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平远县田家炳中学
小学是启蒙教学阶段,而初中则是学生教育的黄金时期。初中时期的教育在学生一生的学习成长中作用斐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初中开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个初中班主任需要攻克的难题。我作为初一七班的班主任,也常常思考这类问题。在教育局和学校的学习培训中,我了解到了学导式课堂学习小组的教学模式。为响应教育局的号召,经过广泛的资料查询,并向教育专家咨询了相关知识后,我将这个新颖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一(7)班的班级建设中,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可以说,学导式课堂学习小组的构建让我们班的面貌焕然一新,产生了诸多积极的影响。
初一七班共有56位学生,男女分布较为平均。在学导式课堂学习小组的教学模式尚未实施建设时,班级管理工作非常复杂。教师要逐个解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问题,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压力很大,常常无法及时地对学生问题进行分类处理,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引发了许多学生和家长的不满。因此,当提出划分学习小组,开展小组建设的时候,这一想法获得了任课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多方面的肯定。在学校科任老师的支持下,本班的学习小组建设得以顺利进行。
图1
一项新政策的实行往往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和容易操作,会有大量的新问题产生。我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小组的划分依据和数量问题。考虑到初一是连接小学与初中的节点,小升初的学习成绩可以作为划分的参照物,我便依据学生的入学考试成绩,进行蛇形分组。当然,在初步地划分之后,我又考虑到男女性别的搭配、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后期中的实践表现,对划分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最终决定将全班56个人划分成了14个小组,每个小组有4个成员,其中有一人被选为小组长。为了方便班级日常的管理,我又将两个小组合并成一个八个人的大组,这样共有七个大组。如此本班课堂学习小组的雏形便生成了。
一个组内的成员,往往是各有所长,因此,互补学习可以在小组中发挥重大作用,应该加以利用。教师在讲课之前,不妨给出5~1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小组互动交流。让同学们针对自己预习或者作业上的疑惑展开激烈的讨论,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进行互补学习。当然,教师在小组讨论期间要巡回旁听,纠正讨论中出现的错误,并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启发,同时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的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程度,收集有效信息,并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加以利用,从而使课堂效率提高,使教学效果增强。
一个良好的评价系统,对学生的学习和健康的心理都有促进作用,能够推动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激发学生追求卓越。我们班建设学习小组是为了促进高效的课堂学习,因此也针对课堂表现形成一套评价模式,其中课堂评价分为小组评价和科任评价。
如图1所示,这是一份小组学习的科任评价表,由学科组长统计填制之后交到任课老师手中。从表中可以看到一节课的评价从多方面展开,有小测得分、作业得分、预习得分、探究得分、测评得分和奖励得分。例如,在语文课上,老师问了一个预习的问题,被谢雨彤同学抢答,并且答案正确,那么老师同意在预习得分这一栏给谢雨彤同学加一分。那么其他同学必然心中着急,于是更加专注的听讲,希望自己也能得到一分,拉平分数甚至超过谢雨彤同学的分数。而同学们以后的预习作业也会更加认真。小组建设的评价功能在班级内部建立起良好的竞争氛围。
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让学生养成团队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意识,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至关重要。在没有老师的帮助下,一个学生可能被一道难题困住。但是小组成员之间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进行互动交流,那么难题就不再难。
例如,在数学课下,林同学不能够准确理解绝对值的概念,因此对于题目“|a|·|b|=|a·b|能够成立”不能解释。他询问了张同学,张同学自己理解得模模糊糊,根本无法将林同学讲明白,于是他跑去找来陈同学。三个人抓住大课间的时间,找寻课本,终于都将公式弄明白了。陈同学还把绝对值的相关知识有条理地给林同学讲了一遍。最终三个人都对数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没有老师的帮助下,小组成员可以通过团队的力量,合作解决疑难问题。
一项实践并非能短时间地获得完全的成功,我们班开展的学导式高效课堂学习小组建设纵然取得了许多阶段性的进展,比如说学生的学习劲头提高了,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增强;同学们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班级内部更加团结和积极,还有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更加亲近,课堂效率提高,学习成绩上升等。但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解决。在建设学导式高效课堂学习小组的这条道路上,我班愿意成为领军者,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方法,不仅让本班得到更优越的建设发展,而且也给其他班级提供借鉴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