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天香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继《狂人日记》之后的第二篇白话小说。这是一篇典范的白话文作品,小说以清朝末年鲁镇的咸亨酒店为背景,成功地塑造了孔乙己这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很多评论家认为,孔乙己是作者成功塑造的一个负面的读书人形象。但是笔者认为,孔乙己是被很多人误读且误解的对象,用他的话说,便是被“凭空污人清白”了。
一、孔乙己是一个有着真才实学的读书人
孔乙己偷了何家的书,当了名副其实的小偷。那么疑问来了:穷困潦倒的孔乙己为什么偏要偷书?显然,他偷书是要自己来读的,既然为着自己读来偷,那必定是对书很是爱不释手的,既然好读书,那平日里说话常常“之乎者也”,也就并不显得有矫揉造作、故作才高之嫌了!按常理而言,我们平日说话时不经意地用一些专业术语,不就是因为读书入得深了,才不由得脱口而出吗?由此可以看来,知识,是孔乙己非常看重的,偷书也是因为爱书太深。
当大家讥笑孔乙己偷书时,他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关于孔乙己偷书不算偷,而是窃书的言论,很多人对此大加挞伐,觉得他真的是可笑至极、迂腐至极。偷岂不就是窃!顶多一个倾向于书面语,一个类同于口语而已。但是细究起来,对于“偷”和“窃”这两个字,孔乙己为什么“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也要奋力争辩呢?难道真有隐情?
我们先来看“窃”字,窃与盗的意思比较接近,如《说文解字》中指出:“窃,盗自中出曰窃。”《荀子·脩身》中有言:“窃货曰盗。”《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中也说:“窃人之财,犹谓之盗。”由此可见,窃和盗一样,都是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不义行为,侧重于行为上的不道德仁义。
再看“偷”这个字,在早期古汉语中,偷字有苟且、浅薄、不厚道、品行不端的意思,因此《礼记·表记》中说道:“安肆曰偷。”安,即安乐;肆,为放肆;偷,即是浅薄之意。孔颖达为之注疏:“言小人安乐则其性情曰为苟且。”《说文解字》中有言“偷(媮),苟且也。”
偷,古通“愉”。为什么“偷”字通愉快的“愉”呢?因为《论语》曰:“私觌,愉愉如也。”意即私下里会面,会觉得很开心快乐。由此笔者总结一下,对偷字的解释大概是:有浅薄之意,行苟且之事,侧重于品行道德上的不端正。
综上所述,窃字的对象是限于财物或者物品上的,侧重在行为举止上的不正确;而偷,则侧重在品行道德上的不端正。由此可以看来,孔乙己之所以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是因为他对“偷”和“窃”是有精确的认识的。如果窃取了几本书来看,就被拿来批评品行极差,受人嘲笑,这实在是一件必须要申辩的要紧事情。难怪孔乙己“青筋条条绽出”也要说个明白,只是鲁迅知而不言地将这些说辞都用省略号省略了。
二、孔乙己是一个孤独、善良、赤诚的读书人
孔乙己没有丁举人那样的幸运,读了一辈子圣贤书连个秀才都没有考中,这就决定了他只能挣扎在社会的底层。而长期为应试科举而埋头苦读的生活已使他失去了作为一个正常人谋取生存和尊严的能力。不管孔乙己本人是否意识到,他实际上连加入“短衣帮”的本钱与资格都已丧失了,他成了人人耻笑与唾弃的对象。而他越是在现实生活中多次碰壁,越是受到人们的取笑和嘲弄,就越是渴望在炎凉的生活中赶走孤独,释放善良,寻得一点温情。
孔乙己在周围人们的讥笑声中,难堪而孤独,因此只好到孩子们中去找朋友,求安慰。他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一人一颗的场景描写,有力地表现了孔乙己生活的窘迫无助和内心的善良。一个连饭都吃不饱潦倒不堪的人,却还主动把自己的食物分给小孩子们,多么难能可贵!他认真、恳切的态度,又显示出的是他的一片赤诚。他想把自己知道的知识撒向孩子们,所以极富热心地教态度淡然的小伙计认字,“茴字有四种写法……”孔乙己教小伙计写“茴”字的情节,看似是孔乙己在卖弄学问,但是笔者相信,鲁迅在文章中这样安排“茴”的多种写法寓意并不简单,其实它是用来显现着孔乙己有着很丰富的文化知识。
三、孔乙己是一个痛在学无所用的读书人
小说中写道,大家故意跟孔乙己开玩笑,诘问他:“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便“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不屑置辩的神气,无疑显示出的是孔乙己对自身所掌握知识的充分自信。可是,炎凉的人情世故面前,孔乙己越显出自信满满的样子,大家就越要给他来个伤口上撒盐,说:“那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于是,“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孔乙己一生潦倒,但仍然不能忘情于科举,把自己平生考不上秀才的遭遇,当成生平最遗憾、最丢人的事。人家讥笑他偷东西,他还能涨红了脸,硬着头皮想法辩解。可当人家讥笑他“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时,他连争辩也没有力气,脸上立刻失了神色,话也说不清了。有评论家说,孔乙己把考不上秀才,看得比偷东西被揭发还要难受,说明他对封建教育的毒害是连一点认识,一点觉悟也没有,这正是他的可悲之处。但是笔者看来,孔乙己一生都希望凭借自身所学,求取功名,博得立身之本,本身就是无可厚非的。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观念,自古以来鼓励着众多寒门学子去拼搏努力,事实也一再证明,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很多优秀的读书人能够凭借一身所学,在社会上获得一席之地,以此安身立命乃至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通过读书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这一条路,本身就是正确的人生道路之一,可为什么到读书人孔乙己身上,一切都是错了呢?
对孔乙己而言,此生的遗憾不是穿着肮脏破旧的长衫于炎凉人海里穿梭,有“不屑置辩的神气”作证;于孔乙己而言,此生最大的痛苦是空有满腹才学,却没有得到认可,更没有施展的余地,所以,提及痛处,争辩也立刻没有了力气,脸上立刻失了神色,話也说不清了。
总之,对于孔乙己的形象定论,鲁迅在文中隐而不答,而今人却把他和封建糟粕等同起来大加挞伐,说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死要面子、迂腐不堪,受封建思想毒害甚至一无是处等等。但是,笔者认为,《孔乙己》这篇文章里,实际上寄托着作者对一个学无所用的读书人的无限同情。“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这句哀鸣中发出了潦倒的读书人何字可煮,哪书堪絮的诘问?不理解孔乙己学无可用中的“学”,却还否认他的学识,嘲笑他的境遇,挞伐他的人格,曲解他的善良,甚至将他所掌握的那些学问一起拿来批判嘲笑,这实在是有悖作者的创作意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