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如何走向高质量发展

2019-07-30 02:19尤蕾
小康 2019年21期
关键词:县域制造业高质量

尤蕾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基础在县域,难点在县域,活力也在县域。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新要求,也是各地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县域是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也是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各县市都铆足劲在推动高质量发展。

主攻制造业

当下,拉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之一,无疑是产业,以江浙两省为代表的沿海省份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最为强劲的区域。

在“2018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的榜单上,江苏省以24个县(市)上榜而独占鳌头,浙江省也占据了17个席位。

2015年,浙江省就提出了县域经济提档升级,而其主攻方向,正是制造业。2017年6月,浙江省又出台“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行动计划”,启动纺织、服装、皮革、化工、化纤、造纸、橡胶塑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有色金属加工、农副食品加工等10个制造业的改造提升。排名第一的江苏省江阴市更是素有“中国制造业第一县”之称,近年来,江阴市坚定实施产业强市首要战略,加快传统制造业向中高端挺进,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打出了一套高质量发展的“組合拳”。

显然,不少县市都将制造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对此,山东大学县域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段昊在接受《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制造业是中国县域发展的支柱。县域经济发达的县市制造业增加值比重都在60%上下,制造业的转型也是实现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

但是,目前制造业发展存在着不平衡与不协调的问题。一方面,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制造业发展水平差距很大。苏南、广东等地区的制造业已逐渐向资本密集型和智能制造方向升级,而欠发达地区县域仍在争抢承接东部淘汰的产能。另一方面,同一产业链不同环节制造水平差距很大,部分核心零部件依然依赖进口。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大量制造业企业面临着东南亚企业的竞争压力,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位列“2018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榜单十强的依次是江阴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常熟市、晋江市、慈溪市、太仓市、龙口市、宁乡市和宜兴市。

作为“领头羊”之一的江苏省太仓市,就在今年年初全市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未来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径,包括全力推进玖龙智能装备产业园、欧美绿色制造产业园、中欧先进制造产业园等载体建设,建成投用中德先进制造技术国际创新园二期,积极打造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园、航空零部件产业园,壮大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物贸总部经济、生物医药等“1115”产业集群,提升数控机床、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产业规模,培育智能机器人、航空零部件等先导产业,支持电力、石化、造纸等传统产业技术创新,确保新兴产业产值占比保持稳定,等等。

西部地区则是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看齐。在实地学习了浙江海宁经验之后,居于四川县域经济首位的成都市双流区确定要以工业为产业主支撑,实现赶超的首要突破口就是工业。双流区西航港经济开发区以新兴电子信息产业为核心支撑,依托中电子、海威华芯等重大项目,正在致力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

打开全新发展思路

“近年来,县域政府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不再单纯追求以GDP论英雄的考核方向。”段昊进一步分析道,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过程中,首先,县域政府目前普遍将绿色发展置于前所未有的地位,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科学论断。近年来,县域生态环境普遍好转,对居民的吸引力日益增强。有了良好的环境,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更愿意回乡定居,为地方产业腾飞奠定劳动力基础。一批退休的老年专业技术人员也受到良好环境的吸引,定居县域,促进了城乡文化融合。县域政府在项目引进上也更加趋于谨慎,普遍将高污染、高能耗企业拒之门外,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转型升级压力。

因县施策 产业发展需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根本指导,打开全新思路,因县施策。图为太阳能蔬菜大棚。

其次,县域政府也普遍加大了对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加大了对乡村建设的投入,发展方式趋向协调和共享。医疗和公共服务的提升为县域产业转型带来积极的影响。段昊举例说,四川省米易县处于四川省与云南省交界的山区,尽管地理位置并无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环境优良,气候宜人。本地医疗水平的提升,吸引了全国老年避暑避寒的疗养旅客,成功发展了康养产业。

产业发展需要打开全新思路,虽然难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准则,但还是应当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根本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应当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因县施策。

“近年来,我们对全国县域发展规划的梳理发现,各地县产业规划往往存在着偏好大项目、高科技产业,而不考虑本地发展基础的问题。我们并不否认通过引进大项目实现某县制造业跨越式发展的可能,但对于大多数县域来说,更现实的是沿自己的原有产业基础升级,或向本产业的上下游产业扩展。若能将产业做精、做细,提升本产业及关联产业的竞争力,县域都能走出适合自己发展的制造业道路。”段昊举例说,蔬菜温室种植是山东省寿光市的支柱产业。由此,本地诞生了为一批蔬菜温室种植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的设备供应商,在农业专用设备制造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实现了原有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良性互动。

值得关注的是,县域普遍存在着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全国绝大多数县域都没有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县域创新主要依赖于本地企业。受制于城乡产业结构的差异,大企业的研发机构主要设在城市中心区,因而在县域层面谈创新难度很大。未来,县域创新主要在企业应用层面。因此,依托县域企业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对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省慈溪市市长项敏用“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谋划布局未来产业”来描绘未来慈溪市产业发展的三篇文章。他们的思路恰恰就是,依托企业加强县域创新,从而实现产业升级与新旧动能转换的目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慈溪现有市场主体超过15万家,其中工业企业1.8万家,家电、化纤、轴承、汽配等传统产业一直都是慈溪的支柱产业。在政府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慈溪传统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变“制造”为“智造”,推动生产过程智能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品质,企业焕发了新的生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慈溪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项敏强调说。

激发活力 激活县域发展活力需要尊重地方首创精神,在把握大原则的基础上,允许部分地方突破政策限制,先行先試。

诸如慈溪这样的沿海发达地区的县市,已经在几十年里打下了深厚的产业基础,创新、转型、升级的目标“跳一跳”就能够达到。此外,利用开放的区位优势也获得了大量的投资,但不能忘记的是,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不仅仅针对东南沿海地区,处于腹地的中西部也不能“掉队”。段昊分析称,虽然中西部地区的开放性不足,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国内企业与沿线国家交流逐渐增多,改革开放程度也在加深,西部县域将逐渐改变过去地理位置的劣势,“未来,广大中西部县域政府需要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拓展对外交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缔结姊妹城市关系,促进本地产业与沿线国家市场对接,逐步提高开放发展的水平。”

直面挑战,激发活力

自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实施以来,各级政府投入大量精力,调整产业结构,部分地区初见成效。例如,山东省建立了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已确定了950个重点项目,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现代海洋、高端化工、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双创平台、现代物流等多个领域。其中大量的项目部分或全部落在县域。管中窥豹,可以说县域是承载新旧动能转换战略的空间主体。

如何激发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活力?

段昊强调,首先需要认识到,各个县的发展基础不同,仍然有大量县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任务重、难度大。“例如,从目前山东省确定落地的新旧动能转换项目来看,由地级市以上政府牵头引进的项目居多,更多地体现全省一盘棋的战略考虑。但国内有些县市,由县政府牵头引进高端产业项目难度较大。”段昊说,从过去几年县域引进的大项目来看,政府能否做好配套服务工作,对于项目后期发展至关重要。

另外,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难点也在县域。首先是人力资源不足,全国除少数县域人口净流入之外,绝大多数县域都面临着人口流失的问题。从人口迁徙的结构来看,县域流失的主要为适龄劳动人口,年轻人的流失让县域普遍缺乏活力。此外,教育医疗资源不足以及对外互联互通基础设施欠佳,这都导致了县域在发展产业和吸引人才等多方面处于不利地位。

找到问题的症结,方能开出“药方”。说到底,县域高质量发展离不了人的发展。提升县域发展的活力首要任务就是让县域环境优美、生活富裕,能够吸引人、留住人。一方面,需要县域从自身产业结构做起,提供足够多的就业岗位和足够好的生活环境,吸引年轻人回流;另一方面,需要从制度上消除城乡人口流动的障碍。此外,通过发展和提升职业教育,培育引进企业所需的本地劳动力队伍,引导原有的本地劳动力技能转型。

做好基本公共服务,是不少县域政府的法宝之一。纵观百强县尤其是前十强,无一不是努力做到“以人为本” “以企业为本”。因此,段昊建议,县市政府在其权责范围内应该努力做好基本公共服务。一方面做好对企业的服务,减少企业与政府打交道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做好对居民的服务,让引进企业的人才在医疗、教育、娱乐等方面的基本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放在当下仍旧不过时。未来需要继续推动高速公路体系建设,不断投入建设支线铁路,让客货混用的支线铁路扮演毛细血管的作用,提升县域出行的便利性。通过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增进企业运营的便利性,减少企业物流成本,争取通过大项目,发展产业链,形成企业集聚。

农村是县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乡村的高质量发展。因此,需要坚定不移地推动乡村振兴,持续改善乡村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率。激活县域发展活力,还需要尊重地方首创精神,在把握大原则的基础上,允许部分地方先行先试。政策制定上也尽量不搞一刀切,做到因地制宜,因地施策。

猜你喜欢
县域制造业高质量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一项县域中招政策的回顾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