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语情景喜剧以其短小、集与集之间关联性弱等特点,成为越来越多国人观剧的首选。而字幕翻译则是该类剧能否成功的关键。本文以《IT狂人》字幕翻译为例,在顺应论视域下,探索该剧译者在进行语言选择时,如何发挥其主体性,旨在为英语情景喜剧的字幕翻译提供借鉴。
关键词:英语情景喜剧;语言顺应论;译者主体性
作者简介:栗艺(1992.4-),女,汉,河南漯河人,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8--02
1.引言
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的精神需求也日渐多样化,国产剧已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人们开始将目光转向海外剧。加之,由于当下快节奏的工作生活,可供人们休闲娱乐的时光并不多。因此,短小、集与集之间关联性弱的英语情景喜剧便成了众多国人的选择。而获得了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的《IT狂人》正是此类剧。该剧讲述了发生在电脑白痴主管Jen 、高智商低情商的IT男Moss和自认为英俊潇洒的IT男Roy之间的各种趣事。讨喜的人物设定、幽默的台词和浮夸的表演将英式幽默展现得淋漓尽致 。
不过,英语情景喜剧的传播却面临着尴尬的局面,即一些字幕译者在将源语转化为译语时,造成了源语幽默感的丢失或部分丢失,使得译语受众难以获取与源语受众同等的幽默感受。然而,在《IT狂人》的字幕中译中却并未出现这种情况,其所选择的语言给译语受众带来了同等甚者更甚的幽默感受,而能取此佳效必离不开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因此,本文选取《IT狂人》的字幕为语料,在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的指导下,探索该剧字幕译者如何发挥其主体性,动态地进行语言选择,以期为以后英语情景喜剧的翻译提供参考和借鉴。
2.理论背景
语言顺应论由比利时语用学家Jef Verschueren提出。Verschueren认为,语言的使用必然会不断涉及到 语言选择,无论这种选择是无意识的还是有意识的,是出于语言内部原因还是语言外部原因(Verschueren,1999:55-56)。从顺应性出发,进行语言研究时,必须聚焦于四点:语境的顺应、语言结构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Verschueren,1999:76)。而这四点是相互融会、不可分割的,因此在进行语言研究时,不可将其分开讨论。语言使用者有意识地选择要顺应的语境,进而根据所选语境灵活地、动态地选择语言结构,最终形成我们所言或所写的语言。翻译同样会涉及到 语言选择,更为复杂的是,翻译要兼顾源语和译语两种语言。这就需要译者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根据其翻译的目的,判断要选择顺应的语境,进而在译语中选择合适的语言结构。
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具有“能动性”、“受动性”、“为我性”三个特征。“能动性”是指译者在翻译活动中,需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为我性”是指译者在对原作进行翻译时,有其自己的翻译目的。“受动性”是指译者在翻译时不仅要受原作的限制,还要受译语语境的制约,如时代背景、特定的时代翻译观等。(参见查明建,田雨,2003:22)
目前,已有不少学者将语言顺应论应用到了翻译研究当中。宋志平(2004)等运用顺应论对翻译的本质、过程以及翻译的策略和方法进行了研究。王小凤(2004)、魏晓红和李清源(2010)等将顺应论应用到了文学翻译和实用文体的翻译研究当中。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亦是不少,如王倩和占菊(2019)运用译者主体性对公示语汉英翻译进行了研究。然而,甚少有人将顺应论和译者主体性结合起来用于研究当中。但是,从语言顺应论和译者主体性的概念阐释来看,译者主体性与顺应论中的顺应过程中的意识程度具有高度的重合性。因此,将两者结合起来,能有效地弥补顺应论对翻譯现象解释的不足,更好地进行翻译研究。
3.《IT狂人》字幕中译分析
下面,本文将从词汇、短语、句子、片段等层面探究《IT狂人》字幕译者是如何有意识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译语语言中做出选择,在尊重原字幕的同时,又保留甚至增强了译语字幕的幽默感。
3.1 词汇层面
为了增强译语字幕的幽默感,在对一些词汇进行翻译时,该剧译者顺应了译语语境,灵活地选择了译语受众熟知且又不脱离原词词义的词汇。
例1:原文:Im sorry, are you from the past?
译文:妈呀,你从侏罗纪来的啊。
“past”本意为“过去”。若将该词直译为“过去”,将该句译为“你是从过去来的吗”显然是说不通的。考虑到该剧为英国情景剧,译者可选择顺应源语语境,将“past”译为“都铎时代”或“维多利亚时代”等,但对不熟悉英国历史的观众来说,这显然对他们的理解造成了困扰,影响他们的观剧体验。译者亦可选择顺应译语语境,将“past”译为“古代”。但这一翻译远没有“侏罗纪”精彩。首先,不论是在源语语境里,还是译语语境里,都有“侏罗纪”这一概念存在。其次,“侏罗纪”远比“都铎时代”、“古代”还要久远,更能表现IT男Roy在面临对电脑一窍不懂 的同事时的无奈心情。
例2:原文:She is a little bit weird...to say the leas
译文:反正,她有点脑残
“weird”本意为“怪异的”。若将其直译,那么该句可译为“她有点怪”。语言结构上虽然没有错误,但对比译者的翻译“脑残”,却显得平平淡淡,无甚出彩之处。“脑残”指荒唐的、不合情理的思维或者行为。该词活跃于网络,在年轻人间使用最为广泛。译者将“weird”译为“脑残”不仅能让观众产生亲近感,还非常贴合Jen 在电话未接通的情况话假装打电话的情景。
3.2 短语层面
在翻译短语时,译者结合源语字幕,为译语受众着想,选择了译语受众更为熟悉、同时又非常贴合画面情景的表达。
例3 原文:but I found the best thing to do with the new employee
is to size them up with a long hard stare.
译文:我发现,对待新员工做好的办法
就是用眼神打量他们
这是老板Denholm在面试Jen 时,盯着她很长一段时间后所说的话。“size up意为“估计、品评”。但该剧译者并未选择直译,而是选择了“估计”的上义词“打量”。“打量”意为“仔仔细细的观察 ,并作出 评价”。译者选择“打量”一词,不仅包含了“评估”这一含义,还把老板盯着看的情景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了观众的脑海里。
例4 原文:oh, really? Really, why dont you come down here and make me then
译文:是嘛,有本事过来单挑
“make me”是一个俚语,意为“我就不,看你能把我怎样”。译者将其译为“单挑”这一译语观众所熟知的词汇,不仅蕴含了“make me”的含义,也更能表现Roy被对电脑一无所知的同事激怒后的愤懑心情。不过,结合当时的情景,再配上夸张的表演,这种愤懑心情并不会传递给观众,只会让观众阵阵发笑。
3.3 句子层面
在某些句子的翻译上,译者并没拘泥与 源语字幕,而是适当地做出了改动,但是这种改动并非是任意的,而是在原字幕和剧情的基础上,为了收获更好的“笑果”而进行的。
例5 原文:Were more than capable of taking care of ourselves.
译文:不需要第三者盯梢
这是Roy在得知Jen 并非来门可罗雀的IT部门做客的客人,而是上级派来的主管时与Jen 所进行的对话。若是直译,划线部分 应译为“我们能很好地照顾自己”,但这样翻译远没有“不需要第三者盯梢”精彩,该剧译者的翻译更符合剧情,更能反应 Roy对新主管的抗拒情绪。译者的翻译看似脱离了原字幕,实则是将Roy的潜台词表达了出来。情景喜剧的作用就是让观众收获欢乐,那么,译者的翻译目的毫无疑问也是此。为了达成此目的,译者有权利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做出最佳的语言选择。
例6 原文:You won this round, but we can wait
译文:算你狠,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这是当Roy去找Jen 当面揭穿她对电脑一窍不通,没有资格做IT部门主管,却被Jen 三言两语威吓住后所说的话。划线 句子若直译,可译为“这回你赢了,不过,我们走着瞧”。但其语气较“算你狠,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相比,显然要弱的多 。译者的翻译更能表达Roy无可奈何,只能逞口舌之快的心情。
3.4 片段层面
在某些片段的处理上,为了与演员的肢体语言保持一致,译者在翻译时,选择性地添加了新文体,从而使得该剧更加幽默。
例7 原文:Oh, it comes we have a visitor.
Im sorry, myself and Moriss were just engaged
in quiet a serious discussion about books and such.
We didnt hear you come in.
譯文:哟,有客至
抱歉,方才吾与莫里斯就书籍
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没听见汝来
这是Roy在突然发现居然有人造访IT部门时所说的一段话。源语字幕只有一种文体,但是译文却将白话文与文言文进行了融合,再配上Roy看似在探讨问题的动作,将Roy的故作姿态表现的酣畅淋漓。
4.结语
《IT狂人》的字幕翻译毫无疑问是优质的,可为英语情景喜剧的翻译提供参考。通过对该剧字幕翻译的全面分析,本文认为情景喜剧的功能是给观众带来欢乐,译者在翻译时应将此作为翻译的目的,为达成这一目的,应在尊重原作和剧情的基础上,尽量向译语观众靠近,灵活地选择译语观众更易于接受的语言。
参考文献:
[1]Verschueren, 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 London: Arnold,1999.
[2]查明建,田 雨.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 中国翻译, 2003(1):19-24.
[3]宋志平. 翻译:选择与顺应—语用顺应论视角下的翻译研究[J]. 中国翻译,2004(2):19-23.
[4]王倩,占菊. 文化功能翻译失误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以公示语汉英翻译为例[J]. 外语学刊,2019(1):104-109.
[5]王小凤. 文化语境顺应与文学翻译批评[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8):41-44.
[6]魏晓红,李清源. 典籍英译中的文化语境顺应研究[J]. 外语教学,2010(2):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