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璇
中国方案的提出,是全球治理的中国话语对世界治理话语体系的补充和创新,是中国提升制度性话语权的重要舉措。制度性话语权的实现,既需要我们发出“中国声音”,还需要中国话语在国际社会达成共识。其中,作为现存全球治理体系守成国的发达经济体,无法继续有效地提供全球公共产品,又有着现实的利益诉求,从而对中国的全球治理改革呈现出较为矛盾的认知状态,并表现在其报道框架的选择上。本文聚焦代表发达经济体的美英两国媒体,对媒体关于中国全球治理议题的报道进行框架研究和内容分析,发现中国方案的国际传播在发达经济体内部形成了认知分化。
一、问题的缘起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国际格局发生了明显的权力转移,一系列“黑天鹅事件”的出现对发达经济体产生了强烈冲击,使其难以继续有效地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开始在国际事务中频频发声,以期建立更为公正平等的全球治理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外交场合,针对“全人类怎么办”这一当今世界的根本问题,提出了“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的倡议,以期树立起中国全球治理的主动参与者和积极贡献者形象。①
中国方案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为重点,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基本理念,其内涵包括了全球治理整体理念的创新和对不同治理对象的具体改革措施。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通过从顶层设计到具体的全球治理或地区治理的改革倡议,如“一带一路”倡议和设立丝路基金、成立亚投行、成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金砖国家外汇储备库、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等提倡共建、共享、共商、共赢的举措,为全球治理提供更为积极有效的公共产品。这些倡议已然得到越来越多国家——不论是守成国还是新兴国——的支持和加入。2017年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中第一次收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②同年3月23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也明确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可,③证明中国的理念倡议已成为国际共识,进入全球治理的国际话语体系中。
不过,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所提出的中国方案得到新兴国家的追随和认同,而作为当前全球治理机制的守成国,发达国家呈现出矛盾的认知倾向。因此,本文将聚焦美国和英国这两个发达经济体的主要代表,对中国方案在发达经济体的报道框架进行分析。
二、研究方法设计
中国方案的提出和国际传播是中国提升制度性话语权的重要举措。制度性话语权的实现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提出全球治理的中国话语,二是中国话语经由全球传播,融入他国的话语体系中,使得一国话语转为国际共识话语,从而确定中国的全球治理参与者和贡献者的国家身份。
建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都强调话语在国家身份建构和认同中的重要作用,一国身份需要话语叙述才能被他者感知,话语不是客观社会的直接呈现,而是赋予了话语者权力的主观建构过程,通过运用话语框架,影响受者的意义认知,从而框定社会现实,最终形成对国家身份和形象的判断。其中,新闻报道中的媒介话语,通过对新闻要素的处理策略,形成报道框架,体现着社会实践和新闻生产的互构过程。在这种互构的过程中,新闻生产者通过话语策略,以自身对社会现象或问题的认知去影响媒介的接受者。美国政治传播学学者恩特曼教授的议题框架(issue frames)理论,将议题的框架化过程细化为明确问题关键、对事件结果进行归因分析、阐明态度偏向、做出修正措施的建议等四个维度完成对报道对象的认知框定。④
本文拟基于恩特曼的媒介报道议题框架视角,对美英两国所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如何在中国方案的报道中框定中国角色和公众认知进行分析。本文以“China”(and) “Global Governance”(or)“China”(and)“Glo bal Economic Governance”为关键词,以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为研究区间,以美国的《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英国的《电讯报》和《金融时报》为研究对象,共整理出有效样本99篇。⑤通过报道议题指标分析,总结出三种议题框架:国家关系议题框架、改革和发展议题框架、中国角色议题框架。其中,从样本国媒体涉及中国方案具体倡议的内容看,国家关系议题中的“南海问题”、改革和发展议题中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中国全球治理角色转型问题是两国最为关注的内容。因此,本研究选择“南海仲裁案”、亚投行、中国角色为个案,通过标题拟定、新闻角度选择、故事素材整理等方式,审视美英两国作为发达经济体的重要代表,对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媒介话语重构情况。
三、美英两国对中国方案认知的共性与差异
(一)国家关系议题下的冲突与合作框架差异:以“南海仲裁案”为例
国家关系议题是美英两国最关注的报道内容,通过对本国与中国或者第三方国家和中国的关系解读,形成了冲突和合作框架。冲突还是合作框架,是指在全球治理的背景下,评价中国的周边外交或双边外交政策或行为,是认定这一政策或行为的路径是通过和平、协商、缓和冲突的方式达到解决争端的目的,还是为了彰显中国的崛起,倚强凌弱,从而激化矛盾,制造冲突,从中得利。这在新闻素材选择上,表现为是更多地引用相关智库专家或发言人的观点强调摩擦和争端,还是更多地展现中国通过与他国的合作实现共赢的结果。
中国全球治理整体理念的核心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倡导的国际关系是“协同合作、共建共荣”的共同体理念,是以和平磋商的方式实现对国际争端的解决。但是,在美英国家媒体的报道中,“人类命运体共同体”的直接英文翻译(common destiny of all mankind),只出现在全文直译中方相关发言的报道,在直接或间接引用中国领导人的讲话时,则会刻意回避关于这一理念的表述部分。不过,美国媒体更加凸显冲突框架,英国媒体更偏向于合作框架,表现出两国对中国全球治理观的认知差异。
1.美国媒体的冲突框架
作为世界第一超级大国的美国,是传统全球治理机制的守成国,布雷顿森林體系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七国集团和世贸组织等的规则和议程均在美国的主导之下,因此,对于中国一改在全球治理中的追随者状态,美方明显感觉到受到了挑战。因此,美国借用议程设置的频次处理技巧,在报道数量上尽量不提或少提中国的全球治理方案,除了在2014年和2017年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互访阶段集中报道外,关于中国的全球治理倡议提及甚少,特别是以政治类新闻为主的《纽约时报》,报道总量五年间只有7篇,且都是强调主观报道方式的评论(5篇)和深度报道(2篇),在选择素材的偏向方面,美国媒体有42.8%的比例选择“南海争端”议题作为讨论中国全球治理议题的事实来源,占各发达经济体国家的首位。通过凸显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不接受不承认的态度,打破国际上对国际法仲裁决定接受度的惯例,来展现出中国大国崛起后在外交上的强硬态度,建构起中国“要冲突不要和平”的强硬形象。《纽约时报》的7篇报道的倾向均偏负面,对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归因研判聚焦于中国是为了提升本国的国际影响力,从而营造出中国与发达国家进行竞争和对抗的国际舆论。
不过,美国国家内部的不同媒体在框定中国形象时出现了分化。以经济类新闻报道为重点的《华尔街日报》相较《纽约时报》,在维护美方基本立场的大前提下,负面态度明显缓和。特别是2014年习近平接受《华尔街日报》的独家专访时,记者甚至刻意回避了南海问题,不仅对采访全文进行转载,还在之后的几天以节选的形式多次报道。报道中多次全文转载或引用时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李保东、中国经济学者李稻葵、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以及时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等的讲话或评论,以中方消息源的方式展现中国在全球治理问题上要加强合作,实现共赢的理念。
2.英国媒体的合作与冲突框架
英国这几年在国际上的地位有些尴尬,国内经济在金融危机后需要时间复苏,与此同时又面临难民潮和公投脱欧的问题,加上德国等欧洲国家在欧盟领导权问题上的竞争,和其最亲密的盟友美国之间的关系也出现动摇。中国的崛起和开放给了英国重拾其大国地位特别是在亚洲地区的话语权以契机。因此,在现实主义国家利益的驱动下,英国媒体的报道在合作框架上表现突出,其基本报道态度几乎和美国完全不同,在态度评判上认可中国的各项倡议,在归因分析上认同中国方案的提出是为了通过国家间的合作以实现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在引用情况中多次全文转载中国领导人或中国对外媒体的内容,即便是聚焦南海问题、乌克兰危机等议题时,英国媒体不再明显地偏袒盟友美国,而是把自己抽离出来,强调这场争端是中美之间的对抗,并且把“威胁”等负面情态词汇添加在美国一方:“面对中国在南中国海的军事演习,美国威胁中国,认为这是中方在推翻几十年中美在台湾和平问题上达成的互信。”⑥
(二)改革和发展议题下的竞争与合作框架差异:以“亚投行”的相关报道为例
改革、发展和创新,是中国对完善当前全球治理体系的基本态度和实现路径。在如何实现改革发展的问题上,我们提出了国内国际共同发展、互为促进的理念。从国内来看,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创新深化改革,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包容性发展,中国道路在本国得以实践和检验,才能成为他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可参考的经验,让“中国智慧”惠及世界。从国际层面来看,我们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难以继续向世界提供公共产品的现状下,承担起负责任大国的使命,积极推进全球治理在经济、金融、贸易等方面的机制改革,为非洲、拉丁美洲等欠发达地区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通过“一带一路”、亚投行等治理机制的创新,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不过,中国对全球治理贡献的最主要公共产品“一带一路”倡议,并不是美英两国最关心的内容,美英也都没有将其认定为是对全球治理机制的改革方式,而更多的是将其视为中国解决国内产能过剩或民族问题,或者将触角伸向中亚,提高对周边国家影响力的外交战略,反而亚投行成了两国都普遍关心的议题。
针对中国对全球治理的改革和发展,美英媒体在竞争和合作框架上形成了明显的差异。判断竞争还是合作框架,主要看报道国是通过专家解读或与原有的治理方案进行比较后,更多地展现中国方案的问题,从而质疑或削弱中国方案对全球治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还是更多地呈现出积极响应中国倡议,愿意加强与中国合作的立场和诚意。
1.美国媒体的竞争框架
美国媒体竞争框架的实现,主要通过两个方式。一是扩大全球治理的议题范围,将全球性问题归结为一国的国内治理问题,这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国内政策指手画脚,不顾发展中国家的实力水平迫使其让渡主权制造借口。二是不断补充新议题,这些新议题往往是发达国家更具优势的部分,如知识产权、进出口贸易限制、市场开放程度、环保力度、产业和劳动力基准、反腐政策、网络空间治理等。⑦因此,美国在讨论中国的全球治理问题时,把这些问题界定为全球治理的重点,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这些方面的确还不完善,恰好成为美国削弱中国制度性话语权的借口。例如《纽约时报》通过强化中国的“人权”问题和香港的“自治”问题,网络自由、侵权、环保等传统议题,弱化中国方案的改革创新意图和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依旧以对内“专制独断”的国家形象框定中国。
除上述两种方式外,美国媒体还通过中国方案和既有治理模式之间的比较分析,将中国方案的提出归因为对西方国家的挑战,认为中国借助自己在经济和市场方面的优势,“拉拢”新兴经济体国家,形成东西方的对抗。例如,美国媒体会特别强调亚投行在监管方式、金融手段的透明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毫不掩饰对亚投行的批评态度,通过对竞争框架的使用,以“挑战论”框定中国,提醒美国这是开始丧失世界领导权的征兆。
2.英国媒体的竞争和合作框架
英国与中国近几年的关系持续升温,2014年10月,英国成为第一个发行人民币主权债券的西方国家,2015年3月,英国成为第一个加入亚投行的西方国家后,借力“一带一路”倡议,发挥英国在高新技术、海洋经济、港口贸易等方面的优势,尝到了合作的甜头。但同时,英国作为西方发达国家,难以摆脱与东方抗衡的基本立场,在英国媒体的报道中,呈现出竞争和合作框架交织的矛盾心态。英国媒体的7篇相关报道中,标题上多次使用“野心”“对手”“挑战”这样对立性色彩浓厚的词汇,在故事组织中也多次对比“人民币和美元”、“亚投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北京和华盛顿”等。不过,英国媒体的报道会把竞争和对立的状态限定于中美之间,有意模糊本国作为美国盟友的身份,并通过引用中国的消息源和金砖国家概念之父吉姆·奥尼尔(Jim ONeill)的积极言论,弱化竞争的程度,强调合作的可能。
(三)中国角色议题下对“中国挑战论”框架的使用共性:以标题中出现“China”/“Hangzhou”/“Shanghai”的深度报道和评论为例
尽管中国提出了一系列全球治理倡议,但我们在各种场合都反复强调,这不是要彻底否定当前的全球治理机制,而是中国作为全球治理的参与者和贡献者,对其做必要的改革和补充,希望能更公平合理有效地解决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不过,中国的自我国家角色期待在发达经济体中的认可度仍然偏低,英美两国均以“大国崛起和挑战者”的角色认知框定中国。
美国媒体对这种角色框定的方式更为直接,表现在对中国的前缀修辞中,“challenge”(挑战)一词共出现21次,“rival”(对抗)8次,“leadership”(领导力)26次,对中国外交多次以“aggressive”(侵略性的)、“infringement”(侵犯)等修饰,表达出“中国对以美国为主导的现存全球治理机制发起挑战,形成对抗,想要在国际格局中从边缘者、追随者向领导者转型”的观点。其中,美国的《纽约时报》呈现出最为激烈的负面态度,以对G20杭州峰会的报道为例,在别国将重点放在中国的创新议程和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建议上时,《纽约时报》依然将重点放在中国在举办G20过程中为了实现所谓的反恐要求而对城市居民所采取的强制性离开等措施上。而对于中国主导成立亚投行、推进自贸区建设等方案,美国媒体则视其为对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WB/WTO)等现有机制的挑战。
相较而言,英国媒体的表达温和隐晦不少,一是通过强调中国经济的世界影响力和竞争力,以及多次报道中国对全球经济治理参与程度不断加深的事件,来构建中国的挑战者角色。二是把其他四个金砖国家和中国放在一起,通过分析金砖国家或其他新兴经济体与传统七国集团合作机制的差异,把中国置于一个挑战性集体的角色中。当然,英国媒体依然将这种挑战的对象直指美国,把自己更多地置于中立位置。
四、结论
从美英两国媒体对中国方案框架化过程中的共性与差异可以看出,在当前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关系和對外交往中,国家利益是一国外交政策制定的核心依据和基本出发点。因此,中国方案对现存国际制度的改革创新,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要强调兼顾国家利益和全球利益的可能性。我们还需要准确把握不同国家的利益差异,在公共产品的提供中尽可能满足各方的不同需求,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共有观念和身份,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合作模式,从而实现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的协调。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全球治理观仍然以西方的思想文化为基础,长期忽略了新兴国家、非西方国家在文明和价值观方面的多元共存。一国身份的认同程度在文化认同上难度最大,却又最为重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中国方案的核心理念,力求将中华文化的“和”“合”文化价值观与温特建构主义的“合作文化观”、西方哲学的“全球市民共同体”概念在国际关系层面相结合,弥补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社会功能主义和等价交换的二元对立观。因此,从五千年中华文明中撷取的“中国智慧”要想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和认可,仅靠我国领导人或对外媒体的话语解读还远远不够,需要积极发挥全球治理的主体多元化的特点,除了主权国家外,地方政府、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智库学者、市民等民间团体通过公共外交、民间外交的形式对中华文化的解释和实践是极为重要的补充。通过寻找不同文化间的契合点,发现中国的治理理念与世界发展愿景之间的重合区域,有助于增进国际共识。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关计划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号:2018QN078)
「注释」
①耿步健、沈丹丹:《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及其价值基础》,《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
②李宁:《外交部发言人——联合国安理会决议首次载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反映国际社会共识》,《人民日报》2017年3月21日第3版。
③新华社:《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通过决议呼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8-03/23/c_129836564.htm,2018-3-23/2019-01-05, 2019年1月5日。
④李东晓:《中国贪腐丑闻的媒介呈现与新闻生产研究》,浙江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⑤其中,《纽约时报》8篇,《华尔街日报》15篇,《电讯报》25篇,《金融时报》51篇。
⑥Philip Stephens.Xi Jinping, Davos and the world in 2017[N]. Financial Times, 2016-12-08. “As for Chinas military manoeuvr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it is the president-elect who now threatens to upend a decades-long Sino-US understanding that has kept the peace in the Taiwan Strait.”
⑦陆燕:《新一轮国际贸易规则重构与中国应对》,http://www.caitec.org.cn/article/ xsyj/rdpl/201601/1493.html, 2016-01-29/2017-04-05, 2017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