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19-08-01 01:33杨娜
大观 2019年3期
关键词:文化传承

杨娜

摘 要: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省份,有苗族、侗族、彝族、布依族、水族等多个民族。在2010年人口普查时,贵州的苗族人口就达到了4299954人。鲤鱼苗寨是贵州省黔西南州苗族人口比较聚集的村寨,2010年末,总户数有1108户,户籍人口有4920人,其中,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0.88%。苗族人民在与自然相处和生产劳作中,用音乐记录了本民族的社会生活,形成了許许多多丰富多彩的本民族歌曲。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全球化、全球音乐多元化的发展等,苗族人们的音乐文化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在传承苗族音乐文化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传承好、保护好、发展好苗族音乐文化。

关键词:鲤鱼苗寨;苗族音乐文化;文化传承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的迁徙足迹遍布了大半个中国,他们用音乐谱写自己的历史,用勤劳与智慧创造出了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这些精神文化鼓舞着苗族人民战胜苦难,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使得这些音乐文化在苗族人民的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苗族音乐文化吸取和借鉴了许多优秀的中外音乐,走出了国门,得到国内外许多专家及学者的一致好评与喜爱,吸引了中外游客到苗寨去采风观光,同时,也带动了苗寨的旅游发展。鲤鱼苗寨处于黔西南州的中心地带,这里自然环境优美,天蓝地绿,交通便捷,民俗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这里的苗族人民热情好客,这里的山歌漫天飞,这里的情歌醉在你的心窝窝,这里的板凳舞跳得让你欢畅。近年来,鲤鱼苗寨受到外来音乐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当地的苗族音乐文化也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作为年轻一代的苗族人,我们需要认真分析鲤鱼苗寨音乐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当中遇到的问题,针对当前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可行性的传承与保护措施,使苗族音乐文化得到一代代的相传以及更好的发展。

一、鲤鱼苗寨苗族音乐文化的发展现状

(一)古歌、芦笙的消失

苗族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前人不摆古,后人忘了谱”。苗族古歌以传唱苗族历史为内容,古歌里记录着苗族人民的历史生活,是苗族人民历史传承的重要方式。古歌叙述了天地的形成、人类的起源、人类是如何繁衍和发展等。苗族古歌主要以叙事为主,抒情为辅。鲤鱼苗寨是在300多年前从黔东南的黄平县一路迁徙到鲤鱼苗寨的。在迁徙途中,路途艰险且遥远,人数众多,物品繁杂,苗族先民为了躲避追杀,路上的担忧使苗族先民忘却了一些民族文化,比如苗族古歌、芦笙等。待迁徙到鲤鱼苗寨后,虽有部分老人还记得少许的苗族古歌,但由于当时的生活条件艰苦,谁还有余力去传唱它呢。年轻一代的忽视,老一辈的离世,让鲤鱼苗寨的古歌消失在历史里了。

(二)原汁原味、边唱边跳的苗族板凳舞少见

以前,在鲤鱼苗寨里,苗族人民不管男女老少,大家都会随时随地一起边唱边跳着欢快的板凳舞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之情,或是用以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邀请客人与之共舞。随着外来音乐文化的冲击,鲤鱼苗寨的年轻人都出去外省打工了,留小孩和老人在家,有的年轻人甚至把小孩也带到了外地去上学。逢年过节回家来,手机里放着流行音乐,并伴随音乐而摇晃身体。晚饭过后,就会看见妇女们不由自主地背着大音响,一路放着各种节奏感、律动感很强的音乐,找一个宽敞的坝子去跳广场舞。在一旁观看的小孩也随着扭动起来,其中也不乏中年男子。他们痴迷于舞蹈里,沉浸在律动感强的音乐里,几乎忘却了苗族的音乐。

(三)汉苗双语教学,苗族音乐板凳舞走进校园又遭取消

苗文创制以来,得到了当地相关部门的重视,寒暑假时,各个学校或单位会选取一部分工作人员到县、省学习苗族文化,学习苗歌传唱。老师学成归来后,又把自己所学的苗族文化带到课堂。当你走过鲤鱼苗寨周边的一些学校时,你会看到学生们的课间操跳的是苗族板凳舞。那动人的舞姿,那欢快的音乐旋律,那声声苗语广播,或多或少也能让汉族同学来了解和学习苗族音乐文化。不过,在近些年,不知什么原因,苗族地区的一部分校园把苗族板凳舞作为课间操的举措取消了。

二、鲤鱼苗寨苗族音乐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人民受教育程度较低

苗族人大多生活在偏远的山村,那里的生活条件艰苦。大部分家庭人口众多,经济能力不言而喻,导致生活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老一辈重男轻女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男性能读到小学就已经很幸运了,女性则很少有人能受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关心苗族的文字问题,于是在1956年的10月份,苗族人就创制了拉丁字母拼音文字。苗族音乐丰富多样,委婉动听,优美动人,扣人心弦。苗族歌曲大多是口传心授,就算心记住了,但却没有书写下来,再深的记忆也有忘的一天,再年轻的人也有老的一天,所以书写记下成谱,世世代代都可传唱。可由于受教育程度低,就算你有心,想把歌曲记下来,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音乐文化传承意识不够

由于现代化社会物质文明和网络信息影响,人们的生活追求不断上升。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之时,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音乐文化的冲击较大,致使苗族音乐在应该继承苗族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年轻继承人身上没有得到较好的传承。部分年轻人总是觉得别的地方的月亮要比苗寨的月亮更圆、更亮,却忽略了苗寨里那时时刻刻为你照亮前行路上的月光,还有那伴着你长大的苗谣。

(三)缺乏民族文化自信

在外遇到一些同支系的苗族同胞或老乡,用苗语交流完全无障碍,但当他们相互之间交流时,说的居然是汉语、这着实令人惊讶。问其缘由,说大家都说汉语,说普通话,自己却说着与别人不一样的语言,引来别人异样的眼光,总觉得浑身哪里不对劲,索性跟大家一样说汉语好了。久而久之,有的苗族人在回到家乡时,与亲友邻居交谈时,时不时就会冒出汉语来替代了苗语要表达的那层意思,长此以往,就会忘却很多的苗族语言。去学习苗族歌曲时,老人们说起歌词时,你会产生一头雾水,或者是感觉到这歌词怎么有点不明其意,总觉得哪里怪怪的,难以产生深刻记忆。

(四)音乐缺乏创新性及时代感

鲤鱼苗寨的苗族音乐唱的大多是老内容,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时代感,缺乏创新。循环往复的曲调单调乏味,容易让人觉得重复啰嗦,旋律高低起伏不明显,没有激起人们的学习欲望。

三、鯉鱼苗寨苗族音乐文化发展的传承与保护措施

(一)消除重男轻女的旧观念,提高苗族人民的受教育程度

教育是推动苗族历史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提高鲤鱼苗寨人民的受教育程度,需要苗族人民有自觉学习的意识,除此之外,也离不开当地相关部门和领导的引导,把民族教育的重要性在寨子里进行宣传。

(二)鼓励苗族人学习苗语,记录苗族音乐

苗族音乐,由古至今以其独特的民族性和顽强的生命力,屹立于世界艺术园林中,展示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它那动人的节奏,那华丽秀美若流水的旋律,它的韵味藏于千山绿水间,植根于风土人情中。苗族音乐需要更多的年轻人去传承、去学习、去记录、去整理、去研究、去总结、去推广和发扬。一代代苗族音乐的传承需要每一位年轻的苗族后代努力保护。

(三)鼓励学习苗族音乐文化

鲤鱼苗寨的音乐文化发展离不开你我他,重视苗族音乐文化,把自己置身于苗族音乐中,体会苗族音乐的魅力。鲤鱼苗寨的苗族人民应自觉学习苗族音乐,建立一个专门学习苗族音乐文化的场所,由相关歌师来教授传唱,对现场的教授苗族音乐文化进行录像以及录音等。此外,还要收集整理民间各种歌曲与各种器乐的曲调,并进行妥善的保存和保护,使其得到永久性的传承与发展。

(四)苗族音乐进校园

利用改革开放的好时机,把丢失的苗族音乐文化捡起来,比如苗族的代表性乐器芦笙和苗族古歌等,让这些苗族音乐文化以优秀传统的魅力和创新的活力再次走进校园,走进学生生活,走进年轻一代的生活。

(五)传承与创新,打造品牌苗族音乐

民族音乐需要发展才能拥有持久的生命力,苗族音乐也不例外。我国音乐届理论大师黄翔鹏先生在他的《传统是一条河》的序言中说:“我一千次、一万次地赞美音乐艺术,因为它永远流动着,因而万古常新。你可以一千次、一万次地诅咒音乐艺术的桀骜不驯,不可捉摸。她不允许你用摄影胶卷对她作定格处理……她能够瞬息万变。”改革开放给苗家人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继承苗族优秀传统音乐的基础上,我们需要摆脱旧观念的束缚,不断地让自己与时代同步伐,关心世界大事、国家大事,关心民族发展趋势。

“不善于继承,没有创新的基础;不善于创新,缺乏继承的活力。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往往是最好的继承。”这给苗族音乐文化指明了发展道路。苗族优秀传统音乐就如丰美的土壤,这土壤有着自己的特色,散发着独有的芳香,是苗族音乐创新的源泉。我们需要在土壤里注入“水”,种上“创新的根”,让其开出灿烂夺目的“苗族音乐之花”,使其具有苗族特性,又不失时代魅力,逐步为人民接受,渐渐地走向时代、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能够在全球多元音乐领域里拥有一席之地,慢慢地提高苗族音乐文化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中国作家协会贵州分会.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民间文学概况[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

[2]李廷贵,张山,周光大.苗族历史与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3]游建西. 近代贵州苗族社会的文化变迁(1895-1945)[D].华中师范大学,1996.

[4]王承祖.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集粹苗族篇·千岭歌飞[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

[5]蔡雪波.少数民族地方民歌的传承与发展[J].黄河之声,2017(13).

作者单位:

贵州民族大学

猜你喜欢
文化传承
论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
浅谈中国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
高校音乐教学在地方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研究
浅谈楚文化中漆器图形纹样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