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少鹏
近日,拿着某平台百万元大奖周游世界的“锦鲤女孩”信小呆,居然陷入了信用卡刷爆的困境,希望重新规划未来。
为什么优厚的资助却让人陷入获奖困境?这就涉及到商业营销的极端化问题了。买的没有卖的精,这是消费者心知肚明的逻辑,不过,如果商家的“激励方案”设计得当,既让顾客感受到一些实惠、又提升自身销售额,消费者也会接受。但是,在激烈的商战中,一些企业希望既博得喝彩,又摊薄成本,把这种“小赏怡情”的商业游戏极端化了。比如,有的商家搞“买100赠100”的游戏,当你花它赠给你的100元券时必须再花300元。这还算“良心商家”。还有的商家经过精算,对所售商品价格体系进行重新构建,让你手中永远剩下30%左右的券花不出去,使赠券大打折扣。当然,促销陷阱已经蔓延到各个领域,比如本来可以全款买车却被诱导贷款、买了出厂合格的轿车却被诱导买质量延保险、P2P变成非法集资、大学生被“白条贷”拖下水等等。
在互联网极其发达的今天,网络平台把这种“诱惑营销”进一步放大了,这是因为:第一,网络平台比线下更容易聚集消费者,这也倒逼商家拿出出色的激励措施。第二,网络销售成本相对低一些,导致网络上的消费者胃口越来越大。但是,任何销售都是要平衡成本收益比的,于是,商家就会夸大奖励的成色,精心设计出“不能实现的奖励”。无论是“奖励型购物”,还是“优惠型借贷”,其实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消费者买到的合格商品都可以折算出一定的价格,消费者获得的贷款都可以折算出一定的利息。
当然,商家毕竟雇用了精算师,买家要想超过卖家的盘算,是很不容易的。消费者要选的只有一条路,即根据自己的实际消费需要选择消费方案,包括金融消费方案。在此,笔者也建议设立一个新职业——消费顾问,给那些需要指导的消费者提供第三方服务。▲
(作者是证券日报常务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