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民
“活动”是新课程标准下的核心概念,遍及教学的全过程,强调学生在思维、观念、行动的积极参与下,主体地位得以发挥,多方面发展得以满足的形式多元化的活动,是在真实而有意义的任务驱动、问题引领下的“做中学”。
教材设置的“活动”,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所有的学校或学生,所以在活动教学的实施中,教师一定要考虑到自己学校的实际、学生的能力及特点,进行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处理,精心选择“活动”内容。具体来说,可以根据当地的季节特征,地区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典型特点,区域突出的人地环境问题,以及学生的认知情况和学习内容的进度,选择活动内容。这样,活动素材和学生之间的时空距离近,活动教学的开展会比较顺利,学生的知识吸收率和能力提升效果会更好。
从时间安排来看,活动教学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课前型、课中型和课后型,各种类型的“活动”有自己的特征和效用,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通过问题探究式、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地理观察、地理调查和地理实验活动等加以考虑。
实践中,可以将“活动”的内容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中,比如把“活动”作为新课知识的巩固和提高途径之一来处理;把“活动”作为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把活动题内容作为素材,培养学生“说理”和“析事”的能力;把“活动”作为一项完整活动来操作,充分让学生讨论,主动参与,激发创造性思维。
案例: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教学准备】
1.教师提出活动主题“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收集学生意见、建议,最后确定活动内容、形式。
将学生分成4个组,每组推选1名组长,分别调查:
(1)调查当地有哪些主要的气象灾害,曾造成哪些损失,采取了哪些预防应对措施。
(2)搜集资料,分析总结某一种气象灾害(世界或我国)主要发生的地区、季节、强度、造成的危害及目前采取的防御措施。
(3)收看或收听中央气象台台风预报,绘制一幅台风移动路径图。
(4)收看中央台或地方台气象预报,记录寒潮经过本地前后的天气变化情况(如气温、降水、气压等的变化过程)。
每组推选2名评委在课堂汇报后作出活动评价。
2.组内讨论活动方案,组长根据方案,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具体为:拟好调查计划,做好组内分工,确定调查对象、方式、途径。
【时间安排】
第一、二周进行调查、采访(摄像),资料搜集并注明数据来源。
第三周进行资料整理、分析,把数据转换成直观形象的图表,形成成果。
第四周选择恰当的汇报形式,精心准备。
第五周课堂汇报,解答同学们想了解的各种相关问题。
【师生活动】
1.到相关部门(如气象、农业等部门)、地点进行实地调查、采访,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相关资料,形成研究成果。
2.选择汇报形式并精心准备。在以上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提示、协调和帮助工作,如对调查、采访等有困难的小组做好联系、点拨等工作,对数据转换有困难的小组进行个别辅导等。
3.课堂汇报。每一个小组推荐代表上台汇报,解答同学们想了解的各种相关问题。教师适时介入,或以学生身份提出学生没想到但又比较重要的问题,或进行激励性性评价,等等。
4.学生把研究成果交给老师,结合评价表进行评定后,一定要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成果交流,有仪式感的交流。交流中同样蕴涵着非常丰富和特有的核心素养价值,决不能走形式。
【展示交流】
1.小组代表发言。发言内容主要包括陈述论文的主要内容、介绍研究成果中的独到之处和谈谈自己对研究性学习的突出体会。
2.其他组的同學提出质疑,小组进行集体答辩。
3.最后由教师小结。
【总结评价】
活动总结。要做到个人自评,小组评价、小组互评,老师评价相结合。(评价表见下)
这样,通过成果交流,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质疑能力、应变能力、合作能力等得到综合锻炼与提升,学生拥有了相互学习和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为后续学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总之,“活动”中有些带有调查研究性质的内容,并不能在短时间内能够解决,需要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调查、访问及搜集材料等相关工作。这些“活动”可以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有机结合,“活动”的时间安排可以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在充分考虑和尊重学生意愿和兴趣的基础上,教师加强对“活动”的指导,及时了解和处理学生开展活动过程中的困难,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引导质疑。
(作者单位:甘肃省庆阳市陇东学院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