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腊静
【中图分类号】R7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6-007-02
在过去几个世纪的医学史中,安慰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书描述“有些人只 要 看 一 眼 药 就 会 起 作用”。这“药”就是安慰剂。
1785年版的 《新医学词典》中,“安慰剂”被定义为“一种常见的方法或药物”。关于安慰剂是否真的能够带来安慰剂效应,人们一直争论不休。直到几十年之后,通过美国麻醉医生毕阙博士的研究,安慰剂才开始在医学上得到认可和推广。
二战期间,毕阙观察到,在没有吗啡的情况下,用生理盐水代替吗啡给伤员治疗时,伤员依然有疼痛被止住的感受。战后,他回到美国,开始一系列测试安慰剂疗效的实验,并发表著名的论文《强力的安慰剂》,描述 15项安慰剂对照试验的结果,安慰剂的平均改善幅度约为 35%。
毕阙还指出,吃药这个动作本身也会产生一定的治疗作用,他认为只有强于安慰剂的药物才能被认定为是有效药物。从 20世纪60年代开始,安慰剂得到更广泛的认可,而安慰剂对照试验也成为批准新药物的标准。
既然安慰剂这么神奇,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安慰剂更有效呢?
首先,药丸本身的特征会影响到安慰剂反应的程度。比如较大的药丸就比较小的药丸更有效,胶囊比药片更有效,药丸上印有名称比没有名称更有效。
不过,在所有药丸特征中,颜色似乎才是最重要的。一般来说,彩色药丸比白色药丸效果更好,人們的直观感受往往是,颜色鲜艳的药丸优于颜色暗淡的药丸。
安慰剂的类型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除安慰剂本身的特性,医生的态度也会影响安慰剂的反应程度。比如,医生说话的语气、肢体语言、眼神交流和其他微妙的暗示等。通常情况下,被认为受照顾的参与者,比那些被视为漠不关心的人,更有可能表现出更大的安慰剂反应。
从细节上看,不同的安慰剂发挥的效应也是不同的。给病人服用廉价又能起到疗效的安慰剂是美事一桩,但我们也应该合理地利用安慰剂,毕竟关于安慰剂效应的内在机制还没有彻底搞清楚。
(摘自《祝您健康》2019年第 3期 图 /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