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笑,常旭华,陈 强
(1.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201620;2.同济大学,上海 200092)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复杂性和网络性使高校的学科布局变化日新月异,学科的知识汇聚促使教师仅仅依靠自身力量或者内部团队力量进行创新,已经难以创造出高学术价值的科研成果,必须通过开放式创新,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基础进行创新合作。教师正在逐渐从校内合作转向寻找外部合作伙伴,基于知识互补、经费寻求、绩效提高等方面考虑,在合作伙伴的选择过程中一直面临着同质性或者异质性、本土化还是跨区域等二元性问题,即教师选择与同质伙伴还是与异质伙伴合作?与区域内还是区域间伙伴合作?教师创新合作的地理邻近、组织邻近如何影响其科研绩效,对教师创新合作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创新管理和经济地理研究中,地理邻近和组织邻近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一直备受学术界关注。针对地理邻近影响创新绩效的研究当前主要从两个角度展开,一是研发合作伙伴的地理距离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1-3];二是合作伙伴的区域边界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即本地合作是否优于跨区域合作[4,5]。由于组织邻近在现有文献中定义的模糊性和测度的困难性,因而对其的相关实证研究较少,但基于对其内涵的一致理解,创新合作主体是否具有相似的组织架构,现有研究分别从产学合作和校际合作[6,7]两个角度展开。一是产学合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8];二是学研伙伴合作对绩效的影响研究[9]。上述研究为地理邻近、组织邻近与绩效间关系的研究积累了丰富文献,但现有文献多从组织视角展开,缺乏对教师微观层面的研究,并且较少地从地理邻近与组织邻近交互的视角进行效应分析,因而难以解释不同合作模式对科研绩效影响的作用机制。
本文首先采用二维四分法 “面”式研究方法,基于地理邻近和组织邻近两个维度将教师的创新合作模式划分为:区域内产学合作、区域内学学合作、区域间产学合作以及区域间学学合作 (见图1),简化了对地理邻近和组织邻近交互作用的测度。在此基础上,基于985高校355位教师层面数据,从微观层面探索了创新合作模式与教师科研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剖析了跨学科程度对创新合作与科研绩效的调节作用。
图1 教师创新合作模式划分
高校教师选择与学研伙伴进行合作,主要基于知识的同质性和目标的统一性,并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的机制对科研绩效产生积极作用。第一,教师可以快速与学研伙伴建立信任机制。教师与学研伙伴具有共同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和组织文化基础,彼此间的沟通有利于长期稳定信任关系的建立,因而两者可共担创新风险和成本,缩短科研成果创造时间,提高科研绩效水平。第二,教师可与学研伙伴快速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信息传递难免会在创新合作过程中出现扭曲和失真现象,同质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的建立则会相对降低这一错误的出现,有利于创新绩效的提升。因此,本研究认为学学合作对教师科研绩效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地学学伙伴合作兼具地理邻近和组织邻近的明显优势,但是过分强调依赖本地资源,可能使教师陷入知识的路径锁定,容易引发区域内资源同质化,缺少新鲜血液注入,从而抑制创新活力。很多优秀的学术力量存在区域之外,需要教师去拓展,而现代通信技术以及交通技术的发展,为区域间学学合作关系的建立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跨区域合作不便的基础上带来了知识的多样化,扩大了知识创造联盟的空间范围,有利于科研绩效提升。因此假设H1:区域内学学合作对科研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即区域内学学合作数量越多,教师的科研绩效越高;H2:区域间学学合作对科研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即区域间学学合作数量越多,教师的科研绩效越高。
随着现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高校教师知识合作的范围不再局限于同类组织之间,开始将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作为知识整合的重点之一。产学合作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对教师的科研产出产生积极作用。第一,与产业伙伴合作可以拓展教师学术研究的议题和想法[10]。教师和产业伙伴分属于不同属性的组织机构,其研究思路、知识体系等存在差异化,与产业合作可以使教师从多样化的伙伴中获取独特的知识和技能,直接影响教师科研产出的数量与质量。第二,与产业伙伴合作可以拓展教师科研资金的来源渠道。教师不仅可以通过政府渠道申请研究经费,而且可以通过产业伙伴寻求经费资助。一般情况下,产业伙伴愿意提供资金支持的项目都是双方共同关注且感兴趣的前沿课题,因而双方基于共同目标往往会创造出更好的科研成果。
与跨区域产学合作相比,区域内产学合作的最大优势在于地理邻近。虽然教师与产业伙伴具有不同的价值观、文化体系、思想体系等,但是地处同一个区域,可相对较快地与异质群体建立沟通与交流机制以及信任机制,共同促进科研绩效。跨区域合作虽属弱联系,但扩大了异质性知识空间搜索的范围,对教师的科研绩效的影响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假设H3:区域内产学合作对科研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即区域内产学合作数量越高,教师的科研绩效越高;H4:区域间产学合作对科研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即区域间产学合作数量越高,教师的科研绩效越高。
教师个人采用不同创新合作模式促进科研绩效提升的机制存在显著差异,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的研究领域是否有助于跨学科关系的建立,是否有助于消化吸收外部知识。一般而言,跨学科程度是教师自身知识异质性的重要体现,跨学科程度越高,说明其自身专业知识的异质性程度越高。受组织邻近性的优势作用,教师个人采用学学合作模式获取的多为同质性知识,但是受不同学科之间文化阻力性、语言独特性、方法差异性等影响,教师通过自身专业性知识整合虽为同质性但存在学科边界的外部知识,仍存在较大困难,并且随着跨学科程度的增大而难度增大,也会随着地理邻近优势的降低而进一步增加,因此,区域间学学合作在学科交叉知识影响的基础上增加空间交流的难度。因此假设H5a:跨学科合作程度对其区域内学学合作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H5b:跨学科合作程度对其区域间学学合作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教师与产业伙伴来自不同的组织,在价值观、知识观、文化观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性,因此,采用产学合作模式获取的多为异质性知识。当教师跨学科程度较大时,产学合作带来的异质性知识可能会产生负面效应。例如,教师跨学科本身的难度和外部异质性知识的复杂性,共同导致教师个人整合知识的难度增加、风险增大,甚至会出现个人知识体系的紊乱,直接影响教师的科研绩效。这一现象会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而进一步增强。因此假设H5c:跨学科合作程度对其区域内产学合作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H5d:跨学科合作程度对其区域内产学合作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本文针对教师个体层面,主要设置了因变量、自变量、调节变量和控制变量四类变量:
(1)因变量。因变量是教师个人科研绩效。与专利指标相比,一是学术论文不仅可以表征产业合作的知识转移,而且可以衡量教师的科研进步。二是学术论文的发表代表了其对学术的最初贡献,而被引则进一步说明其学术价值得到了同行的认可以及对学术社群产生的积极影响力,被引频次越高,则意味着论文的质量越高、科研价值越大。因此,为了科学表征教师个体的科研绩效,本研究选取教师的总被引频次表征教师的科研绩效。
(2)自变量。自变量包括教师区域内产学合作数量、区域内学学合作数量、区域间产学合作数量以及区域间学学合作数量,分别用合著论文的数量进行表征。论文合著是对科学合作的直接表征,旨在帮助论文理解知识是怎样在研究者之间被创造的。据此,教师的四种合作方式分别用intra-ui、intra-uu、inter-ui、inter-uu来表示。
(3)调节变量。跨学科程度是教师知识异质性的表征。本文主要采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对每篇论文的所属学科领域来测量教师个体的跨学科程度,提出将每个教师当年所发表论文涉及的领域总数作为跨学科程度的表征。对一名教师而言,其研究所涉及的跨学科领域越多,则代表其自身知识体系的异质性越高。在本文中记作breadth。
(4)控制变量。职称与头衔。科学研究领域竞争激烈,具有学术地位和名声的教授往往比年轻学者具有更高的合作倾向[11]。据此,本研究将教师职称和头衔纳入了控制变量。将职称记为0 (助理教授)、1 (副教授)、2 (教授),将头衔记为0 (未授予)和1 (授予),分别用level和title来表示。
学部类型。不同学部下高校所采取的外部合作战略有所差异,进而影响了其与合作伙伴间合作关系的建立。因此,本研究根据其学院所属部类类型将所选取对象划分为5种:理学部、工学部、信息科学部、社会科学部、医学部,用type表示,分别记为1、2、3、4、5。
区域。区域优势效应下所引起的知识创新将使当地教师与各类合作伙伴共享创新生产率。而中西部地区则很难受益于这一区位优势。因此,本研究将所处区域划分为东中西三部分,记为0、1、2,用region来表示。
科研能力。教师科研能力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其与各类合作伙伴共创科研绩效的水平。因此,本文选取教师连续2年的论文发表总数来衡量其科研能力,记为ability。
合作团队规模。合作团队规模是指高校教师建立合作关系的平均伙伴数,合作团队规模越大,论文发表在高质量期刊的可能性越高。本文将合作团队规模纳入控制变量,记作co_author。
性别与年龄。个体差异使得高校教师对创新合作中的成本感知不同,相应的合作倾向也存在差异。除此之外,年龄也使得高校教师呈现不同的合作选择。因此,本研究将性别和年龄纳入控制变量来考察,将性别分别用0 (女生)和1 (男生)来表示,记作sex;将年龄记作old。具体的变量定义及测量如表1所示。
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以大学名称作为检索字段,以2016年39所985高校SCI论文下载数据作为数据来源,通过人工识别和统计的方式,将有教师参与的合著论文视作所需数据,以通讯作者的教师邮箱为唯一识别方式,筛选每个高校合著论文排名靠前的教师作为样本,最终获得有效样本355个。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区分合作伙伴的区位信息,若教师与合作伙伴位于同一城市,则定义为区域内合作,否则为区域间合作。同时为了进一步考察不同个人特征下教师创新合作的差异情况,作者访问了每位教师的个人主页信息,获取了包括性别、年龄、职称、头衔、所属学院、所处区域等特征数据。
为了准确把握数据的基本特征以及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本文首先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多重共线性分析。方差膨胀系数VIF处于1.02和1.41之间,远低于10,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情况和VIF值见表1。
本文的因变量是教师发表论文总被引频次,属于计数的非负变量。由于因变量的范围和性质不满足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所假定的 “同方差、标准残差”条件,所以不适合采用OLS估计方法,可采用泊松回归、负二项回归等非线性回归方法。而本节所选样本不满足泊松分布的期望与方差一定相等这一特征,因此选用负二项回归更为合适。
通过引入伽马分布的误差项构建负二项分布,泊松到达率的表达式改写为:
λit=exp (βiXit+μit),其中,μit为样本个体未观测效应,假定误差项exp (μit)服从参数为 (1,δ)的伽马分布,且独立同分布,那么这时yit服从负二项分布:
Prob(Yit=yit)=
(1)
(2)
表1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表2和表3共同给出了不同合作模式与教师科研绩效负二项回归的结果。其中,模型1和模型4的结果显示H3、H4没有得到验证,说明就教师个体层面来看,区域内产学合作、区域间产学合作模式对教师的科研绩效并非是直接促进作用,可能存在非线性影响,造成的原因是教师和产业伙伴在合作过程中面临太多障碍,一是制度逻辑的差异性会对双方之间的信息交换和知识交流产生一种负面影响力,二是双方不同的知识背景在短期很难相容,从而影响科研成果的产出。
模型2结果显示H1得到验证,说明教师区域内学学合作对科研绩效具有正向影响。模型4的结果显示H2得到验证,说明区域间学学合作对教师的科研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这四种合作模式共存的情形下对教师科研绩效的影响,本文将区域内产学、区域间产学、区域内学学、区域间学学四种模式同时纳入回归模型。在模型5中,假设H3和H4仍未得到有效验证,但H1和H2仍然能够支持假设。从回归系数的大小来看,区域内学学合作的回归系数大于区域间学学合作,表明就教师个体而言,区域内合作在促进科研绩效方面的作用更大。
将四种合作模式、跨学科程度以及交互项依次加入回归模型,研究调节变量的作用效果。由于假设H3和H4未得到验证,因而模型6和模型8的结果也未支持H5c和H5d的假设。模型7的结果验证了假设H5a,跨学科程度对区域内学学合作与教师科研绩效之间关系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模型9的结果验证了假设H5b,跨学科程度对区域间学学合作与教师科研绩效之间关系具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模型10则是将所有的变量同时纳入模型考虑,比较模型中交互项的回归系数和显著性水平可以发现结果进一步说明跨学科程度对于教师区域内学学合作与科研绩效之间关系的负向调节作用更强。
通过观察模型1~10控制变量与科研绩效之间的关系,发现只有教师头衔和科研能力基本全部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教师头衔和科研能力对科研绩效有显著性的影响。性别和年龄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这与Renault学者的发现一致,即学者采用何种合作可能与年龄等人口统计特征无显著关联性。教师所属区域之所以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主要是因为当前移动互联网、交通等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东部区域已经不具有特别明显的地理区位优势,中西部区域也可享受便捷合作带来的红利。教师职称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则说明职称并不是合作者的主要关注点,副教授职称教师相较于教授职称教师,处于更为陡峭的上升发展通道,通过合作来提升自己的意愿可能更为强烈。学部也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则说明科研绩效提升并没有受到理学部、工学部、电信学部等不同学部的影响。合作团队规模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并非团队规模越大越好。
表2 论文合作模式与科研绩效回归结果
注:显著性水平***P<0.01、**P<0.05、*P<0,N=355,下同。
表3 合作模式与科研绩效回归结果
第一,区域内学学合作和区域间学学合作对教师科研绩效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教师与同质机构的主体进行合作,知识的交融相对容易,从而可以产生强强联合的增效作用。区域间学学合作虽然存在沟通交流成本较大等问题,但是国外优秀的学术资源所带来的增效远可以弥补成本的增加,因而仍可促进教师的科研绩效。
第二,区域内产学和区域间产学合作对教师科研绩效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由于制度逻辑的
差异性以及知识背景的难相容性,对双方之间的信息交换和知识交流产生一种负面影响力,使两者间的知识转移和知识交互存在较大的障碍,从而影响了教师科研成果的产出。
第三,跨学科程度对教师学学合作具有负向调节作用。高校里学科众多,但彼此之间却因为知识体系、研究方法等存在一定的文化阻力,因而整合不同学科需要投入较大的时间和成本,学科越多,成本越大,进而对区域内学学合作与教师科研绩效的关系产生了负向影响。除此之外,区域间学学合作还需投入一定的精力整合空间距离带来的成本,从而使整合的难度更大,负向调节作用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