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做出专门部署,开展“净网2018”专项行动,集中力量专项整治问题多发的五个领域,抓住人民群众高度关心的问题,紧盯网上网下重要传播渠道,精准发力,重拳出击,持续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材料启示我们 ( )
①要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③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④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分清主流与支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18年4月,习近平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人民财产安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这一论断包含的哲学思想是 ( )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③系统优化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④联系是普遍的,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昔日的塞罕坝,“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经过近三代人的不懈努力,历经55年,如今变成百万亩人工林海,相当于为每3个中国人种下一棵树,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创造出当之无愧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塞罕坝的巨变说明 ( )
①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②实践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④主观能动性是人们成功的必要前提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右图漫画《那些被破坏的缺口,可能正是希望的出口》(作者:王寅)蕴含的哲理是 ( )
①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②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相互贯通
③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利弊两个方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毛泽东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指出:“一个人的工作,究竟是三分成绩七分错误,还是七分成绩三分错误,必须有个根本的估计。如果是七分成绩,那么就应对他的工作基本上加以肯定。把成绩为主说成错误为主,那就完全错了。”从唯物辩证法看,这里强调的是 ( )
①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②无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不能正确认识矛盾
③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转化
④在认识矛盾时须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三地必须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自觉把工作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和推进,真正实现一加二大于三的效果。这告诉我们 ( )
①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统筹全局
②关键部分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③要勇于牺牲局部,保全整体
④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足球改革是我国体育改革的突破口,发展足球运动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格局中进行顶层设计和制度改革。由此可见 ( )
A.系统优化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B.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D.抓住主流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8.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阶段没有变。下列对材料中的“变”与“没有变”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主要矛盾双方的内涵在“变”,结构“没有变”
②“变”是矛盾双方的对立,“没有变”是矛盾双方的同一
③“变”的是量,“没有变”的是质,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④“变”和“没有变”强调了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中国古代经济学家范蠡有许多著名论断,如“论其有余和不足,则知贵贱”“一贵一贱,极而复反”。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该论断理解正确的是 ( )
①价格贵与贱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②供与求的矛盾决定商品价格的贵与贱
③价格贵贱受供求影响向相反方向转化
④应该在价格贵与贱的对立中把握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工信部印发了《关于推进网络扶贫的实施方案(2018-2020年)》。该方案以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加快网络扶贫应用为方向,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的网络支撑。该做法给我们的辩证法启示是 ( )
①扶贫应当抓住主要矛盾、中心和关键
②精准脱贫攻坚战需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③扶贫要先解决主要矛盾后解决次要矛盾
④精准脱贫应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公道不公道,只有天知道;既然天生鼠,何必又生猫?”漫画中(作者:杨平)鼠的慨叹体现了( )
①矛盾双方存在着斗争性的一面
②矛盾双方的对立是绝对不相容的
③同一性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④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迫切要求。
A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以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以深化农村改革为突破口,实施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结合本市是农业大市,丘陵山地较多的实际,政府鼓励农户规模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薄皮核桃、大樱桃、圆铃枣等经济作物,通过专业合作社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引导农户科学种植,产品深度加工后通过电商物流热销全国各地,助推农民增收致富;政府市场化运作,不断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文化和生态环境、科技推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实行差别化建设美丽乡村,打造了一批文化遗产、红色记忆、民俗表演、生态采摘、特色农家乐等乡村旅游品牌,推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在深化改革中,政府积极推进“三位一体”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深化综合管理创新试点、创新农村金融体系,为建设现代农业农村提供政策支撑。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A市是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际话语权是指以国家利益为核心,就国家事务和相关国际事务发表意见的权利。近年来,中国国际话语权正在不断提升。习近平指出,“形象地讲,长期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就是要不断解决‘挨打’‘挨饿’‘挨骂’这三大问题。经过几代人不懈奋斗,前两个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挨骂”就是在话语权上存在问题。当前,中国发展和治理的势头都不错,但在世界上往往有理说不出,或者说了传不开,甚至国家形象屡屡遭到刻意的丑化,究其原因,缺乏话语权是很关键的因素。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提升话语权必须处理好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关系,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话语要为国际所认可,就不能总是自说自话、自弹自唱。增强中国特色话语的国际融通,一方面要通过对世界上的主流话语加以借鉴改造,即话语上的“借船出海”。中国的发展没有也不能偏离人类文明发展大道。对于人类文明共识的东西,我们另起炉灶是不明智的。另一方面,如习近平所指出的,“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结合材料,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知识分析我国应该如何提升国际话语权。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命题意图】本题以“净网2018”专项行动为背景考查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的知识。
【解题思路】材料中,“抓住人民群众高度关心的问题,紧盯网上网下重要传播渠道,精准发力,重拳出击”,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也启示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①②正确;材料未涉及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和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以及分清主流与支流的内容,②④不符合题意。
【技巧点拨】用标志性词语来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主要矛盾的标志性词语有:“重点”“重心”“关键”“首要任务”“突破口”“中心环节”等。
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标志性词语有:“主流”“方向”“大局”“性质”“主体”“实质”“本质”“多数”“优势”等。
2.【答案】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矛盾分析法和联系的观点。
【解题思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人民财产安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这体现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联系是普遍的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②④正确;本题强调主要矛盾,而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①排除;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矛盾分析法,不是“系统优化的方法”,③错误。
3.【答案】B
【考查角度】本题以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主要考查考生对哲学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能力,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考查考生科学精神素养。
【选项分析】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①错误;尊重客观规律是人们成功的必要前提,④错误;“昔日的塞罕坝,‘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经过近三代人的不懈努力,历经55年,如今变成百万亩人工林海”,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实践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②③正确。故答案选B。
【易混易错】事物发展的状态与矛盾转化过程:①事物从量的变化进入质的变化,需要达到一定程度,突破一定的临界点。②从本质上看,事物的质变是事物的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最后主次方面易位的结果。当矛盾双方在斗争中力量的增减还没有引起依存关系的破裂时,事物处于量变状态;而当矛盾双方在力量上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矛盾双方地位发生变化,原来的主要方面不再是主要方面时,事物就会发生质变。
4.【答案】A
【考查角度】本题以漫画的形式,主要考查对立统一原理,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考生科学精神素养。
【选项分析】“那些被破坏的缺口,可能正是希望的出口”,体现了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相互贯通,①②正确;漫画并没有揭示主次矛盾的关系,③不符合题意;④本身说法错误,排除。故答案选A。
【方法技巧】如何通过关键词语判断矛盾观:(1)“既……又……、虽然……但是……、双赢、双刃剑、成就和困难、机遇和挑战、相反相成”,此类字眼体现的哲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一分为二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2)“根据……特点、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优势、特色、特征”,此类字眼体现的哲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试点推广,抓好典型,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此类字眼体现的哲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4)“第一(要务)、重点、关键、首要(问题)、中心、重心、重中之重、突破口、根本途径、主题、核心”,此类字眼体现的哲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办事情要抓重点和关键。
(5)“主流、主体、方向、大局、认清形势、强于、总体上、总的”,此类字眼体现的哲理:矛盾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性质、利大于弊、本质”,此类字眼体现的哲理: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5.【答案】B
【考查角度】本题考查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考生科学精神素养。
【选项分析】如果是七分成绩,那么就应该对他的工作基本上加以肯定,说明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①正确;材料没有强调认识事物要坚持一分为二,而是强调要抓矛盾的主要方面,②③排除;“一个人的工作,究竟是三分成绩七分错误,还是七分成绩三分错误,必须有个根本的估计”,说明无视矛盾的主要方面就不能正确认识矛盾,④符合题意。
【归纳总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区别:前者反映了复杂事物中诸多矛盾的不平衡性,后者反映了具体矛盾中矛盾双方的不平衡性。前者要解决的是工作的重点和关键问题,后者要解决的是事物的主流、支流和性质问题。前者要分析的是复杂事物诸多矛盾的关系,后者分析的是同一矛盾双方的关系。
6.【答案】B
【优化意图】原题的材料选取较好,问题设计合理,本题针对选项做了调整。本题主要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考生科学精神素养。
【选项分析】“三地必须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自觉把工作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和推进,真正实现一加二大于三的效果”,说明我们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统筹全局,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①④正确;②③说法过于绝对,均错误。故本题答案为B。
【试题来源】2017—2018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二下学期4月阶段性检测政治(理)试题第8题
【能力培养】本题需在精读材料的基础上,再结合教材相关知识进行作答。
7.【答案】C
【考查角度】本题考查主要矛盾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公共参与素养。
【选项分析】“足球改革是我国体育改革的突破口”,体现了想问题、办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C正确,A,B,D排除。
【解题技巧】本题需要抓住关键词“突破口”,对应教材知识点“想问题、办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
8.【答案】D
【考查角度】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量变与质变、的知识,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考查考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选项分析】材料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说的是主要矛盾变化,而不是矛盾双方变化,“变”与“没有变”是一对矛盾,双方构成了对立同一关系,①②不符合题意;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但我国当前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发展中国家,基本性质没变,③④符合题意。
【解题关键】解答此题,关键是准确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把握材料关键词。
9.【答案】D
【考查角度】哲学试题经常考查考生对古代名言、著名论断等理解,分析其体现的哲学道理。本题选择中国古代经济学家范蠡的许多著名论断,如“论其有余和不足,则知贵贱”“一贵一贱,极而复反”,考查考生对矛盾基本属性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选项分析】本题考查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论其有余和不足,则知贵贱”说明应该在价格贵与贱的对立中把握统一,④符合题意;“一贵一贱,极而复反"说明价格贵贱受供求影响向相反方向转化,③符合题意;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①错误;商品的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影响价格,②错误。
【失分剖析】本题失分主要是考生对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的关系把握的不准确,矛盾的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10.【答案】A
【考查角度】本题考查矛盾、系统优化的方法等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考查考生的政治认同素养。
【选项分析】本题主旨明确,主要矛盾与材料中的“突破口”对应,系统优化的方法与“各方积极性”相对应,①②符合题意;③中“要先解决主要矛盾后解决次要矛盾”的说法错误,排除;④属于唯物论范畴,与题设要求不符,排除。
【解题技巧】学会界定哲学的知识范围。唯物辩证法包括联系、发展、矛盾和辩证否定观;辩证唯物论主要包括物质、意识、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等知识;辩证认识论主要包括实践、认识和真理三个方面的知识;历史唯物主义包括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社会发展的规律、人民群众、人生价值观等内容。
11.【答案】B
【考查角度】本题以漫画形式借老鼠的话语解释矛盾的基本属性,考查考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其科学素养。
【选项分析】通过漫画可以看出,鼠的慨叹体现了矛盾双方存在着斗争性的一面,也体现了同一性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①③正确;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矛盾双方不是绝对不相容的,②错误;④强调的是统一性,排除。
【方法技巧】漫画材料型选择题是高考中经常出现的一类选择题,取材广泛,形式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漫画内容反映现实、寓意深刻。漫画选择题的题干一般由漫画(包括漫画中的文字)、说明性文字和选择要求三个要素构成。解题技巧:①碰到这类题不能单纯看题肢是否对错。从这两年的高考试题看,考查二极思维的选择已逐步被淘汰(即要么是正向选择,要么是反向选择的非此即彼的选择方式)。如果仍用此法,势必会做出错误的选择。②对漫画要仔细揣摩,切忌粗心大意。因为漫画中往往蕴藏着轻易不被发现的题意要求,若忽略了对漫画的认真观察,在文字部分(题干和题肢)中是不可能找到正确答案的。③看漫画时,必须把漫画的每一环节或每一部分跟整体联系起来。一幅漫画,往往是由好几部分组成的。它的每一部分都是和漫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把各个部分和整体联系起来,做认真地分析,才能明确题意的指向,了解漫画的意蕴。④必须将漫画与题的背景材料联系起来分析。一道漫画型选择题,一般都是漫画和背景材料相互补充说明的。只有将这两方面联系起来分析,才会做出正确的选择。⑤要密切注意这类题型中文字部分的关键词。选择题中的关键词,特别是漫画型选择题的题干结尾的关键词一定要认真对待,它往往会决定选择题肢的正确与否。
12.【答案】把握乡村振兴过程中特色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深化农村改革的普遍联系,整体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3分)抓住乡村振兴的主要矛盾,科学引导与服务,发展特色产业,助推农民增收致富;(3分)根据不同乡村实际,打造不同旅游品牌,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3分)树立创新意识,深化改革,推动乡村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力的发展,为建设现代农业农村提供政策支撑。(3分)
【考查角度】本题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切入点,考查考生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科学精神、政治认同素养。
【解题分析】第(2)问考查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回答时要注意审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统筹把握材料信息,从联系、矛盾、创新等角度解决问题。
【时政链接】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2月4日,公布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3.【答案】①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具其特点。中国“话语”要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文化智慧的民族性。(4分)②矛盾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与同类都具有共性。中国“话语”要体现国际性,为国际所认可。(4分)③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统一。中国要提升话语权必须处理好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关系,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4分)
【考查角度】国际话语权事关国家利益和国际地位,国际话语权也是习主席在国际话题中常常提到的重点问题,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本题从《文化生活》角度考查文化的作用,从哲学角度,考查矛盾的特殊性知识,并且有一个开放性试题。
【解题分析】本题有三问,第一问是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必要性可以从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的关系的角度考虑,重要性可以从文化的传播交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角度考虑。第二问是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知识分析我国应该如何提升国际话语权,这一问解题的关键是调动运用知识,熟练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包括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中国“话语”要有中国特色,体现矛盾的特殊性;中国“话语”要体现国际性,为国际所认可,体现矛盾的普遍性;提升话语权要处理好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关系,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则要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第三问是一个开放性试题,就如何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提两条建议。可以从文化交流传播的途径、手段等方面考虑。
【能力培养】培养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分析和论证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政治参与的学科素养。
【教学考试杂志社“优师计划”研发方向三成果转化为《高考研究·高考命题规律与题·知识巩固卷》(ISBN978-7-223-05514-7);研发方向四成果应用于“超级全能生”2018年9月联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