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院校体育学科建设研究综述

2019-08-02 06:51
运动 2019年1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期刊应用型

王 焕

(吉林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近年来为了迎合国家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新要求,各个高校纷纷依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实施改革措施。教发[2015] 7号文件《教育部关于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了当前高校转型的迫切性与重大意义,并明确指出了高校转型的14大任务。体育院校自然也不例外,体育院校的转型可以追溯到“七五”时期,进入21世纪后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五家体育院校率先进行了转型。到2017年根据2017年中国体育类大学排行指标体系共有9所体育院校被确定为应用型本科体育院校。与此同时,也涌现了一大批学者对此进行研究,所得研究成果包含实例型的文献也包含站在理论高度论述性的文献。本研究仅对体育院校学科建设领域的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利用CitespaceⅢ可视化的反映现有的研究成果,以期寻找更深一步较为细致的研究方向。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以2008—2017年以期刊论文形式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应用文献资料法以及知识图谱的方法来展现当前体育院校学科建设领域的研究成果。在中国知网获取2008—2017年以“体育院校”和“学科建设” 为关键词;期刊来源为核心期刊、SCI来源期刊、CSSCI、EI来源期刊为期刊来源;体育为学科搜索,共获得数据780条,经筛选去除明显不符合主题的数据,最后获得有效数据353条。本研究应用Excel的统计功能,对获得的353条有效数据,进行发表时间与期刊来源的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文献分布情况

2.1.1 时间分布由图1可知,横坐标为年份,纵坐标为当年见刊的文献数量的一个折线图。其中我们可以看到文献量的2个谷峰。第一个谷峰出现在2009年,发刊量为57篇。2009年作为2008北京奥运会的后奥运时代,有关体育的各个方面的研究均繁荣发展,自然体育院校的学科建设领域也不例外。第二个谷峰出现在2012年和2013年。鉴于2009—2010年属于后奥运时代,去除后奥运时代效应,此时的研究属于稳定发展时期。2015年11月教育部发布教发[2015] 7号文件《教育部关于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掀起了新一轮的研究热潮。自2015年后,此领域的研究成果数量逐步上升。总体来说,能够看出今后将会有更多的关于体育院校学科建设的研究出版的趋势。

2.1.2 来源分布由图2不难看出,80%的文献成果发刊在体育类期刊上,其中各个体育院校的学报占据53%。由此可知,关于体育院校的学科建设方面的研究成果,得到大多数高校的重视与认可。刊载量最多的当属体育文化导刊和武汉体育学院学报(35,10%),紧随其后的是《体育学刊》(33,9%)、《北京体育大学学报》(32,9%)。值得关注的是占比较多的非体育期刊有《教育与职业》(16,5%)、《中国成人教育》(5,1%)。《教育与职业》作为教育类的综合期刊刊载较多关于体育院校学科建设领域的文献也表明当前体育学科正在飞速的成长与壮大。本研究将2008—2017年间刊载量低于5的期刊放在图2右侧做了一个详细的梳理。这类期刊共占总的文献数量14%,非体育类的期刊占据大多数。其中,刊载量贡献排名前6的分别是《山东体育科技》(4,1%)、《实验研究与探索》(4,1%)、《实验技术与管理》(3,1%)、《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3,1%)、《商业时代》(3,1%)、《体育科研》(3,1%)。由此可以看出,这类期刊的组成包含部分体育类期刊、综合大学学报、其他学科期刊等。综合来说,体育学校学科建设领域的期刊大部分刊载在体育类的学报上,少部分刊载在教育类期刊与综合类期刊上,但是涉及大多数类别的期刊。

图1 文献年限分布折线图

图2 文献来源分布饼图

图3 体育院校学科建设研究热点可视化图谱

2.2 研究热点分析

由图3可知,围绕体育院校我们可以看到研究前沿的10个研究热点,分别是体育原理、体育传播、体育院校、价值、体育学科、普通高校、人才培养、体育教育专业。本研究针对这10个研究热点并依据研究者自身经验与知识进行筛选,得出当前的研究热点并进行详细的阐述。

(1)体育原理。常毅臣(2016)通过对著名体育教育家方万邦先生的体育思想解析,认为体育教育化和体育科学化是体育学科发展和立足的资本。 詹祥粉、白洁(2016)通过对文献资料法对自清末民初时期至国民党政府时期的体育思想进行梳理,认为自然主义的体育思想是当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启示。 张晓义、王晓微(2017)认为,至今没有系统论述体育管理思想史的著作的原因在于体育管理学科建设的不完善,建议完善体育管理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体育传播。曾静平、钟秉书(2015)认为,我国体育网络研究远远落后于体育网络发展的显示需求,应该依据体育网络发展的内在规律建设科学的体育网络学科体系。罗时铭(2017)认为,构建一门新的体育对外关系学科,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需求。并对构建新学科的意义、价值以及基础条件做了详细的分析。

(3)体育院校。刘青、周玉蓉(2017)认为,“双一流”建设中高等体育院校应该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建设本区域或者全国的特色学科为主要学科为发展途径。刘青、舒为平等(2016)以成都体育学院的学科建设现状为例,从办学特色、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4个方面,来剖析体育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的成功经验。李俊峰、王华倬(2015)从社会服务职能的视角来看高等体育院校的学科定位,认为高校应该树立“立足体育,服务社会”的理念。当前有关体育院校学科建设的研究中,文献集中在建设特色学科上面,体育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是新的研究方向。

(4)价值。黄美蓉、丁三青(2015)认为,大学生体育生活化有利于体育学科专门人才的培养,有较大的学科发展价值。许智、谢冬兴(2017)指出,高校体育公共性的缺失严重影响了高校体育的价值,提出只有高校自觉优化各个工作环节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邵德伟、邵天逸、李启迪(2016)认为,学校体育的价值包含满足学生身体发展的价值、提高学生运动技术的价值、调节学生生活方式的价值、促进学生运动交往价值、运动文化传承价值、运动育人价值、提高竞技基础价值、政治价值、经济价值等。

(5)体育学科。王颢霖(2015)将体育学科的分化演进过程划分为初现期、扩张期与成熟期,并以此为依据来阐释近代中国体育学的发展过程。 彭仁兰、杨楠(2016)认为,当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质量下降的原因在于体育课程的地位相对弱势,各高校应当重视公共体育课程的开展。池建(2017)指出,在响应国家号召下,建设特色体育院校是今后体育院校的一条发展之路,其中建设以运动项目为中心的学科体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于涛、周建东(2017)通过对美国“学科革命”的研究分析,认为首先我国对于 “体育学”的研究视角需要转变,其次应当梳理体育知识的边界问题,最后从体育知识出发构建“体育学”的知识体系。 阳艺武、黄彩虹(2016)通过对美国体育学博士学科评估体系的历史、背景以及指标的解析,并依据中国的体育学博士学科现状,提出以下发展体育学博士学科建议: 建立专业的学科评估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估机制建设;加强评估结果的实际应用。

(6)普通高校。韩志方、张爱华等(2015)通过对我国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回顾与梳理,认为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受苏联的影响较为严重,在新中国的体育学科建设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刘永强(2015)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的一手数据,利用SPSS分析查找出影响大学体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区域共建共享的影响因素,并依据开展现状提出指导建议。 郭小莉、宋旭(2015)认为,当前学校体育的发展存在诸多困境,应当从学校体育发展理念、教育体制、发展机制等方面采取措施,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承担责任,形成合力,解决学校体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于文谦、朱焱(2017)针对当前非体育师范类院校的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现状应用AHP-SWOT分析,并给出对应的发展建议。

(7)人才培养。董伦红、徐冰等(2015)基于对德国科隆体育学院的运动老年学硕士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课程的分析,得出我国运动老年学硕士的培养启示。他们认为加强老年体育学科建设是重要途径之一。谢冬兴(2016)认为,当代的大学生身体素质下滑,体育课堂不适合体育需求,有夸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嫌疑。建议高校调整体育课堂的目标,注重培养人才的身体素质。

(8)体育教育专业。方向丽、王立环等(2016)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获取河北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科建设现状的第一手数据。经过分析得出, 课程目标应当兼顾学科、社会和学生的需求;吸收新力量,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增强体操教学的开放性,优化课程内容;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 黄爱峰、王健(2016)从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来研究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并以华中师范大学的改革为范例。研究认为,从指“导方案”到“专业标准”的参照转换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可行路径之一。

综上所述,当前的研究热点中大部分的研究成果集中在体育学科、体育教育专业、体育院校等热点词汇上。有关体育原理的研究主要是对体育学科的原理与规律的研究;有关体育传播的研究中主要是对当前体育与新时代传播平台结合的研究较多;体育院校学科建设的研究中出现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学科建设的研究方向;体育价值的研究只要集中在体育学科建设对人才培养、学生体质等方面的价值;有关体育学科的研究主要是对体育学科的知识体系及学科建设的研究,但是关于高校转型期体育学科建设的研究较少;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专业发展方面;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的研究以及非体育专业人才身体素质培养的研究;针对体教育专业学科建设的研究相对较多,这也跟大力培养体育教师有关。

图4 体育院校学科建设研究趋势可视化图谱

2.3 体育院校学科建设领域新的研究趋势

在Citespace选择界面选择“burst term”,时间分段为1年,运行结果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 2012年出现突变词“体育教育专业”和“体育传播”,这反映了当时对体育院校学科建设的研究成果开始向大力培养体育教师方向发展同时体育传播的学科建设也在迅速发展。2013年出现突变词“体育原理”“体育学科”“休闲体育”“体育管理”,体育院校学科建设的研究成果开始出现从更为宏观的角度研究的研究趋势。2014年出现突变词“普通高校”“人才培养”,这表明当时的研究趋势是将学科建设的研究纳入高校人才培养的战略之中。2015年出现“体育院校”,研究着眼点已经从公共体育转移到专业性体育院校的过程。对于体育学科建设的研究更为细化,紧跟国家的号召,为建设应用型体育院校做贡献。

3 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在中国知网获取有效数据353条,应用CitespaceⅢ进行分析,得出8个当前研究热点词汇。针对这八个研究热点梳理了近10年来的研究成果,并对其中较为经典的研究著作做了详细阐述。其中,体育学科、体育教育专业、体育院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科发展与特色学科建设方面,但是对于高校向应用型高校的转型期的学科建设工作和研究相对较少,可以作为以后更深一步研究的科研方向。体育院校学科建设研究趋势也显示体育院校的学科建设是当前新的研究趋势。总而言之,体育院校的学科建设是以后体育学科建设科研的一个新方向。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期刊应用型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某体育院校大学生急救知识认知调查与培训效果分析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体育院校场馆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期刊审稿进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