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青山人未老

2019-07-30 08:30张期鹏
名家名作 2019年5期
关键词:山道长卷画幅

张期鹏

处暑前一天下午,鸿岭先生携一幅水墨长卷来访。我虽早就听说他在创作此画,但当画卷在我面前徐徐展开的时候,我还是被震撼了。它足足有四十米!好在我们办公楼的走廊足够长。

我看的画展不多,看到的大画、长卷更少。在我的印象里,只有观看贾浩义先生的巨幅山水时,产生过这样的感觉。但他们的风格又是那么不同,贾先生的泼墨大写意雄浑壮阔、元气淋漓,鸿岭先生的长卷则质朴悠远、可游可观。

我循着画面的指引一路走去,好像慢慢走进了画幅之中,走进了山水之间——在宽阔明净的湖中山道上,清凉的山风吹过水面,遥望远处迷蒙的山色,仿佛有神秘的乐曲似有若无地传来。一步一步沿着山道而去,山渐深,峰渐高,树渐密,水渐急,路渐曲折,无边风景纷至沓来,让人目不暇接。你看,这一片散落山坡的村舍,仿佛有炊烟袅袅升起;这一处深宅大院,又好像隐藏着什么秘密。那一个山岩边,酒旗随风飘動,似有酒香弥漫;而高山之下的寺庙佛塔,又似乎回荡着清脆悠长的钟磬之声。

令人惊奇的是,画面中没有一个人物,也没有鸡狗牛羊之类,但我却仿佛从中看到了家中纺织的村妇、田间耕作的农夫、山道漫游的旅人、紧随其后的孩童、闲窗倚坐的闺秀、展读诗文的士子、昏昏欲睡的酒保、把盏细酌的酒仙、盘腿打坐的高僧、虔诚礼拜的香客以及鸡鸣狗吠的嘈杂和牛羊啃食青草的悠闲。画幅中也没有人物或鸟兽的形象,但我的耳边除了山风呼啸和瀑水轰鸣之外,似乎还听到了龙吟虎啸、狮吼鹿鸣;眼前除了山光水色之外,似乎还看到了苍鹰展翅、雁过长空,看到了山林中攀援的樵夫、弯弓的猎人,甚至看到了云雾缭绕中仙人的背影和他们手中的宝器。这是一种幻觉,这种幻觉是高明的画家给我们创造的一个虚幻而又真实的世界。

不论哪一个艺术门类,不论多高远的艺术追求,最终还得靠出色的技巧和深厚的功力来体现。就中国画而言,笔墨当为其根,甚至“舍笔墨而无它”。鸿岭先生自幼习画,几十年间遍临历代前贤名作,并曾在中央美院深造,在国家画院程大利先生高级研修班研修,走的正是传统的路数。同时,他也注重与自然为邻为友,在真山真水之中,既体味到了绘画语言与自然山水的沟通联系之妙,更感受到了宇宙之辽阔、造化之神奇、山川之灵秀、万物之生气,感受到了浸染于山水之间的儒释道文化的别样色彩。

“踏遍青山人未老。”对于一个画家来说,鸿岭先生正值艺术的盛年。此时,也许他正背着画具行走在某一座大山之中,或者拿着画笔在画室中挥毫;也许他正在书桌前静读,或者在窗前凝思。这是一个为山水、为绘画而生的人。今天,他为我们奉献了这样一幅长卷;明天,肯定又会创造新的传奇。

王鸿岭简介:

王鸿岭,字筱谷,1960年生于济南,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专业。现为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济南美术家协会理事,农工民主党山东省委前进书画院副院长。王鸿岭自幼习画,几十年间遍临历代前贤名作,与古为徒,以自然山水为邻,在尊重传统、描摹自然的同时,注重绘画的文化内涵,画作充满了传统的精神、自然的活力、文化的厚重和阔远的境界,作品多次参展、获奖,并于2017年2月在台湾举办个人画展。

猜你喜欢
山道长卷画幅
1000人数据大调查
小画幅已死?
活下来的山道
长卷
画幅长留天地间
谈唐英与景德镇妙不可言的缘分
山中
山村通了水泥路
《人间生活》教学设计
我的一生是宣纸的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