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工科类专业国际化办学学分互认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8-03 02:03何彦虎钱振华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2期
关键词:合作办学教育资源高职

何彦虎 钱振华

摘  要 通过与英国国际合作办学,结合英国学分认定体系、BTEC职业教育体系及学分认定办法,研究高职工科类专业国际合作办学中学分互认的策略,分别从学分互认的合作模式、人才培养框架认同机制、教学模式改革、课程体系认定、课程内容认定、课程评价模式认定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最终探索一条可行的合作模式,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更加有效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

关键词 合作办学;学分互认;高职;教育资源;工科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02-0060-03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职业教育国际化逐步得到认可和重视,高职院校的国际合作办学在近年已成为高职教育的一大热点[1],国内有31个省市的高职院校参与了国际合作办学,合作项目超过800个,合作的深度逐步加强,合作的专业由原来的文经管类向工科专业过渡,工科类的国际化合作办学数量逐年增加[2],优质的境外教育资源逐步引进、吸收和消化,进而带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模式、课程评估模式的改革。

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实施国际合作办学学分互认是满足人才培养的多元化需求,是国际化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通过学分互认,引进、吸收并創新人才培养模式,促使受教育者共享国外大学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通过学分互认,推进“走出去”战略,开展国际化服务。国际合作办学学分互认的逻辑起点是双方的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模式、教学质量监控模式得到互认互通,这也是开展国际化办学的重要意义所在。不同形式的合作模式,最终要通过学分互认体现和执行。

2 高职院校工科专业国际合作办学中学分互认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制造开始走向世界,大量的机电产品销往国外,这就需要专业的技术、服务、售后支持的国际化人才。以浙江湖州南浔电梯为例,大量电梯销往国外,有些企业就在国外建厂,这在客观上对国际化工科类人才产生巨大需求,因此,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的工科类国际合作办学的专业逐年增加。但是在合作办学过程中,不少学者发现参与合作办学的中国高职院校教学模式与国外教学模式仍存在差距,课程体系有较大区别,工科类的课程教学内容也存在明显不同,给合作办学带来不确定的因素。

目前在浙江省高职举办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的专业有68个,其中工科类的国际合作有23个专业,分别与英国、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韩国、日本等国家的高校合作。目前,国际合作的模式有融合式、嫁接式和松散型三种[3],工科类专业的中外合作项目中大部分还是采用国内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方式和评价手段等等基本采用国内相关的非合作专业的内容,并没有根据中外合作专业的教学实际来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合作项目的人才培养方案是通过在国内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部分外语课程的方式来制订,对合作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缺乏了解;整个教学过程也是采用国内传统的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只注重结果的评价而忽视过程评价;外籍教师队伍缺乏稳定,使得外方审核不合格率增大,这些都为学分互认带来客观上的困难。

3 英国QCF、FHEQ职业教育学分框架

在英国的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学术教育、现代学徒、继续教育等实现互通,其基本方法是通过一个资格认证体系实现,资格共分为九级,职业教育资格(QCF)和学术资格(FHEQ)分别对应于其中相应的级别,只要满足相应的资格,便可以在任意教育类型中选择。BTEC是英国职业教育框架体系,BTEC课程教学制定了课程考核评估标准和环节。考核内容设计结合行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基于能力本位来设计课业内容,以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和经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课程评价模式利用评价的导向功能,在学生完成课业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课业的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和程度,更重要的是指出学生需要改进的方向和方法。在评估学生课业时特别注意评估学生通用能力的成果,学生完成学业既要有专业技能成绩,又要有通用能力成绩。二者有一项未通过,都不能获得课程证书。BTEC这种以过程为特征的考核方法能够使学生的天赋和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展,与我国所实施的素质教育相似,可以学习借鉴。

4 学分互认的主要对策

在高职工科类专业中实现国际合作办学的学分互认中,主要对策是在人才培养框架、教学模式融通、人才质量评估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建立学分互认的人才培养框架认同机制  通过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学分互认,修订和优化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学分互认得到政府层面和高校的重视,目前的实践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中两校在培养目标和培养人才层次方面的不同,给学分互认带来难度,由于执行的是不同的各自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同一专业在教学计划执行过程中存在较大差别;

2)同一专业的中外方在课程体系、学分设置及质量评价标准方面没有统一好尺度,各自为政,存在学分不等值的情况。

因此,要解决以上问题,要通过人才培养框架认同机制为起点,以课程为纽带,共同商议解决。

首先,要解决人才培养目标问题,双方对培养目标明确之后,再解决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这是最核心的问题,也就是人才培养方案要得到双方的认同。英国的人才培养方案是由BTEC统一确定的培养方案,课程主要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一个专业的课程门数在15~20门,国内的工科专业的课程门数一般在24~30门,二者课程数量相差接近10门课程。因此,通过课程目标确定核心课程来认定培养方案是否达到双方认可,就显得非常关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可以通过合作,共同制定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全套引进外方课程和原版教材。在学分互认方面,需要以人才培养总目标为框架,以具体核心课程为基础协商解决。在高职学生继续攻读国外本科校,与外校学分互认中,参考英国UNIT课程学分获取方法,仍在人才培养框架下解决学分互换问题。

建立学分互认的教学模式融通机制  在核心课程上互为认可后,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是学分互认策略的重要环节。因为英国BTEC的教育理念是以学习者为中心,采用了复杂的设计,其过程融合了主动、动手、合作、回话、分组、规则、讨论、评价、微課、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工程设计、角色扮演等70多种教学设计,既实现了学习者的专业技能的训练,也实现了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能力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习者的人格、诚信、坚持、勇气、自尊等个人属性价值。而国内在职业教育中,在教育认识、课堂教学模式上仍存在百家争鸣的现象,既有传统的课堂,也有教学做一体的课堂,还有基于信息化的翻转课堂慕课等。因此,在教学模式上要同步,从课程的培养目标着手,通过双方认可的教学质量着手解决,仍是可行的办法。

建立基于课程标准的学分认证制度  课程标准是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估方法等教学元素的规范,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课程标准是双方认可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学分互认的手段。在高职工科类专业的国际合作办学中发现,双方在同层次的教学对象中,教学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双方在人才培养认同框架下共同商议课程标准,形成共同认可的标准,因为在课程标准中明确了教学内容、学时、学分,大家共同遵守,实现学分认证。

建立学分互认的评价模式与培养质量认证标准  英国BTEC评价体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它注重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考核方式包括课业、案例研究、角色扮演、小组任务、设计、报告、调查、讨论交流等多种方式,利用学生的知识、经验、需求和爱好。考核主体有多个,除了导师外,还有soncend marker、内审、外审等多级的监管评估体系。目前,国内考核机制虽然也做了大量改革,但是归根结底还是沿用传统的考核模式,不能适应如今多样化的教育模式[4]。虽然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课程评价模式多种多样,但是纵观各种评价体系,基本都是形式上的变化,而实质上依然没有很大的改变[5]。

因此,评价模式的融通是学分互认的重要基础,需要对双方的评价机制的了解、熟悉和接纳过程,是取长补短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制定评估标准,并以双方的评审、检查机制为保障,形成闭合改进链,不断促进质量标准和评价标准的优化,如图1所示。

挖掘基于学分互认的国际化办学价值  发达国家竞相创新国际服务模式和途径,确保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垄断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教育服务也取得较大发展,每年来我国的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一带一路”倡议有序推进。基于这些大的背景,针对高职教育工科类专业国际化服务发展的研究就显得更加重要。利用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国际教育服务理论分析国际教育服务的发展途径,寻找高职工科类专业国际服务发展的动力机制,为培育国际型的创业人才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首先,要在合作办学的框架下,以学分互认为基础,提升办学质量;其次,要承担留学生的培养工作,积累国际办学的经验;最后就是实施走出去战略,服务“一带一路”国家,实现教育服务输出。

5 结语

高职工科类国际合作办学中,通过建立人才培养目标认同机制、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认同机制、课程标准互认、教学评估模式融通等关键环节,可以建立中外双方的有效沟通,并以学分互认为纽带,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同时提高国际化办学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汪静,江离.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办学现状及对策[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4):28-31.

[2]刘育锋.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及地区合作办学项目:现状、特点与方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6):5-10.

[3]居毅,程刚.国际合作办学的模式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3):24-26.

[4]朱明.对高职院校学生考核评价机制的思考[J].机械职业教育,2010(3):29-30.

[5]邹茜茜.生源危机下的高职课程评价模式[J].江苏社会科学,2011(S1):116-118.

猜你喜欢
合作办学教育资源高职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基于合作办学的民航高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高校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考
关于“互联网+”趋势下的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问题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五老”是金钱买不到的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