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晓奇
(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高校体育文化是整个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校园中呈现的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具有高度校园特色和健康生活气息,是一个系统开放的文化形式,既有严谨的科学方法,健全的组织机构,又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目前,我国在“体教结合”的背景下,体育训练开始被我国国民重视起来。从整体上来说,国民健康状况有所改善,除大学生身体健康仍在下滑外,其他阶段均已初见成效 。所以,大学生的身心问题不仅仅是学校问题,已成为社会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大学生在社会群体中,有其特殊地位,是指在接受高水平的教育条件下,拥有社会新思想的群体,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人才,身上肩负着历史的使命,是国家的未来。因此,大学生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健康的体魄是一切的基础,否则何谈报效祖国。本研究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分析,通过现象看本质,以便发现其中存在的诘难与非议,从中分析其对策,从而为日后高等院校课外体育锻炼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与实践帮助。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与高校体育文化的关系。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翻阅了体育学、社会学、管理学和心理学等相关专著与文献资料,以便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1.2.2 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为河南师范大学本科生200人,完整有效样本总数为198,其中男生50人(占25.3%)、女生148人(占98.7%)。调查对象中,一年级6人(占3.0%),二年级15人(占7.6%),三年级152人(占76.8%),四年级25人(占12.6%)。发放、回收问卷符合研究需求。
1.2.3 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 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如图1可知,为强身健体、减肥塑形的有50人;而为了放松身心、消遣娱乐的有31人;锻炼意志品质的仅有15人。根据图1可以明显地看出,为了考试达标需要的有95%,比例很高。由此看出,大学生由于考试才参加锻炼这个现象很普遍,这也是目前课外体育锻炼开展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难题。
图1 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
在课外体育中最感兴趣的项目调查中,选择篮球的有50人、足球的有20人、排球的有78人、羽毛球的有99人、乒乓球的有68人、网球的有95人、田径的有129人、游泳的有87人、舞蹈的有135人、瑜伽的有45人、跆拳道的有96人、轮滑的有45人、空手道的有27人、爬山的有70人、其他的有48人。对于球类运动,选择小球项目的偏多,可能是由于调查人群中女生比例较高的原因,所以对于舞蹈瑜伽等喜欢的人也偏高。这表明在高等院校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针对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如根据男女比例来合理有效地安排活动,用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篮球、足球、排球、田径、舞蹈、轮滑等项目,易于开展、场地器材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满足,也对教师授课人数没什么限制。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空手道、跆拳道、瑜伽和游泳等对于环境、场地设施的要求较高,一般需在室内进行,并对教师授课有影响,而学校满足不了这些情况。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于学校是否组织课外体育活动的认知性并不统一,知道学校有组织课外体育活动的占31.3%,认为学校没有组织课外体育活动的占68.7%。因此,学校的课外体育锻炼的开展在宣传方面还需加强,活动形式不能仅仅是运动会这种单一的形式,需要有多种多样的方式,充分调动大部分学生参与锻炼的兴趣。各高校中会有各种各样的社团,每个社团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来组织课外体育活动。
由图2可看出,对于D.S街舞社和MJ街舞社以及赤魂轮滑的认知程度较高,这与社团在学校的活跃程度有关。而篮球、排球、足球、晨跑、龙狮、双贝保健这类的社团,因为成立较晚,活动开展的相对来说较少,所以认知程度偏低。对一个社团的认知程度取决于学生对它的感兴趣程度以及活动开展的多少、参加人员的数量等。所以,加强对体育类社团的宣传,是势在必行的。
图2 对体育类社团的认知度
如表1所示,在不喜欢课外体育的原因中,有87人觉得学校体育器材条件不够理想的;有32人觉得身体不好,害怕参与体育课;觉得体育课浪费了过多学习时间的有98人;怕苦、怕累、怕晒太阳的有59人;有125人认为学校体育内容安排得太枯燥,没兴趣;其他原因的有18人。因为觉得学校体育课程内容无聊的占比例较高,说明体育教育工作者,需要对课程安排的合理性进行审慎。如何让大学生主动从事课外体育活动是对所有体育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难题,也是各个高等院校所要注意的问题。
表1 不喜欢课外体育的原因
调查显示,认为非常有必要和比较有必要的共有190人,占96.0%。这表明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认可度很乐观。在有专业体育团队指导,是否会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调查中,有55.1%的人可能会考虑,有41.9%的人表示肯定会积极参加,这对体育教育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好的开端。对于大学生体育锻炼前瞻性的调查中,有专业体育指导的情况下,有97.0%的学生可能会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发展前景很客观。课外体育活动,虽然是在课外进行的,但是要想让其顺利地进行,还需要有专业的体育团队进行组织和指导。没有专业的指导,活动缺乏趣味性和锻炼效果,学生们只会无秩序、懒散地进行,锻炼效果有限。
3.1.1 大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的功力性太重,应加强对学生的体育意识的培养,树立正确的运动理念,以锻炼身体、拥有健康体魄为目标。
3.1.2 大学生对于课外体育锻炼的价值和意义还是认可的,但是具体的实践方面不够,只是知道对自身的发展有好处,但不付诸行动,所以面临的问题就是将“想”与“做”怎样有机地结合起来。
3.2.1 加强对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大学生在“想”和“做”之间还有差距,这个差距还是对锻炼和健康的重视程度,需要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
3.2.2 营造体育氛围,增强体育文化高校特色体育社团是近年来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在其开展模式上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而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激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创新,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3.2.3 加强对体育专业人员的培养影响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包含没有专业的体育工作者的指导、担心动作不规范、造成运动损伤,所以专业的体育指导团队的组织与管理,是势在必行的。
3.2.4 加大宣传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体育健康教育, 加强科学化体育锻炼的宣传, 如办课外体育锻炼的讲座, 开展各种课外体育锻炼的咨询会, 创办各类科学化体育锻炼的板报和宣传栏, 使大学生真正认识课外体育锻炼的作用与价值。加强宣传课外体育锻炼的优势,让大学生了解到课外体育锻炼所带来的好处,然后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