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导尿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在脊髓损伤伴排尿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实际效果

2019-07-30 09:28柳红莉
关键词:尿量脊髓膀胱

于 霞,柳红莉*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钻石湾院区康复医学科一病房,辽宁 大连 116033)

排尿障碍膀胱属于脊髓损伤常见并发症,患病机制在于神经环路受损导致逼尿肌反射亢进或者无力[1]。据资料显示,对脊髓损伤伴排尿障碍患者的排尿功能与膀胱储尿功能如何干预,将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质量。由此可见,采取周全有效、系统规范的康复干预方案,使患者的膀胱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并对肾脏功能得到合理保护,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为了深入探究间歇性导尿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在脊髓损伤伴排尿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实际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脊髓损伤伴排尿障碍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相关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伴排尿障碍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男35例,女20例,年龄23~60岁,平均(39.7±7.5)岁,病程10~75 d,平均(35.2±10.9)d;观察组男34例,女21例,年龄24~58岁,平均(40.6±7.7)岁,病程12~76 d,平均(35.4±10.8)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观察患者的病情,提供生活指导(饮水、翻身与个人卫生等)和疾病宣教等。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间歇性导尿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具体方法如下:(1)间歇导尿护理:协助医生开展间歇性导尿术,应用一次性无气囊无菌导尿管,型号为14-16号,将引流管放置在耻骨联合水平部位,至尿液呈滴流状,可缓慢拔出尿管;轻轻按压膀胱区,充分排空膀胱。依照残余尿量决定导尿次数,若残余尿量>200 mL,则每日导尿次数为4次;若残余尿量处于150 mL~200 mL,每日导尿次数则为3次;若残余尿量处于80 mL~100 mL,每日需导尿1次;若残余尿量<80 mL,停止导尿即可;间歇导尿期间需对患者重要指标,例如血压、呼吸和体温等变化进行严密监测,避免出现意外。(2)膀胱功能训练:a.行为训练:结合患者的病情实际情况将有效科学的排尿方案制定出,引导患者定时排尿,并嘱咐患者尽量防止在计划期间外排尿。b.生物反馈训练:遵医嘱借助生物刺激反馈仪对患者开展康复训练操作,在未婚女性与男性患者的直肠内、已婚女性患者的阴道内放置治疗棒,参数设置如下:波宽设置为200 US、频率设置为10 Hz~50 Hz,电流强度设置为0 mA~100 mA,实施神经肌肉电刺激。30 min/次,1次/d,一疗程为20次,治疗一个疗程后间歇7~10天再开展下一阶段的康复训练。c.盆底肌训练:在患者臀、腹部与下肢肌肉无收缩的情况下开展自主性的盆底肌肌肉收缩训练,引导患者吸气时收缩肛门周围肌肉,并且在呼吸时放松,5 s/次~10 s/次,每次训练均需重复十到二十组,3次/d[2]。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记录,主要内容包括: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和自行排尿频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临床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临床指标对比(±s)

组别 膀胱容量(mL) 残余尿量(mL) 自行排尿频次(次/d)时间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n=55) 345.6±85.4 358.6±57.3 343.6±72.5 252.3±56.4 0.6±0.3 1.4±1.1观察组(n=55) 346.0±85.8 462.9±45.0 341.98±73.4 143.6±74.0 0.6±0.4 3.1±1.3

3 讨 论

脊髓损伤伴排尿障碍后,患者膀胱功能处于不稳定状态,并且在时间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会出现改变,若出现并发症,还需对膀胱管理的方案予以修改。间歇导尿能够使患者的膀胱规律性充盈以及排空,使其尽量达到生理状态,防止充盈过度[3];另外,还可使患者加速排出残余尿量,有效预防泌尿系统与生殖系统感染,使膀胱间歇扩张,进而改善膀胱的收缩功能。同时通过膀胱功能顺利,还可使患者的膀胱有效排空,预防感染,并对肾脏进行有效保护,最终最大程度恢复膀胱功能。从本文的研究结果中可知,实施间歇性导尿配合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其护理后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单纯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脊髓损伤伴排尿障碍患者的护理中实施间歇性导尿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膀胱功能得到积极改善,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尿量脊髓膀胱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术在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直肠癌在调强放疗中保持膀胱充盈度一致的重要性研究
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应用核磁共振成像与CT的诊断对照研究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膀胱镜的功与过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