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馆藏应电子化、免费化

2019-08-01 11:19胡成
南方周末 2019-08-01
关键词:学术研究古籍馆藏

胡成

北京某国家级图书馆,收费标准为刻本每页8元左右、写本每页62元!试想若有一册写本古籍共计100页,那么整书复印(需有介绍信)共需6200元

一个著名的笑话:把大象塞进冰箱需要几步?答案是三步:打开冰箱、放进大象、关上冰箱,“非常简单”。那么,如果在诸如哈佛大学图书馆网站下载一部电子书需要几步?答案也是三步:检索、打开、下载,真的非常简单,这完全是事实,而不是笑话。

但是如果在某些国内图书馆网站呢?无解,因为不论多少步也无法下载,图书馆网站会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对下载加以限制,也即对知识传播与学术研究加以限制。

近日因为研究需要,本人前往北京某国家级图书馆古籍部查阅史籍。中国的古籍在图书馆内分为善本与普本,善本有明确的九大分类,比如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或抄写的图书,明代刻印、抄写的图书,清代乾隆及乾隆年以前流传较少的印本、抄本等等。各图书馆对于馆藏善本古籍较为重视,为保护原本起见,大多拍摄为微缩胶片或数字文件,不再提供原本借阅。更多的是普通本古籍,必须前往各图书馆古籍部馆内现场借阅。

普通古籍亦分为刻本与写本,因为印刷问题,或者手写字行草,时常有难以现场识读的文字。加之如果外地前来借阅,或者撰写书稿中需要引用影像资料,难免需要拍摄原书,但是国内所有图书馆古籍部,都是严禁拍摄为第一要务。如果需要书影,则必须向图书馆申请(难易程度不同)复印服务,并提供复印费用。

有些图书馆这笔费用较为合理,比如上海图书馆,仅为每页一元,但是北京某国家级图书馆,收费标准却为刻本每页8元左右、写本每页62元!试想若有一册写本古籍共计100页,那么整书复印(需有介绍信)共需6200元。曾有网友复印清初学者潘耒《遂初堂稿》二卷,便花费将近8000元,价格之高,令人咋舌。

不幸的是,除了少数拥有研究资金或其他款项补贴的研究者,大多数学生与普通学人只能自费,这笔高昂的费用,令人却步,询价之后默然回来埋头抄写的读者,比比皆是。

古籍,作为全体公民的共有财产,图书馆作为这笔财产的托管方,却以之牟利,于情于理,似乎皆可商榷。

公共图书馆亦有现实困难,或有的图书馆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如果国家对于图书馆的资金拨付不足以支撑图书馆的全部运行费用,不足之处自然需要自筹。然而无论如何自筹,向读者收取高昂的古籍复印费用,不但创收有限,并且客观上成为学术研究的阻碍,以至凡有图书馆经验的研究者皆怨声载道,这实在与图书馆的初衷与本能相悖。

每有类似讨论,图书馆界一些人会回应“数字化正在进行中”,以示现在的收费只因未实际数字化。实则这是答非所问,并不能成为古籍复印收费的解释。手机的普及,令拍摄影像变得极为简单便捷。在普通古籍原本已经借出的情况下,自然光下的手机拍摄对于古籍其实毫无伤害。而且,即便数字化后的馆藏,公立图书馆对于在线浏览一般仍然多方限制,比如开篇所述,人为添加影响阅读的水印,并且禁止下载(只可在加载缓慢的网站在线浏览)等等。

所以,这其中反映出的问题,并非是经济或者技术问题,而是观念的问题,是我们的某些公共图书馆不分公产私产,视馆藏古籍为禁脔,视最大程度的共享为私产外流。此种观念不能转变,即便未来公共图书馆资金充裕、技术完备,怕是读者依然难以自由地获取资源,怕是学术研究依然受制于图书馆的故步自封,这大大有害于中国的学术研究与学术进步。

如何改变这种落后的观念?广大读者、研究者应该不断呼吁,本人也在此喊一声。

(作者系作家)

猜你喜欢
学术研究古籍馆藏
树德娃的太空之旅 学习设计
西藏大批珍贵藏文古籍实现“云阅读”
古籍修复师的巧手与匠心
江苏完成九成以上古籍普查
Analy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n university English
数字生活方式对高校教师学术研究之影响
当代艺术档案的认识与收录方法
2004年~2012年档案馆与图书馆馆藏量发展比较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古籍出版的困顿与生机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