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瑶
虢国,是西周时期至春秋初期重要的诸侯封国。根据史书记载,历史上前后出现过大小不同、位置各异的五个虢国(西虢,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东虢,位于今河南省荥阳市境内;南虢、北虢,位于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境内;小虢,为西虢东迁后之故地)[1],但截至目前,只有位于三门峡市区东部的李家窑遗址通过考古发现,找到了疑似史书上记载的虢都上阳城,成为五个虢国历史上唯一有实物佐证的都城遗址。有少数学者认为,李家窑遗址缺乏虢都上阳城的关键器物或文字证据,不足以认定其为虢都上阳城。本文拟从营建理念角度入手,利用“王城图”这一周人开创的营国制度,对李家窑遗址是否为虢都上阳城之所在予以考证。
西周时期,周天子为了巩固政权,实行了分封制,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使之各建其都,各辟其野。在分封制下,上自周天子,下至诸侯,直至卿大夫,均需严格按照礼制要求,建设自己的城邦国家。《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中对这一时期的城邑建设制度作了详细记载,而所谓“王城图”,则是根据《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中记载的“匠人建国”“匠人营国”内容绘制的周人王城营建规划图。
其中,“匠人建国” 一节讲的是建设城邑的测量问题。
匠人建国,水地以县,置槷以县,眡以景,为规,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昼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
这段话的意思是:匠人们营造都城的时候,先要用悬挂准绳的方式来保证土地的水平,然后,立表测日影,再参考北极星方向,进而确定东(朝)西(夕)方位。
“匠人营国” 一节讲的是城邑的建设制度。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夏后氏世室,堂修二七,广四修一,五室,三四步,四三尺,九阶,四旁两夹窗,白盛,门堂三之二,室三之一。殷人重屋,堂修七寻,堂崇三尺,四阿重屋。周人明堂,度九尺之筵,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堂崇一筵,五室,凡室二筵。室中度以几,堂上度以筵,宫中度以寻,野度以步,涂度以轨,庙门容大扃七个,闱门容小扃参(叁)个,路门不容乘车之五个,应门二彻参(叁)个。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九分其国,以为九分,九卿治之。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
这段文字,详细规定了周王城、诸侯国都及卿大夫采邑(都)的营建面积,城门设置,城内道路分布,道路宽度,宗庙、社稷分布,朝、市分布及面积;周人明堂及五室体量,庙门、闱门、路门、应门宽度,路寝之内及路门之外的九室功能,宫城所占王城比例,王城治理体系,王宫门阿、宫墙浮思、城墙浮思高度;王城内、环城、城郭外道路宽度,筑墙方式,草屋、瓦屋、粮仓、地窖、城墙所筑逆墙高度,道路高差,下水道深度,宫墙厚度高度比,等等。为我们对照研究西周时期的营国(建城)制度,提供了详尽的技术标准。
前代学者根据《考工记》“匠人建国”“匠人营国”记载绘制的“王城图”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宋理学家聂崇义在 《三礼图》中绘制的“王城图”(图1)和清代大儒戴震在《考工记图》中绘制的“王城图”(图2)。2011年,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在编撰《元河南志》时,遵循《考工记·匠人》的科学记述,较为完整地展现了更为直观的“周王城图”(图3)。
图1 《三礼图》王城图
图2 《考工记图》王城图
图3 《元河南志》周王城图
依据《考工记·匠人》以及前代学者绘制的“王城图”,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周人在营建王城时所遵照的规划原则。
1.王城以宫城为中心,“回”形规划结构,宫城亦筑有城垣。
2.王城城垣方九里,四边城垣各开三门,共计十二门,城内道路南北九条、东西九条,每条道宽可容九车并行,宫前区中心道路旁,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宫前区设三朝,宫后区置三市,朝、市面积均为一夫之地(成年男子长宽各百步的正方形面积)。
3.宫城城门屋脊标高为五雉(一雉,为长三丈、高一丈的版筑墙壁),宫墙四角浮思标高七雉,城墙四角浮思标高九雉。
4.王城道路分为三种,即城内经涂、城外环涂和城郭外的野涂。经涂宽九轨(一轨宽周制八尺),环涂宽七轨,野涂宽五轨。
5.墙体的砌筑方式均为版筑,宫墙的厚度高度比为一比三,宫墙墙厚三尺,墙高九尺。
6.明堂下阶前的道路,中间比两边高出的尺寸是路中间到路边宽度的十二分之一。
7.宫城中的下水道深三尺。
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考工记·匠人》中的零星记述和其他史料佐证,大体推断诸侯都城的营建原则和规模:
1.诸侯都城亦采取王城的“回”形规划结构,将宫城置于都城中心被环抱拱卫的位置。
2.西周公都城城垣方七里,侯伯都城城垣方五里,子男都城城垣方三里。
3.诸侯都城城墙四角浮思标准为七雉,宫墙四角浮思标准为五雉,宫城城门屋脊标准为三雉。
4.诸侯都城经涂宽七轨,环涂宽五轨,野涂宽三轨。
5.诸侯都城也会营置左宗右社和前朝后市,但具体规模无法推测。
6.城墙砌筑方式仍采用版筑,城墙厚度、高度暂无考。
李家窑遗址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区东部,依据《三门峡发现虢都上阳城》[2]《三门峡虢都上阳城发现大型宫殿性建筑基址》[3]等考古相关资料,可对李家窑遗址的文化内涵加以简要概括:
1.根据考古发掘的层位关系及出土器物特征,遗址城垣的使用年代应为西周末期至春秋中期之初,相关遗迹的存续年代与城垣使用年代基本一致。
2.发现有位于中部偏西南的宫城遗址。宫城墙外,挖有环形壕沟。宫城内,发现有大面积夯土和最大径1米的柱础,横贯宫城中部,设置有陶制水管。整个城市遗址的规划逻辑为“回”形布局。
3.城市遗址,由于南部被青龙涧河冲毁,从现存资料判断为东西长方形城址,东西方向城垣为1000~1050米,南北方向城垣残长560~600米,推断城垣总长为 3120~3300米。城垣墙体基宽 4.5~6米,残高 0.5~1.8米,城垣采取大版筑方式填土分层夯筑而成。城垣外分布有两道环绕垣墙的城壕。
4.遗址发现有粮库、制骨作坊、冶铜作坊、制陶作坊等。粮库位于宫城外西北侧,制骨作坊位于宫城外东北侧,冶铜作坊位于城垣内的东北隅,制陶作坊位于城垣西墙南端外侧。
5.宫城内,北部存在大面积方形或长方形夯土,面积200~600 平方米不等,中部及东南部经不完全勘探,亦存在大面积夯土,推测均为建筑基址。
6.宫城内中偏西的北部,发现一座东西长24.6米,南北宽(含门阶最宽处)21米,面积478 平方米的大型房基 (编号2001SLRF11),该房基为宫城最北端建筑之一,与宫城城墙、宫城环壕处同一层位,基址略高于周围地表。房基上分布有45 个圆形柱础,形制均较大,最大直径近1米,南北向7 排,东西向5 排,柱础内多置有柱础石,或铺垫石料夯实。房基表面高处,局部存有踩踏面。房基上,采集到大量陶瓦残片,多为板瓦。房基南面,东、中、西发现有门阶。房基东南部夯土下,发现一座殉人墓,推测用于该建筑奠基。房基中部略偏北,发现疑似“水准仪”遗迹。
综上所述,现对李家窑遗址是否为《考工记·匠人》中所述的诸侯都城,以及是否符合“王城图”的规划原则,试作评议。
李家窑遗址宫城中发现的大型宫殿遗址中的“水准仪”遗迹,符合《考工记·匠人》中“匠人建国,水地以县”的“建国”思想;李家窑遗址使用年代,与史料记述中的三门峡虢国存续年代一致;遗址采取“回”形布局,与周王城、诸侯都城的布局一致;遗址城垣现存残长3200米以上,至少约合周制7.7 里,亦即方不足二里,难以符合任何诸侯都城的形制标准,但同时,因李家窑遗址南部被河道冲毁,以上遗址城周数据均为不完全数据,难以客观对照《考工记·匠人》的“营国”思想;李家窑遗址城垣墙体的砌筑方式均为大版夯制,与《考工记·匠人》中记载的“大汲其版”的墙体砌筑方式一致;遗址发现的粮库、制骨作坊、冶铜作坊均处于宫城北部,与“王城图”描述的“前朝后市”中的“后市”方位一致,因资料所限,暂难以判断位于城垣之外的制陶作坊与宫城的南北位置关系;宫城内存在大面积夯土,可见修筑建筑十分丰富,虽建筑功能无从考证,但可与明堂、内九室、外九室、王宫门阿、宫隅等《考工记·匠人》记载的大量宫城建筑做出合理联想; 宫城中发现的大型宫殿基址,虽未明确门的宽度,但三阶宽度可大体推算门宽,三阶宽度为 2.5~2.75米,约合周制17.5~19.2 尺,较为符合《考工记·匠人》的记载,“庙门容大扃七个”;大扃为牛鼎之扃,长三尺,因此该宫殿遗址门宽可容六大扃以上,可能为“庙门”;宫城遗址中轴分布有160米长陶制水管,此遗存在《考工记·匠人》中,可依稀见于对“窦”的尺寸描述。
因此,不论从李家窑遗址的使用年代与三门峡虢国的存续年代上,还是从李家窑遗址的布局原则与以“王城图”为代表的周人“建国”“营国”思想的对照上,我们都有较为充足的理由相信李家窑遗址应确为虢都上阳城之所在。
时至今日,仍有诸多学者从史料学角度猜测推断,三门峡陕州故城东部才更有可能是虢都上阳城之所。但由于相关史料中关于虢国及虢都上阳城的记载都过于简略,且抵牾甚多,难以形成有效、完整的证据链对此观点加以佐证。同时,对陕州故城东部的考古发掘亦未发现有西周时期的实物遗存。
目前,李家窑遗址为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垣东南局部被辟为虢国公园以绿地形式加以保护。李家窑遗址被认定为虢都上阳城所在,意义非常重大。如果能够整体规划,进一步明确遗址范围,将其推荐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而申报设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想必会更有益于开展更大范围、更加翔实的考古发掘。我们相信,李家窑遗址将为世人展现更多惊喜,甚至填补考古史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