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过中医体检吗中西医体检有哪些差别

2019-08-01 02:57赵非一
自我保健 2019年1期
关键词:偏颇受检者经络

◎ 文·赵非一

◎ 指导专家·马恰怡(上海市“治未病”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天山分院副院长)

体检越来越普及,不仅有了西医的体检,也开始有了中医的体检。中医体检是否就是单纯的体质辨识?中医体检与西医体检又有什么差别?

案例

张女士是来自哈尔滨的私营企业主,整天忙于打理生意,五十出头已经感觉身体大不如前,经常容易疲劳,烦热心慌。虽然常规体检没有查出毛病,但她仍不放心,前往上海某医院的治未病中心进行了中医体检。经过中医四诊辨证,她获得了一份厚厚的体检报告,被诊断为气虚体质。报告除了详细解读了气虚体质的表现、偏颇原因、体质失调的风险等,还针对她的体质提出了个体化调养方案,包括了饮食养生、经穴养生、运动养生、四时养生等内容。

中西医体检是怎样识病的

人体的整个生命过程就处于健康与疾病两种状态的相互转化之中,中医按照健康水平的不同,将人体状态分为3类:

未病状态

指人体对于各种各样的刺激,通过阴阳的自我调整,维持脏腑、经络、气血等功能的正常,处于“阴阳平衡”的状态。

欲病状态

介于未病态与已病态之间的一种状态。

已病状态

指外在刺激或体内的应激超过了阴阳的调节能力,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出现了偏颇,处于“阴阳失衡”状态。

显然,中医体检的结论是状态辨识的结果,这种状态是整体的、动态的、个性化的。

对于“未病之人”调护的关键是保持阴阳平衡,增强阴阳自和的能力;对于“欲病之人”则应当根据阴阳偏颇的特定状态进行干预,以起到防微杜渐的效果;对于“已病之人”则应根据阴阳失和的状态,采取“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原则,使已经偏离正常状态的机体重新回到“阴平阳秘”(阴阳平衡)的状态。

中医体检的步骤

在专业的中医体检科里,体检医生一般会首先为受检者建立一份健康档案,采集受检者的个人信息,包括现在情况、既往史、家族史、体质情况,然后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方法,结合中医的诊断仪器,如脉诊仪、色诊仪等,全面地采集四诊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份完整的状态辨识报告。每次采集时间在20~30分钟左右,力求保留受检者最原始、最真实、最详尽的信息。

望诊

包括面诊、眼诊、耳诊、舌舌、手诊、指甲诊、脐诊、手掌诊等,通过观察形体、神态、面、眼、耳、舌、手、甲、脐等部位的外在征象;

闻诊

听声音、闻气味;

问诊

医者倾听来诊者的不适,感受对方的感受,详细记录中医“十问”内容,了解来诊者从小到大的健康状况、家族健康状况,以及饮食、起居、性情、运动等方面的生活习惯;

切诊

号脉为主,结合腹诊、推经络、手掌反射、足底反射等检查。

四诊合参,综合判断内在脏腑经络的表、里、寒、热、虚、实等状态。

中西医体检不同在哪里

中医体检作为西医体检的补充,为很多亚健康和慢性患者群提供另一种解读健康的视角,让更多人了解体质养生的意义。

西医体检或是单纯关注指标

首先,我们要了解中西医体检的内涵不同。由于中医与西医对疾病是否“痊愈”的认识不同,评价标准不同,因此两种体检的方式、结果也有很大差异。西医依据各种检查指标数值与参考值比较,或者针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像学检测,如X线、CT、磁共振检查等,从而得出“健康或不健康”的结论。

例如人们经常做的体检,是到医院或者体检中心经过各种仪器检测,得到写有各项指标检查结果的报告单,这是西医体检的固定模式。但是,在临床上,经常会遇到各项指标正常或者基本正常,但还是有很多症状的“患者”。

中医关注整体的功能状态

举个例子:曾经有一位患者,五十岁的脸上布满了愁容。看病前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接着从箱子里拿出厚厚的一沓病历,是这些年来辗转各个医院的“成果”。他告诉我们浑身不舒服,头痛、胁痛、口苦咽干、喉中如堵。这样的“患者”,从西医角度看,他“没病”,因为他所有的体检指标都在正常范围;但是从中医角度看,这是典型的“肝郁气滞”。

所以,中、西医对“健康”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中医除了关注人体形态结构的变化,更加关注整体的功能状态,关注阴阳的动态平衡,这就是中医体检的内涵。

猜你喜欢
偏颇受检者经络
2021 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四)
健康体检的护理质量管理实践及体会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探讨体检受检者采血后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效果
“效力”盲区VS尺度偏颇——浅析多元情绪下舆情处置的能力困境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浅析主持人的主持方式与“接地气”类节目的融合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苏联对华政策的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