的生活所需的习惯和态度,即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
第四,结合幼儿园教育实际,采取幼儿游戏的活动方式(可借鉴“比比和朋友”课程模式)。各年龄段各设置16个单元课程,每个单元课程分上下两个活动主题开展,便于幼儿园学年度教育教学活动安排。
第五,补偿性教育多适用于个别化教育。以关注幼儿心理发展敏感期发展不足或发展出现“歧变”为主,指导家庭教育协同配合,进行适时适度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黄俊霞,姚本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概念、问题及策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06):7-9.
[3]顾荣芳,薛菁华.幼儿园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姚本先,邓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与途径[J].教育科学研究,2004(01):44-46.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