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欣雨 任佳
摘要:王建民,我国著名作曲家,在民族器乐创作领域颇有建树。其作品既立足于传统又具有现代创作思维。本文围绕王建民古筝作品中蕴含的“民族性与创新性”进行展开,分析其饱含的美学旨趣,并以“‘和的审美观、对乐思与素材的使用、对比音乐与文化的相互结合”等几个方面作为切入点,研究王建民古筝音乐作品所呈现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创作理念 民族性 创新性 美学旨趣 影响和意义
中图分类号:J63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3-0040-02
一、王建民古筝作品的创作源泉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审美境界是建立在道德境界的基础上对“美”的诠释。这里指的是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高度统一的境界。美要想被世人认可,离不开人的审美感受。王建民的审美观结合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和楚家的思想。这与他自幼受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熏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认为“天地之美”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他喜欢在作品中积极表达民族精神和情感。因此,他可以在作品中加入深层情感使音乐尽可能真实。“雅俗共赏”是王建民一直坚持的创作理念,他强调“可听性”与“创新性”的共存。在民族器乐的创作中,旋律是作品的浓缩,是中国音乐传统最重要、最明显的载体和象征。可以说,王建民的音乐创作是建立在传统上的创新。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古筝艺术也不例外。“创新”本质在于敢为人先。创新是一种对未知、新鲜的挑战,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结果。王建民认为,创新首先建立在对“个人的思维能力、洞察力、和审美取向”的定位上,其次,作曲家必须充分了解乐器的性能、演奏法等相关问题,最后,便是把这种已形成的音乐理念恰当地反映到作品当中。王建民一直坚持“雅俗共赏”的创作理念,始终坚持着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寻求“雅”与“俗”、“传统”与“现代”相互融合的道路。
二、传统与现代艺术特色
(一)传统——民族性
民族特点是以民族为主体,集中反映某一地区的文化。以音乐的视角来看,民族特征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和曲调风格。(这里提到的民族性主要是指从中国某些民族或地区传下来的文化,其具有文化好音乐的独特性。)
王建民写作灵感主要来自具有民族特色代表性的地方音乐曲调和传统诗歌。其古筝作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主要表現为:1.淳朴热诚;2.尽可能描绘当地的音乐风格,达到雅俗共赏。对于地方曲调的选用上,主要以西北和西南的少数民族音乐作为曲调的采集地区。少数民族音乐传承的方式大多以口传手授,口传心授为主,本民族已经习惯把它当作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人们也更愿意去学习。因此,他们的音乐能流传近千年都不会被世人忘记。
(二)现代——创新性
王建民偏爱戏曲音乐,这是大多的中国作曲家所共有的特征。例如,王建民的作品《戏韵》,以京剧为主题,着重刻画京剧音调。作品音响产生的碰撞,增加韵味与趣味,受到各界好评。《戏韵》也是一部反响较为强烈,深受音乐爱好者的赞同和喜爱的作品。它不但采用传统戏曲题材,更有了新的突破,进行多变的描写,对音乐氛围的刻画十分丰满。
现代社会发展速度迅猛,我们要不断思考要怎样才能让一首乐曲广泛的流传,被世人所知。我们需要将创新作为一种重要工具,不能单单从简单的戏曲演唱去发展。无论古筝作品的创作选择怎样的题材,都要从传统乐曲中汲取养分。
三、现代筝乐的美学旨趣
(一)“追求现代性”的美学旨趣
在中西结合的过程中,对人工调式的使用、双手演奏技巧的发展、和声复调的垂直延伸等方面,一些筝乐工作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如李哈在《谈古筝演奏技法的创新与发展方向》一文中谈到“无论从审美观念还是乐器性能来说,音韵之美在近交表现出来的是无法磨灭的,它和乐器古筝是分不开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不能因为传统筝曲的改变而放弃传统。”其认为,中西方思想的结合对古筝作曲、表演和表演技巧上的突破具有一定的意义;但在融合过程中传统的古筝艺术元素逐渐被侵蚀。
(二)“传统与现代平衡”的美学旨趣
“传统与现代平衡”的审美认为,中西融合在筝乐里必须是传承与创新的统一。古筝艺术的发展在中西融合的背景下,引发了新的思潮。王锦曾在《论现代筝乐的美学流变》文章中说到:“如果你能在筝乐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传统又能开拓创新,这对古筝未来的发展将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挑战。”挑战在传统的古筝作品所表达的音韵之美不能磨灭,它是从审美观念或乐器演奏方面的古筝分不开的。“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平衡”是找出中西融合的有效边界,从而促进艺术走向更高的发展。
四、美学观念的影响
(一)以“和”为美
“以和为美”是中国传统美学最为突出的一大美学特征。王建民在音乐创作中一直试图平衡“可听”和“创新”在其作品中的比重,不仅要有着可以歌唱的旋律,而且能体现由于改变以往的演奏技术带来的创新声音效果。王建民始终认为作品的技法固然重要,但更需注重广大听众的审美需求与其具有的学术价值。
(二)乐思和素材的使用
王建民对于固定乐思的使用,几乎体现在他所有的古筝作品中。一方面是受到简约派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则考虑到古筝作为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器,其独特的演奏魅力——“韵味”及流动的“线性”美。这两种审美倾向深深的凝聚在传统古筝音乐作品之中。他注重作品本身的线条感简单却不缺乏内涵,恰如贯穿的固定乐思所带来的统一、内敛的美感,而不是仅仅追求外在的、浮夸的形式美。王建民特别喜爱云贵、湖南、新疆等少数民族的民歌,喜欢以此作为核心来发展全曲,表现民族风貌。美是客观存在的,它要为人所知,就必须依靠人们的审美情感。王建民的审美观里,融合了道家与楚家思潮的精华。他热爱自然,热爱中国的土地,人生最高境界达到一个是“天地之美”。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尽可能的使其作品真实的反映音乐。
(三)对比思维的存在
通过对王建民古筝作品的分析,笔者发现王建民先生善于运用对比的思维。如用“固定音高”与“无固定音高”形成音色的对比。《西域随想》的对比就是用固定音高与无固定音高结合的手法,让旋律在流动过程中形成横向音色对比。值得一提的是,此曲音色对比的基础上达到了一般表演技巧与特殊表演技巧的巧妙共存。而《戏韵》则是持续的固定低音与没有特定音高的偶然性刮奏的对比;《长相思》为单声思维与多声思维的对比。这些不同方面的对比,都体现着创作思维上的对比。对比的使用推进了作品向后发展的步伐,体现了音乐作品中层次的递进,为作品的创作统一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五、王建民作品创作的时代意义
王建民创作的古筝音乐作品充分体现了时代发展,其时代意义也尤为深刻。
第一,古筝音乐的研究,对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创新能力的提高、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等方面具有促进作用。
第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国传统美学关注人与生命的统一,无论表演者还是欣赏者都能通过演奏(聆听)获得灵魂的自由和解放,实现生命的真谛,让心灵与自然进行沟通,欣赏古筝乐曲对塑造人的性格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三,提高审美认识。首先教师在引导学生演奏古筝的过程中,可以遵循美学原则与规律,引领学生感受优美的旋律进入古筝创作的美好意境。其次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曲目,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分配,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这对培养人的情感、净化人的思想有著尤为重要的积极作用。最后让学生在长期的训练中逐渐熟悉古筝的音质和音色,根据作品的性质获得审美感受,给人创造美的享受。
六、结语
王建民的古筝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他的感情表达细腻而又丰富,如果通过分析音乐的贡献来了解现代社会在音乐中的发展,那么,音乐已经成为一个现代审美中不可或缺的评判标准。传统的文化特征是现代文化特征的基础,它设定了必须使用的风格和特点。现代文化特性主要是传统文化特征的连续性和创新性,我们不应该忘记“改革”和“分裂”。在学习传统的过程中,创造力、音乐创新、凝聚力是文化多样性的最高体现。王建民的古筝音乐创作则恰恰反映出其创造力、创新性以及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佟宇.多元文化视野下的王建民古筝作品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6年.
[2]杨红.对古筝艺术发展的思考[D].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02年.
[3]孙怡.王建民的古筝作品研究[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4]汪莎.论古筝艺术的传统与创新[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