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曼,张倩,杨岚岚,王文睿,金珍婧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且易发生误诊误治的急腹症,并可进一步导致阑尾穿孔、腹膜炎、化脓性门静脉炎、脓毒症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临床医师需尽快确诊,尽早处置。本院近期接诊1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患者,但该患病初误诊为急性胰腺炎,现将该患诊治经过、误诊原因及经验教训报道如下,以期减少急性坏疽性阑尾炎误诊误治的发生,为临床医生提供相关诊疗经验。
患者,男,31岁,因“持续腹痛、腹胀2 d,加重1 d”于2018年12月12日至本院住院治疗。患者2018年12月10日进食羊杂汤后出现持续性腹痛,以脐周为著,阵发性加重,伴腹胀、发热、寒战、排尿困难,体温最高达39.7 ℃,就诊于急诊门诊,查血常规示WBC 13.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6.2%。经抗感染、退热、导尿等对症治疗,体温降至36.5 ℃左右,腹痛、腹胀症状稍好转。2018年12月11日患者自觉腹痛加重,伴大汗、腹泻,6~7次/d,黄色稀水样便,无黏液及脓血,有里急后重感,再次就诊于急诊门诊,急诊以“腹痛待查”收入院。既往体健。查体:体温 38.6 ℃,脉搏 123次/min,呼吸 20次/min,血压 120/80 mmHg,急性面容,腹式呼吸减弱,双肺呼吸音粗。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蠕动波,脐周腹壁韧,上腹压痛、反跳痛,肠鸣音2次/min。入院后第1天,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WBC 12.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92.1%,血淀粉酶 390 U/L,尿淀粉酶2 264.0 U/L,高敏CRP 255.00 mg/L,大便隐血阳性,肝功、肾功、离子、血脂肪酶、免疫常规、结核抗体、TSPOT检查、甲功三项等基本无异常。影像学检查:立位腹平片示腹腔肠管积气;胸部+全腹CT(平扫+增强)示右肺上叶、中叶少许炎症,肠管扩张、积气、盆腔积液。综上,该患初步诊断为急性胰腺炎、肠梗阻、肺炎。肠梗阻为急性轻症胰腺炎所致,给予禁食水、胃肠减压、补液、抑酸、抑酶、抗感染治疗,动态监测血尿淀粉酶、血脂肪酶,定期复查胰腺CT。入院后第3天,患者仍持续发热,腹痛未见明显缓解,复查血尿淀粉酶及脂肪酶,血淀粉酶 157 U/L,血脂肪酶 247 U/L,尿淀粉酶1 694.0 U/L,便潜血阳性,白细胞 3~5/HPF,红细胞 1~2/HPF,仍考虑急性胰腺炎,不除外胃肠道疾病。同时复查全腹CT示:肠管扩张、积气、盆腹腔积液。入院后第6天,行急诊胃镜+结肠镜示慢性胃炎、慢性大肠炎。患者多次查全腹CT示:胰腺未见明显改变。单纯急性胰腺炎疾病一元论无法解释患者持续发热及腹痛。入院后第8天,全院会诊,建议行全腹CT重建及手术探查。入院后第10天全腹CT重建示:阑尾炎,回肠梗阻,阑尾炎致回肠末端肠壁水肿。入院后第14天腹腔镜检查示:腹腔內粘连较重,盆腔肠管之间积脓,量约300 mL,阑尾明显增粗,尖端穿孔、坏疽表现。术中诊断: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与患者家属沟通后行剖腹阑尾切除术、小肠部分切除术。切除组织见图1。术后病理(图2)示:肠管局部浆膜下纤维组织增生,血管扩张、充血,有多量急性炎细胞浸润,浆膜表面见多量坏死及渗出。病理诊断: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术后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术后恢复顺利,痊愈出院。2019年1月30日电话随访,患者无明显腹痛,偶有大便不成形,血常规、胰腺功能、高敏CRP基本恢复正常范围。
阑尾主要位于右下腹髂窝处,形状似蚯蚓状,长度2~20 cm不等,平均6~8 cm,直径 0. 5~0.7 cm。其解剖结构为细长盲管,腔内富含微生物,且体积小、系膜短,致使阑尾易发生扭曲,排出内容物困难,导致粪便、细菌等潴留于肠腔内,引发炎症。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无明显地区分布差异性,全球发病率介于1‰~1.4‰之间,且呈上升趋势[1-2]。急性阑尾炎以转移性右下腹痛、麦氏点压痛及恶心呕吐、低热为典型表现,但此种典型表现在临床上并不多见[3],易发生误诊、漏诊。统计学研究显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误诊率达18.95%左右,死亡率达0.09%~0.48%[4]。该病可进一步导致阑尾穿孔、腹膜炎、化脓性门静脉炎、脓毒症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临床医师需尽快确诊,尽早处置,避免疾病进展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本例患者误诊原因分析:①该患以脐周痛为主要表现,无明显转移性右下腹痛,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不典型;②该患发病前有进食油腻史,多次复查血尿淀粉酶、血脂肪酶明显升高,多次行全腹CT提示肠管扩张、积气,极易误诊为急性胰腺炎、急性胃肠炎;③该患多次行全腹CT平扫检查阑尾及周边均未见明显改变。
图1 术中切除大体标本 1A:盲肠、部分回肠、升结肠及阑尾坏死,系膜水肿;1B:阑尾坏疽、穿孔; 1C:阑尾化脓
图2手术组织病理学检查 2A:可见浆膜表面坏死,浆膜下大量炎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HE×100);2B: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血管扩张充血(HE×500)
经验教训:①诊断急性阑尾炎需拓宽临床思维。临床医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不可过分追求疾病典型表现而漏诊,不可过分依赖影像学及实验室结果而误诊,对于具有提示急性阑尾炎症状及体征的可疑病例应密切观察、综合分析,不可妄下诊断而使疾病进一步发展。该患起病初期误诊为急性胰腺炎,并按照急性胰腺炎治疗,使得原发疾病进一步进展,后手术探查时阑尾已坏疽。②诊断急性阑尾炎必要时需CT重建。不同患者的阑尾结构差异较大,而且阑尾的走向也不具有统一的规律,因此很难在一个平面上观测到阑尾的全貌,当患者疑似急性阑尾炎时可在平面重建的基础上进行曲面重建。CT重建可以观察到阑尾的整个结构、大小、走向以及盆腔区域结构。从而能够完整的观测到阑尾的整个结构,能够帮助医师对阑尾、盲肠、肠管之间的解剖结构关系予以辨别,在治疗中准确找到阑尾的位置[5-6]。该患阑尾位置较低,全腹CT未见明显改变,后行CT重建时显示阑尾肿胀、渗出。③及时手术探查。对高度可疑且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者,若患者无明显手术禁忌,应及时手术探查并治疗,避免延误诊断造成阑尾穿孔、脓毒症等严重后果。该患经CT重建后提示急性阑尾炎,后手术探查后证实急性坏疽性阑尾炎诊断。④重视多学科协作治疗(MDT)。MDT 的多学科诊疗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治疗,加强各个专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可以用最经济的方法获得最大的临床效果,为患者制定最合适的诊疗方案,提高诊疗水平及让患者获益[7]。该患给予急性胰腺炎治疗方案后症状未见好转,实验室检查相关指标未见改善,遂请多学科协作诊疗后建议CT重建及手术探查,正是MDT后的建议使得患者进一步确诊。因此,患者病情疑难复杂,专科解决困难时需尽早进行MDT,尽快明确诊疗方案,让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