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是一个在艺术史、美学史被反复探讨的问题。对于中国当代艺术而言,要结合中国传统艺术的特质、当今时代的文化变迁、艺术传播的技术环境变革、艺术生产方式的现代化等来论述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艺术传承;艺术创新、传播;文化产业
关于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也就是艺术的“源”与“流”的问题,在古今中外的艺术史、美学史上都有着广泛的讨论,可谓“前人之述备矣”。在中国艺术理论史上,对于这一话题的探讨,在清朝这个中国古典美学的总结阶段达到了顶点,诸如叶燮论“正、变、盛、衰”;石涛论法则与自由、传承与创新;刘熙载论“用古与变古”等。在西方艺术发展史上,从古希腊艺术直到今天的后现代艺术,艺术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一部艺术史就是一部风格变迁史和理念变革史。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在论天才和艺术时,尤其强调艺术天才的创造力,强调艺术创造并非套用既有模式,而要不断创新;黑格尔在《美学》中把艺术发展分为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三个阶段,看到了艺术的变化发展,尽管他最终得出了艺术消亡的悲观且荒谬的结论;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关注到了新型的艺术生产方式;奥尔加特·加塞特对他称为“新型艺术”的西方现代主义艺术进行了历史比较的研究,并提出了“大众文化”概念;利奥塔研究了颠覆传统的后现代文化艺术;布尔迪厄用文化资本理论来解释艺术发展,看到了艺术因袭既有文化资本和在文化资本积累基础之上的创造性发展;狄利·杰格德把艺术和文脉联系起来,看到了民族艺术中的文脉传承。可见,古今中外诸多学者都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艺术的。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我在此尝试结合中国传统艺术的特质、当今时代的文化变迁、艺术传播的技术环境变革、艺术生产方式的现代化等来论述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一、艺术要在传承中发展
1.艺术传承要借古开今、继往开来
“借古以开今”是清代画家石涛《画语录》中的精辟之言,其意谓前人的成就可作后人借鉴,但不可重蹈老路,要在借鉴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创出今天新的艺术来。对于师法古人和展现自我,石涛还提出了“不法而法,乃为至法”,以追求艺术创作的自由境界。“不法”并不是不学习古人。恰恰相反,对前人经验的借鉴和艺术传统的学习是创作的必经之途,只是这种学习并不拘泥于既有的经验和既定的规则,而是要在不断超越与创新,绝不能“泥古不化”。石涛也正是经过认真学习传统,并对大自然有了深刻的观察了解之后,才得出了这番感悟,才提出了“一画论”。这种感悟正是对艺术自由性创造的理解和对艺术创作规律的把握。
2.艺术传承的核心是传扬艺术之道
艺术传承当然不是对于古代经典的复制,也不是对于某种既有艺术模式的套用,关键是要传扬传统艺术精神和哲学层面的东西,即对于形而上的“道”的传扬。这其中,至少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层是传扬传统美学思想,如中国古典美学的“虚实相生”“得意忘象”“传神写照,迁想妙得”“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等艺术哲思,以及“涤除玄鉴”“虚静玄远”“澄怀味象(澄怀观道)”“林泉之心”的审美心胸;第二层是传扬传统艺术气韵,即中国艺术特有的“气韵生动”之感,如天真、自然、简淡、飘逸之韵味,展现中国艺术形象独有的风姿神韵;第三层是传扬传统艺术意境,也就是基于对传统美学的学习和对古典气韵的把握,传达一种超越艺术本体形象的“言外之意,象外之境”,彰显中国艺术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3.艺术传承的手段是传习艺术技艺
艺术传承自然离不开对于技艺、技巧、技法的传习。以美术为例,中国古代留下了大量的画论、书论。如南齐谢赫的“六法论”、唐代荆浩的“六要论”、 唐代孙过庭的《书谱》、宋代郭熙的“三远说”等,为当代艺术家学习传统书画技艺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而在工艺美术领域,则更加强调手艺的传習,如紫砂技艺、刺绣技艺、剪纸技艺、漆艺、木艺等。今天中国所提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活态传承”,就是对于古老艺术技艺的沿袭传承。
二、艺术要在发展中传承
1.艺术创新是艺术的本质特征和其生命力之源泉
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其区别于一般技术和工业生产的根本之处在于:艺术具有独创性,艺术产品是灌注了主体创意思想的精神产品(虽然大部分要有物质形式和载体),即便是文化产业中的批量生产的艺术设计产品,也正是由于具有匠心和创意而具有艺术属性。对于今天的艺术家而言,在其创作生涯中,如果想要在艺术的道路上开创出一片天地,必须要做到三个超越,即“超越前人”“超越同代人”“超越自己”。在这三个超越中,首先就是要超越前人。只有超越前人,才会有后来的超越。每一个时代的艺术家,都身处艺术发展的某一具体的历史环节之中,在他们的身后,前人的艺术成就,在属于前人的那一个时代固然是一种创造,但过后却成了传统。后起的艺术家应该积极从文化艺术传统中汲取养料,使其转化为艺术创新的素材。而这种汲取传统养分的开拓创新,事实上也起到了传承传统的作用,赋予了传统新的生命力,使得艺术之流源源不断。
2.艺术要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创新不但是艺术生命力的源泉,也是文化传统得以传承的时代精神依托。往往古老的艺术元素、文化符号借助新型的包装、形式,就能焕发新的生机,比如:故宫推出的胶带、口红、咖啡、火锅等“爆款”文创设计、文创餐饮,就是用创意激活古老文化,发掘了传统文化的无尽价值,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利用艺术手段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例子。
三、艺术传承发展要善于利用现代艺术传播体系
1.新媒体为艺术传播开辟新天地,推动艺术革新发展
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数字时代,文化艺术传播已经经历了“口语时代-印刷时代-电子时代-网络时代-数字时代”的变革历程。每一次变革,都推动了艺术革新发展。数字时代,传播媒介呈现出大融合、超时空趋势,为当代艺术传播开辟了新天地,直接激发了一系列新的艺术形式产生,如:网络直播、网剧、微电影等,使得艺术更加异彩纷呈。
2.新媒体推动文艺评论全面变革,促进文艺作品传播
数字时代,文艺评论的传播有了许多新的特征:一是在传播空间上,以网络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为最主要的传播空间。二是在传播载体上,大量搭载非主流媒体平台,如微媒体、自媒体等。三是在传播形式上,呈现出碎微化,即碎化和微化,样式、体量细碎化、碎片化和题材、视角微小化、微观化,具有后现代式的碎裂解构特征。四是在传播主体上,表现出强烈的去精英化、去权威化、草根化的后现代大众文化特征,“作者”“评论家”的身份消解、日益式微;人人皆有话语权,人人皆是评论者(区别于评论家)的局面形成,尤其是在自媒体社交空间中。五是在传播行为上,具有即时化、互动化、语言泼辣化特征,传播行为随时随地发生,时效性极强;传播者和受众难分彼此,受众也成为传播者;语言风格大胆泼辣,不拘一格。六是在传播对象上,以80后为分水岭,主要定位于80、90、00后的年轻群体,吸引新生代,也是网生代的注意力。七是在传播领域上,跨界化特征显著。时下,“发弹幕”就是一种极为典型的新潮文艺评论传播行为。总之,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新型文艺评论应运而生,而文艺评论的传播必然促进文艺作品的传播。这为当代艺术传承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
四、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推动艺术传承发展
1.文化产业能够盘活文化资源,推动艺术传承
我国文脉悠远,文蕴深厚,拥有极为可观的文化资源存量。这些资源存量,要转化为资本增量,就要通过艺术创意和文化产业。近年来,我国国风影视、国风动漫、古风音乐渐热;中华民族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有机结合,通过文化贸易方式不断“走出去”;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如戏曲等,与当代流行文化跨界融合,使人耳目一新,受到大众欢迎。这些正是对文化产业盘活文化资源,推动艺术传承的极好见证。
2.文化产业能够激活创意头脑,推动艺术创新
文化产业也叫创意产业、IP产业(版权产业)等。创意是文化产业的灵魂,艺术是文化产业的主要内容。文化产业能够通过新颖的艺术形式、全新的艺术题材打造時代“新经典”,也能够运用最新的科技手段、新型的传播媒介让大众享受视听盛宴,体验技术美学、机器美学等。因此,发展文化产业,为艺术创新提供了光明的前景。
3.文化产业推动艺术走向大众,是最便捷的公共艺术教育途径
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亲民性和娱乐性,是普通大众接触艺术产品的最便捷途径,因而也就成为最便捷的公共艺术教育途径。文化产业能够使文化艺术寓教于乐的社会功能在最广泛的范围,得到最大化的发挥,从而推动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比如:近年来,我国打造了一批“现象级”综艺节目,如《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等,这些节目不但具有大众文化的属性,而且具有很强的文化艺术传承作用;于2019年1月进行网络播放,由中宣部策划打造,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支持的讲述“千年思想家”马克思的动画《领风者》,也是一个利用文化产业方式进行德育、智育、美育的典型案例。
(责任编辑:黄丽玲)
参考文献:
[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405-412.
[2][德]康德.判断力批判[M]. 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02.
[3][德]黑格尔.美学(第二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85.
[4][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92.
[5]张园.20世纪初西方现代艺术的文化还原[J].外语学刊,2013(02):137-142.
[6][法]利奥塔,等.后现代主义[M]. 赵一凡,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5.
[7]徐望.文化资本理论探源与国内外研究综述[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8(01):100-110.
[8][美]杰格德.艺术即脉络[M].台北:五观艺术管理有限公司,2004:3.
[9]李福顺.中国美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3-112.
本文为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资本与消费社会双重视阈下的当代中国文化消费研究》(17CH22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