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一个孩子的秘密世界

2019-07-31 02:03尹艳英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轩轩小朋友班级

缘起

尹艳英:新学期开始,二楼走廊经常会听到中班的一个小男孩在发脾气或哭闹,这个孩子叫轩轩,智力发展很好,聪明、爱探索,就是坐不住,喜欢乱跑,而且脾气暴躁、好生气、喜欢摔东西……小班时这些问题表现得不明显,这学期越来越难管了。轩轩的情况是个别情况,但又不是个别情况,遇到这样棘手的幼儿,对老师来说是个极大的考验,我们既不能简单管理,更不能劝转幼儿园。作为园长,我看到这个幼儿给教师带来苦恼的同时,也看到他带来的研究机遇:为什么轩轩在小班表现还不错,到了中班问题就凸显出来了呢?轩轩有一个什么样的原生家庭,对他的成长有什么样的影响?轩轩都经历过什么?教师在轩轩的教育中存在哪些问题?对轩轩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教育对策?

为此,我园组织轩轩的保教人员和班级老师们展开了一次特别研究活动,认真倾听、观察、调研和反思。经过半个月的研究,有了下面这次基础对话。

发现轩轩

尹艳英:轩轩到底是什么样的孩子呢?

陈彦琪:我说说轩轩的习惯表现。

表现之一:好动,没有约束,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比如,吃饭时,是想吃就吃;如果不想吃,就无论如何都不吃,别的孩子吃饭,他就满教室溜达。上课时,坐不住,想上哪儿就上哪儿,随意地走来走去。稍微不顺他的意,就会跑,甚至跑出班级。还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比如我要找妈妈呀,找玩具呀等等。

表现之二:喜欢私藏东西,只要是他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玩具、书,他就藏起来,而且会把这些玩具弄坏,把书撕碎。

表现之三:大小便时,他去洗手间一定要把所有的小朋友、老师都撵出去,并且会关门关灯,不允许任何人进入,否则就会暴跳如雷。

表现之四:有时情绪会突然不好,而且会极力控制自己,不再去破坏物品,也不随意溜达。自言自语:我要控制自己了,要不然爸爸妈妈不高兴,就会把我送到姥姥家去。

表现之五:会察言观色,喜欢找借口,欺软怕硬。比如在比较温柔的老师面前,会疯闹,甚至与老师撕扯,还会将责任推给老师,怪老师这不对那不好。因为老师喜欢诸事与他商量,他就愈不把老师当回事儿,以为老师怕他。

郭凤杰:他有别于同龄孩子,有些行为难以理解。比如,规则对他来说形同虚设。有一次,我选一部分幼儿进公共大建构区活动,一部分幼儿进行班级活动。轩轩因为在这之前表现得都非常好,不像以前一样随便溜达,安安静静地进行了晨间活动、看书,所以他被选上进入建构区活动。我们的约定是,合作搭建的时候要稍微放低音量进行讨论,如果在建构区里大吵大叫,就要出来冷静一会儿。可是轩轩刚进建构区不到10分钟,就来回跑动,把很多小朋友搭建的物品都撞倒了,小朋友们纷纷抗议。我就要求轩轩从建构区里出来,到班级的小椅子上坐着冷静一下。他马上情绪失控,跑到班级,拿一个拖布和一个盆,开始摔打,失声痛哭。一边哭一边说:“为什么让我出来呀?我就跑了,怎么了?我就不出来,为什么让我出来呀?”班级的孩子都被他吓得不敢动了。我要求他停止哭闹,然后我们谈一谈,他拒绝跟我谈话。一会儿他冷静下来以后,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反而说:“我为什么要出来呀?”我告诉他:“你没有遵守规则,老师先跟你们约定好的规则,公共环境里我们不能大吵大闹。而且你随意破坏别人的东西,就要出来冷静一会儿,需要受到一点点小惩罚。”他说:“我不要这样,我不要这样。”他拒绝和我交谈。

他的确像陈老师说的那样,极具破坏力。他在班级里溜达,会把班级的主题墙的一部分撕下来,小朋友的作品也会随手撕下来。小朋友们进区的照片,他也会随时藏起来。而且性格比较敏感,不允许老师单独夸奖别的小朋友,不允许老师除他以外拥抱别的小朋友。如果老师单独夸奖或者拥抱某个小朋友,而没有单独夸奖他或者拥抱他的话,他马上就会闹情绪。每次闹情绪的方式都不一样,有时在地下打滚大声哭喊;有时候抱着老师的大腿或者胳膊,一直拽老師的衣服;更多的时候把门摔上就哭着跑出去,老师追上去之后他就开始大喊大叫:“你们都不喜欢我!你们都不爱我!”严重的时候竟然说:“我要去死,我不要活了,因为你们都不爱我。”大多数的时候,老师向他保证,老师每次都要夸奖他,然后每次都要拥抱他,他才会停止哭闹。

李娜:据我的观察,他身上的优点像问题一样突出。2017年9月,我担任新生小四班班主任,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新生入园哭闹十分严重,分离焦虑感特别强,在大多数幼儿哭闹时,其中一个小男孩显得十分淡定,他不哭也不闹,似乎对新的环境十分感兴趣,他就是轩轩。

入园之后的一段日子,他似乎一直在探索教室里的各个角落,面对丰富多彩的区角和各种玩具,他总是情不自禁地离开座位观赏触摸。他喜欢用积木搭建各种图样,喜欢问我美工区材料的各种用途。最近轩轩爱上了读书,图书角里投放了一些好看的幼儿画报册,对他来说更有吸引力,他愿意和这些彩色绘本打交道,看到高兴处他会大声喊出来。

郭凤杰:是啊,轩轩的优点我也有发现。他的语言发展特别好,很多故事他听一遍就能记下来,并且能流利地、顺畅地给小朋友们讲下来。每次讲故事的时候,他就会坐在那里认真听。轩轩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比如说,进行语言活动的时候,尤其是创编活动的时候,老师讲一半的故事,他能创编出丰富的后半个故事。进行安全活动的时候,他能把安全事故中可能发生的事情、后果会怎么样、应该怎么应对说得清清楚楚,思路十分清晰。

问题追踪

尹艳英:通过大家的描述,我觉得轩轩首先是一个可爱的孩子。是什么原因使他变得如此暴躁任性,时时需要大人的爱,想独占大人的爱呢?

我们先来交流一下对轩轩原生家庭的问题追踪。

我和轩轩家有亲属关系,所以较为了解。轩轩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疼爱他的人有很多,且长辈居多,有太奶奶、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有两位舅爷和一直陪伴他的大姨。他一直生活在以他为中心的暖窝里,不允许最爱他的亲人喜欢别的小朋友,如果亲近别的小朋友,他就会生气发脾气。

他的太奶奶特别宠爱他,每天都会追着他吃饭,他跑到哪里就会在附近等着他一口一口喂他吃饭,而且不允许别人对轩轩发脾气,犯错误也不允许严厉教育。

他的爷爷也特别宠爱他,他提出的任何要求都会满足。他的大姨在他出生后一直陪伴他成长,当他的爸爸妈妈教育他时,她因为心疼轩轩阻止他的爸爸妈妈进行教育,从而使他的父母教育变得无效。

疼爱他的姥姥也会因为他大声哭闹而取消原本定好的规则,比如轩轩的妈妈定好十分钟的游戏时间,轩轩因为时间短没玩够,时间到了就耍脾气大声哭闹,姥姥心疼他,而且不想他哭闹就放弃了规则又让他继续玩。

轩轩最爱的妈妈,因为工作的原因陪伴轩轩的时间很少,每天下班回家都接近傍晚,接送轩轩的机会也很少。而且妈妈的教育方法也有待改进,有时候轩轩犯了错误就会忍不住打轩轩,打过以后又会特别后悔,自己偷偷流泪。可是当轩轩发起脾气来,也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更好的方法来教育他。轩轩爸爸工作也很忙,虽然会陪轩轩踢球、跑步、做游戏,可是这些机会还是不多,并且教育轩轩的方式也有问题——轩轩犯错误时,没有问清楚原因就对轩轩发脾气,而轩轩有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到底错在哪里。

孟莹:我和轩轩的父母也进行过多次沟通。有几个小故事,印象深刻,可能有助于我们对轩轩的理解。

轩轩的爸爸认为他和轩轩的妈妈都处于事业的上升期,没有太多时间去管孩子,有点忽略轩轩。轩轩爸爸描述说他和轩轩妈妈感情很好,只是有一次轩轩调皮,他非常生气,于是揪起轩轩的衣领就把他扔到外面了,吓得轩轩哇哇大哭,那次轩轩被吓到了,更胆小了。轩轩有一次在家里大便,无意关上了门,从那以后每次都要关上门去大便。

轩轩奶奶说孩子早产,而且在轩轩很小的时候被邻居的一个疯子吓到过,所以胆小,在家里有时候奶奶也想严格规范他,但是人多,他就不怎么怕,多数最后都是家长妥协,所以他的规则意识不强。

轩轩的妈妈说孩子之前在私立幼儿园上过,当时轩轩可能有些调皮,所以老师会单独把他放在一间屋子里,每次放学去接他,都看他单独从一间屋子出来。慢慢地他不能融入幼儿集体,喜欢独自一个人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溜达。

轩轩的爸爸妈妈会根据他在幼儿园的一些表现回去“惩罚”他。有一次轩轩在幼儿园发脾气,妈妈把他接回去并告诉他,不好好上幼儿园就要把他送去老家放羊。所以第二天在幼儿园里他刚要跑出去,又退回到椅子上,面部很痛苦扭曲,嘴里还不停地说着:“我要控制我自己。”他暂时坐下来是害怕被送去老家放羊,其实他的内心是很恐惧的。在这以后,会经常听到他说这样的话“我不要去放羊”“我要控制我自己”“我控制不住我自己”,有时还会自言自语。

尹艳英:那么,从我们幼儿园的角度来看,存在什么问题呢?

李娜:轩轩是个与众不同的孩子,我对他的关注比较多,平时对轩轩也是爱护有加,他对我也比较依赖。但后来我发现,我对他和颜悦色的教育竟然没有其他老师的严厉有效果。我曾经一度困惑,难道我们提倡的正面教育、鼓励为主的教育理念不对吗?经过认真的反思,我觉得我对孩子的爱少了一些原则和坚持,因为太忙,在他哭闹、提出不合理要求时,有时会妥协以换取暂时快速的安宁,“这个给你了,你回来吧……”“你当第一,你当第一,别哭了……”“别发脾气了,这个小贴纸送给你……”只要不哭不闹,能满足的尽量满足,这样无形中助长了孩子的无理取闹。

轩轩很会察言观色,班级几位老师如果在一件事上态度不一致,他就会表现出两面人的现象,在不同老师面前有不同的表现。所以,在轩轩的教育上,我们没有达成共识,有时要求不一致,也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孟莹:轩轩在小班时,发现他爱读书,我没有及时肯定他爱阅读的优点,而是发现了他撕书、藏书的坏习惯,批评指责他,这样不但没有让他改掉坏习惯,慢慢地他也不怎么去图书区看书了。

当轩轩在教室调皮的时候,我们很多時候是当众揭穿他,说他做得不好,没有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导致他有时会故意出洋相,越不让做的事他越去做。

他有自己非常珍惜的东西(比如手工作品)。有一次他调皮损坏东西,我就把他的作品收起来了,他大发雷霆,情绪特别激动,现在想想,我的举动不但没起到惩戒的作用,还刺激了他,很不妥。

张雨婷:我来这个班时间比较短,对于轩轩也想了很多办法,但效果都不明显,通过一件事我觉得自己并不了解轩轩,或者说并没有想去了解轩轩,所以不能对症下药、因人施教。比如我发现有那么几天轩轩表现得比平时老实,但他坐立不安,很焦虑,还不断地说“我要控制我自己”,我虽然发现了轩轩的异常,却简单地认为这是轩轩变好的表现,会自我控制了,没有坐下来和他谈谈话,问问“为什么”。直到几天后见到了卢英歌老师,才知道是妈妈吓唬她再不听话就不让他上幼儿园了,让他回老家放羊……所以只有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走进孩子的内心,才能站在孩子的视角去解决问题。

老师们在常规培养上对他比较放松,总觉得他不闹就行,所以总是放宽要求,导致他总是不和同伴一起排队喝水、如厕、吃饭等等。

郭凤杰:轩轩是一个聪明、有独特想法的孩子,我希望他能够改正以前的缺点和毛病,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所以我就对他比较严厉和讲原则,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遵守原则,没有情面可讲,很少对他妥协。只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我和他有了一定的距离,比如一开始他比较愿意和我沟通,但是后来我能感觉到他在心理上怕我,和我说话时扭扭捏捏,而且他也会为自己的一些行为找借口,而不是真正地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说出来。再比如他跟老师沟通的时候,经常是随意拽老师的衣服,或者说用手摸摸这摸摸那,我就要求他,下次和别人沟通的时候不可以这样,所以在和我沟通的时候,他的手就不知道往哪里放,然后经常说:“我这样跟你说话可不可以”……所以在跟孩子沟通这块儿我有所欠缺,不能让孩子敞开心扉来跟我沟通,我没能走进孩子内心,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他想干什么,没有建立起轩轩对我百分百的信任。

小朋友之间有了矛盾大家看到的总是轩轩捣乱的表面现象,总会觉得是轩轩的错,而没有真正地去听轩轩的解释,听听他想干什么。

马明博:因为他总是有一些让老师很无奈的行为,教师可能在其他小朋友面前无意识地显现了对轩轩的不喜欢,或者无意识地为他贴上了“坏孩子”的标签,本来孩子们就不喜欢轩轩,老师的态度可能加重了小朋友对轩轩的“歧视对待”。所以,他的朋友很少,也很敏感。

晚上家长接他的时候,有时老师会和他妈妈交流他在园里的问题,有时候也没有注意回避他,导致他几次躺地上打滚发脾气。公开课等场合,怕轩轩出错、捣乱,索性不带着轩轩,无形之中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深度反思

尹艳英:“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 轩轩只是其中的一片而已。我们基本追踪到了问题的所在,那么,结合轩轩的特点,我们该如何帮助轩轩健康成长呢?

邓艳伟:班级三位老师对轩轩要求要一致,并与家长沟通,才能形成教育合力。我有个倡议:多与轩轩谈心,在他哭闹时多听听他的想法,尊重他,理解他,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针对轩轩的优点,比如爱读书、语言表达好、爱画画等,多夸奖他、鼓励他,让别的小朋友了解他的优点和长处,并愿意和他成为朋友;在轩轩表现好的时候每个老师每天找机会拥抱轩轩一次,作为奖赏;采取小组合作、竞赛、小红花等形式,培养轩轩的集体荣誉感。

张雨婷:好!除此以外,要与家长达成共识,让父母成为教育轩轩的主体,让孩子晚上跟父母住,平时多陪伴孩子,周一到周五父母每天陪孩子玩的时间不少于1小时,周末要保证有半天陪孩子;家庭成员教育要一致,特别是父母的态度至关重要,尽量转变祖辈的教育观念及无原则的溺爱,在爱孩子的同时让孩子懂规则、分辨是非。在无法改变祖辈的教育方式时可尽量减少轩轩和祖辈在一起的时间;对于轩轩不合理的要求要坚决拒绝,不能因为哭闹而妥协。

李娜:我认为,虽然轩轩好像得到许多爱了,但我仍然觉得我们必须要给轩轩足够的爱,理解的爱,真诚的爱,这样才能真正走进他的内心。

孟莹:我们要多多强化他的优点,弱化他的缺点,发现好的方面,及时表扬,以后我们在家长面前要多提轩轩表现好的地方,如果确实有问题需要和家长交流也要选择轩轩不在场的时候。我们的目的不是讓家长惩罚孩子,而是希望家长要认识到这一点。

在班级管理及游戏活动中可以让轩轩参与制定计划和规则,并要求轩轩遵守,如果他确实违反了事先约定好的规则,也要严格规范,不能妥协,该温柔温柔,该严厉严厉,才有可能更好地帮助轩轩。

马明博:从轩轩的一些表现来看,他的内心极度缺少安全感,小时候精神病人的吓唬、个体园单独关到小屋的惩罚可能都在他心里留下了阴影,所以要求家长坚决不能打骂,也不能恐吓,对轩轩的一些偏执的行为可以采取冷处理,要用和风细雨的教育缓解他内心的不安和焦虑。

尹艳英:轩轩的问题,不是轩轩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有关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观念的问题,不可小觑。我很高兴听到老师们的改进意见,对轩轩的真实关心都溢于言表,虽是一些粗略的想法,但是我们眼里有了具体的人,有了尊重和倾听,是很了不起的。具体工作要复杂漫长得多。请轩轩的几位老师和家长进一步沟通,到轩轩家里或者请他们来园,坐下来深入研究,制定出针对轩轩的个性培养方案,家校共写轩轩成长日记,共同反思改进。这学期结束,我们再进行一次专题研讨,请家长也来参加。我相信在帮助轩轩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老师和家长,也会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成长。

猜你喜欢
轩轩小朋友班级
班级“四小怪”
金玉良言
解救轩轩
不称心的新班级
找茬儿
班级被扣分后
寻找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