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2010年,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为配合洛阳市洛南新区基本建设,在厚载门街东、龙门大道西的伊洛路段进行考古发掘工作(图1),其间清理了两座墓葬,编号C7M4597和C7M4598。这两座墓葬保存较好,出土随葬品丰富,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现将两座墓葬的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该墓葬为单室土洞墓,由墓道、墓门、墓室组成。方向 190°。(图2)
墓道位于墓室之南偏东,为长方形竖井式斜坡墓道,长3米,宽1米,开口距地表0.7米,墓道底部最深处距地表2.9米,坡度13°。
墓门北接墓室,南连墓道,不见封门,因顶部坍塌,残高0.9米。
墓室平面呈北窄南宽的梯形,长2.48米,北部宽0.9米,南部宽1.3米,顶部已坍塌,残高 0.9~1.4米。墓室顶距地表 2米,墓室底距地表3.4~2.9米。葬具及骨架已腐朽,葬式不明。随葬品位于墓室北部及西南部,均为陶器。
C7M4597 出土器物均为陶器。陶器均为灰陶,烧制火候较高。器表涂有红彩,基本脱落殆尽。器物造型有各种人物俑、家畜家禽和模型明器等,共计9件。随葬器物具体情况如下:
风帽俑 1件。C7M4597:2,头戴风帽,头略前倾。面颊丰满,面带微笑。大眼圆睁,大鼻高挺。身穿圆领窄袖长衣,外披风衣垂至膝下。下着长裙,双足隐于裙内。双手呈持物状上下相叠贴于胸前。通高22 厘米。(图3-1,封二-1)
男侍俑 1件。C7M4597:3,头戴幞头,身着窄袖过膝长衫,双手交拱于身前,足蹬长靴立于平板之上。低眉顺眼,表情哀伤。通高20.4 厘米。(图3-2,封二-2)
胡人俑 1件。C7M4597:4,头戴前后对称的翻沿胡帽,粗眉大眼,深目高鼻,八字胡上卷,嘴微张,有浓密的络腮胡须。身着圆领窄袖长衣,束腰带。下穿紧身裤,足蹬长靴。身体直立,右臂略弯曲,右手持一长流壶,紧贴于腹部。左臂曲肘,左手握拳贴于胸前。通高25.9 厘米。(图3-3,封二-3)
图1 墓葬发掘位置示意图
文吏俑 1件。C7M4597:5,头戴平顶小帽,眼微闭,做思索状。上身穿窄袖右衽长衫,足蹬长靴立于方形托板之上。左臂下垂,右臂弯曲,右手持书卷贴于前胸。通高18.7 厘米。(图3-4,封二-4)
马 1件。C7M4597:1,勾首,曲颈,前腿绷直,后退屈蹬,马身整体后倾,作起跑姿势。马头有络头,前胸有攀胸,身背驮鞍鞯,臀部有后鞧。长 29 厘米,高26.5 厘米。(图3-5,封二-5)
羊 1件。C7M4597:6,颈部直立,面视前方。双角弯曲,两耳下垂,两眼圆睁,嘴微张。四肢弯曲,跪卧于托板之上。长10.7 厘米,高7.8 厘米。(图3-6,封二-6)
猪 1件。C7M4597:7,四肢弯曲呈俯卧状,背脊隆起,头较大,嘴巴后部翘起露出獠牙,大眼圆睁,双耳翘起贴于脑后。长12 厘米,高 5.4 厘米。(图3-7)
灶 1件。C7M4597:8,拱形灶门,灶门上有山形挡火墙,方形灶台,中间有圆形灶孔,内置一釜,且釜与灶为一体式。灶体长7.0 厘米,宽 6.2 厘米,高 4.8 厘米,挡火墙高 10.2 厘米。(图3-9)
井圈 1件。C7M4597:9,圆锥台形,中空。口径 7.6 厘米,底径 8.3 厘米,高 3.5 厘米。(图3-8)
该墓葬为单室土洞墓,由墓道、墓门、墓室组成。方向 180°。(图 4)
墓道位于墓室之南,为长方形竖井式墓道,长 3米,宽 0.8米,开口距地表 0.6米,墓道底部最深处距地表5.2米。
墓门北接墓室,南连墓道,不见封门,因顶部坍塌,残高0.8米。
墓室平面呈长方形,长2.4米,宽1.4米,顶部已坍塌,残高1米。墓室顶距地表4.2米,墓室底距地表5.2米。葬具及骨架已腐朽,葬式不明。随葬品位于墓室北部及东西两侧,为陶器和铁器。
该墓出土器物有陶器和铁器。陶器13件,均为灰陶,烧制火候较高。器表涂有红彩,基本脱落殆尽,器物造型有各种人物俑、家畜、家禽和罐等。铁器1件,为剪刀。随葬器物具体情况如下:
镇墓兽 1件。C7M4598:1,人面兽身,短独角,无羽翅。前腿直立,后腿蜷曲呈蹲踞状,有底座。面部稍上仰,双目圆睁平视前方,口微张。头顶后部有短独角。通高26.5 厘米。(图 5-1,封三-1)
武士俑 1件。C7M4598:2,头戴有护耳的兜鍪,兜鍪中部起脊,无顿项,颈部缠有护项,上身内穿战裙,外着明光铠,肩部覆披膊,腰束带,足蹬长靴立于平板之上。两目睁开,表情威严。两手微握,附于腰部。通高 27.6 厘米。(图 5-2,封三-2)
男侍俑 1件。C7M4598:3,头戴幞头,身着窄袖过膝长衫,双手交拱于身前,足蹬长靴立于平板之上。低眉顺眼,表情哀伤。通高20厘米。(图 5-7)
侏儒俑 1件。C7M4598:4,挺身直立,身材粗短,大头无颈。胖脸较宽,粗眉紧锁,双眼圆瞪,鼻孔外露,嘴大唇厚。上身着翻领右衽长衣,左肩搭饰长短不一的布巾两条,长布巾垂至臀部,短布巾垂至腰部。左臂下垂于体侧,右臂弯曲于胸侧,手中握有布巾一条。脚穿圆头鞋立于方形托板上。通高10.8 厘米。(图5-8,封三-3)
陶鸡 2件,形态大小一致,似一模所制。(封三-4)C7M4598:5,公鸡造型,鸡冠高耸,尖嘴较长,双翅贴体,尾上翘,长腿直立于椭圆形的底座上。通高 14 厘米。(图 5-3)
图3 C7M4597 出土器物
陶鹅 2件,形态大小一致,似一模所制。(封三-5)C7M4598:7,母鹅造型,直颈低首,面向前方,扁嘴微张,双翅收于体侧,双腿直立附于底座和托板之上。通高13 厘米。(图5-4)
陶鸭 2件,形态大小一致,似一模所制。C7M4598:9,直颈低首,双目圆睁,面向前方,扁嘴微张,双翅收于体侧,尾部略翘起,双腿直立附于底座和托板之上。通高7.1 厘米。(图 5-5)
陶狗 1件。C7M4598:11,前腿直立,后腿弯曲蹲坐于方形托板之上。昂首,嘴较长,眼微凸,大耳下垂,身体瘦长,肋骨凸出。通高11.7 厘米。(图 5-9)
陶羊 1件。C7M4598:12,颈部直立,目视前方。双角弯曲,两耳下垂,两眼圆睁,嘴微张。四肢蜷曲,跪卧于托板之上。长10.8 厘米,高 7.8 厘米。(图 5-10)
陶罐 1件。C7M4598:13,短颈,口微侈,溜肩,上腹略鼓,平底内凹。口径4.2 厘米,底径 4.6 厘米,高 7.4 厘米。(图 5-6)
铁剪刀 1件。C7M4598:14,锈蚀严重,已残。交股式,呈“8”字形。残长 23.5 厘米。(图 5-11)
这两座墓均位于洛阳市洛南新区,北距隋唐洛阳城外郭城城墙约3.5 公里。这一区域在近二三十年的考古工作中发现了不少唐代墓葬,其中以小型土洞墓居多,虽然这些墓葬绝大多数被盗扰,无墓志等纪年信息可考,但从墓葬形制和出土随葬品的特征来看,仍可大体判断墓葬所属时代。
从墓葬形制来看,这两座墓与洛阳地区隋唐墓分期中的第一期墓葬形制相近,墓室形状规则。特别是C7M4598 属于典型的“铲形墓”,墓室四壁略外弧,墓门开于墓室南壁中部。C7M4597 与安阳 402 号墓形制相近[1],墓室北窄南宽,墓道偏东。
图4 C7M4598 平、剖面图
图5 C7M4598 出土器物
从随葬器物来看,C7M4597 随葬的风帽俑、马俑、羊俑、猪俑分别与洛阳关林镇唐墓[2]M1267 中所出Ⅰ式风帽俑(M1267:13)、Ⅰ式马俑(M1267:4)、羊俑(M1267:3)、Ⅱ式猪俑(M1267:24)类似,风帽俑和胡俑也与偃师唐柳凯墓[3]随葬风帽俑和胡俑类似,洛阳关林镇唐墓M1267 和偃师唐柳凯墓均为初唐时期墓葬,C7M4597年代应为初唐时期。
C7M4598 随葬的武士俑铠甲风格具有隋与初唐时期明光铠风格[4],镇墓兽与洛阳关林镇唐墓A 型Ⅰ式人面镇墓兽(M1267:2)类似,侏儒俑与洛阳关林镇唐墓[2]M1290 随葬Ⅰ式侏儒俑(M1290:14)、偃师唐柳凯墓[3]随葬的侏儒俑几乎如一模所制,狗俑与洛阳关林镇唐墓 M1290 随葬Ⅰ式狗俑 (M1290:25)类似,洛阳关林镇唐墓M1290 和偃师唐柳凯墓年代为初唐时期,C7M4598年代也应与之相同,为初唐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