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
没有教师,只有玩伴;没有学生,只有团队;没有深井式挖掘的教本,只有学生与学生之间愉快地游戏、共同创造绘本、探知绘本背后站立的作者及其思想、情感。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某旅游职业学校的大专班,通过对全班同学的问卷调查,我发现他们阅读文学性散文时存在三大 “不乐意”:
小说因其情节曲折、人物形象丰富成为绝大部分学生的最爱。仅有6.25%的同学表示喜欢散文。
学生喜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是因为它的情节引人入胜。而对以写景见长的《荷塘月色》、以隐喻见长的文言短篇《<庄子>四则》的喜爱程度明显偏低。
以选读课文屠格列夫《乡村》为阅读对象,学生的阅读喜悦感不强,同时对作家情感和内心世界缺乏了解的热情。
针对学生的“不乐意”,我想起了爱因斯坦说的“游戏是研究的最高形式”。游戏化的本质是为学生创造乐趣并获得乐趣。学生在非游戏情境中使用游戏元素、游戏设计技术,设计真正有意义的、更具参与性的挑战目标,使学习变成兴奋剂。用游戏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全身心投入到文本阅读中。
在文学性散文中,行为、景色、故事,是散文的显性信息;思想、情感则是隐性信息。正如王荣生教授所说:“阅读散文,不仅仅是为了知道作者所写的人、事、景、物,而是通过这些触摸写散文的那个人,触摸作者的心眼、心肠、心境、心灵、心怀,触摸作者的情思,体认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量和感悟。”我们要通过显性信息去感悟、理解隐性信息,绘画能实现文本的可视化。
绘画的方式将融合在散文中的景物、行为、故事挖掘出来,进行可视化的再创造,将散文中不可视的思维呈现出来。为了在游戏化的课堂上取得胜利,学生们必须对文本进行细致的解读和思考,想他人所没想到之处,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具体教学模式如下:
1.课前:小组合作,完成针对文学性散文具体问题的绘画作品。
学生自由组建团队,每组6—7 人,全班共分为6 组。组内招聘如下职位:画师、分析员、发言人、智囊。
组内成员研读散文,商定绘画的立足点及呈现的内容;画师画出文章相关内容;分析员寻找文本依据;发言人在游戏中积极发言;智囊从不同角度援引材料,探究作者思想和情感的人类共性。
自由建组让学生们形成团队,为深挖文本并将以绘本方式实现了文本的可视化,并为课堂游戏化做足准备。
2.课中:三大疑问,进阶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学生的绘画呈现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同组之间、同班之内因阅读水平和生活阅历的不同,一定会有不同的视角与观点,绘画将它们可视化并在激烈的思维碰撞中突破散文阅读的瓶颈。
在游戏化的散文教学中,以学生图画作品为依托,将教本变作绘本,学生化身团队中既有特定职责的一员,从而获得研究文本的乐趣和持续兴趣的动力。我将教学流程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比对课前的绘画,探讨“每个组的绘画呈现了什么”。在即时抢答与辩论中,学生交换彼此散文阅读时的心得和疏漏,对散文中的景物、行为、故事有了更为深刻的感知和认识。这一步是用绘画将景物、行为、故事等直接呈现出来。
第二环节,通过探讨“这些绘画还缺少什么”引领学生搜寻和比较文本中隐形信息,即最靠近作者的情感和思考的部分。从而,尝试通过作者未表露或难以直观呈现的部分去探知他们的真情实感。
第三环节,在此基础上,学生从显性信息进入隐形信息,这个部分通过不同组之间的共同努力,对绘本进行改进和整合,从更全面的角度对文本进行思考和理解。形成读者个人的情感体验和评价。这是一个由作者到读者的纵向梳理过程。
3.课后:完善绘画,更深层解读文本
学生根据课堂上讨论的内容,进一步修改绘画,深化对课文的认识。同时,教师将学生的绘画作品装订成册成为绘本,总体、全面地展现全班学生对散文的解读和认识,使他们获得学习的成就和乐趣。
在以景物描写见长的《荷塘月色》中,三大环节的操作如下:
环节一——“绘画,呈现什么”
展示根据《荷塘月色》描绘的作品,他组通过画面找出文章中的原句,获得肯定后可获得相应分数。通过这类活动,学生看到了“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曲曲折折的荷塘”“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学生看到了美丽的荷塘和独自出门的作者。学生在竞赛中找到的答案是对朱自清文本的显性解读,景物的可视化将不同思维和着眼点的差异呈现出来,从而互相砥砺,深挖文本。
环节二——“绘画,缺少什么”
在绘画中描写出来的景物与文本比对是否存在缺失?学生对显性的文本信息较为敏感,但隐形部分甚至情感甚少有深入的体会。通过不断的文本研究,学生提问:“为什么荷塘边除了柳树没有其他的树?”“江南采莲图意味着什么?”“作者反复提到的‘门’意味着什么?”……这些问题,让学生对原有的绘画有了更深入的认知,也称为他们潜入文本思考的契机。第二环节学生从具体的景物钻研其作者的情感。
环节三——“生成绘本,主题为何”
有绘本进入文本,文学性散文的游戏化课堂让师本彻底让位于生本。这一环节,让学生有了再次整合文本的契机。学生意识到,包裹于荷塘外衣下的,不仅有美丽的莲叶,还有孤独的柳树,和远在想象的江南采莲图,和中年男子封闭的世界与难以间断的忧思。
为了画好“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笔者将学生分猪眼、猪腿、猪肚三大组,要求他们分组在黑板上画出猪的形象,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了一只奇形怪状的猪,在此基础上,游戏化的教学就此展开:
环节一 ——“绘画,呈现什么”
通过画猪的不同部位,以及文本依据的深挖。学生将猪的后腿画得弯曲且粗壮,要展现“这家伙像山羊一样敏捷,一米高的猪栏一跳就过;它还能跳上猪圈的房顶,这一点又像是猫”,将眼睛画成小爱心是因为“我们这里也有母猪,都关在圈里,被过度的生育搞得走了形,又脏又臭,它对它们不感兴趣;村寨里的母猪好看一些”体现了猪对美的追求以及对设置的反抗,将猪肚画出6 块腹肌因为它“跑起来像颗鱼雷,能把狗撞出一丈开外”……
张扬、自由、对抗等野性是学生对猪的形象充分且细致的理解。
环节二 ——“绘画,缺少什么”
猪的形象尽管分析得有趣细致,但对“猪”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和情感,学生却暂未涉及。“绘画,没有呈现什么?”辩论中,学生纷纷走上台,写下绘画缺失的元素,竟无意间编制出一幅猪的“朋友圈”,最后又一一划去。
环节三——“生成绘本,主题为何”
将猪的特立独行的形象与身边一群真敌人、假知己放置在一起。学生对“我”、对作者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果没有这只特立独行的猪,我们看不见有一种对设置用尽所有力量的抵抗,如果没有“我”,我们看不清原来对抗设置所带有的诱惑也抵抗不了遵守诱惑所承受的引力。人生,因一只猪而丰富。课后,学生感慨:“我一直以为自己就是那只特立独行的猪,今天才知道,我充其量只是那个怯懦的对抗者‘我’”……
表1:《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学生依据绘画对文本的梳理
2018 学年高一抽测,我班同学取得很好的成绩,从原本的第7 名前进3 个名次,说明它们对知识点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散文教学之后,学生从绘本走向生活、从绘画走向影视,不断地玩转语文,拓展语文在生活的应用,真正能够从语文的书本走向生活。
将课堂还给学生,用绘画将文学性散文的内容可视化,从而进行深度解读,学生在游戏中,逐渐提升对语文的兴趣、培养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