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2000年开始进入家电行业,除了中间有两年短暂的离开,实际上秦总一直在家电行业打拼。从最初在比德斯器电器任职到西安自主创业,至今没有离开这个圈子。而从创业伊始到现在,其进行过几次大的调整,可以说基本都踩到了渠道变革的关键点上,伴随这些有效的改革举措,秦总公司在西安也创出了自己一片小天地。但同时,其所做的这些调整改革也是家电大市场,大变化下的一个缩影。
依附建材渠道打开初创局面
2005年~2006年,厂家和国美、苏宁等连锁平台合作费用成本增高到极限,矛盾也由此产生,最典型的案例是格力和国美分手自建专卖店,一部分品牌在此也走了下坡路,成为连锁平台的牺牲品,而此时最大的失误是厂家忽略了建材连锁卖场,当时以居然之家为代表的建材连锁卖场发展很迅猛,家电产品走进建材连锁的模式也得到认可,市场份额快速提升,而且费用低,现金回流通常及时周期短,全国地方性建材卖场也蓬勃发展,西安大明宫建材家居就是其中之一。
2008年,在选择销售渠道过程中,秦总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即决定进驻大明宫——西安本地建材家居卖场,进行家电品类的运营,完全放弃跟国美苏宁合作。当然此时,西安市场、乃至全国家电市场依然是国美、苏宁电器占据着绝对主流的销售位置。
为什么选择建材家居渠道?
一方面,大明宫在西安建材圈中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在当地消费市场、尤其是前装市场保持了良好的品牌认知,且有固定的前装客源;另一方面,相比专业家电卖场,大明宫更具成本优势。于是,在2008年,通过集成灶品类,秦总公司正式进驻大明宫。
为什么是集成灶?
“从自身情况出发,进驻大明宫符合当时我们的实际情况。但问题又来了,传统的成熟家电在前装市场几乎无优势可言,哪种家电品类更符合建材渠道特征?集成灶进入了我们的视线。”
当时,市场的集成灶产品并不多,暂时没有形成品牌格局,竞争并不激烈。同时,因为没有形成品牌矩阵,品牌商对代理商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同时没有传统家电行业中的囤货压力。加上集成灶产品的半安装性质与前装橱柜、洁具等产品有很高的契合度。当然,很关键的一点还在于这一品类有非常理想的毛利空间,可以让商家在合作模式上尝试更多、也更灵活。在进行综合考量之后,集成灶成为秦总进军建材渠道的先锋产品,并展开与橱柜商家的深度合作。
为什么与橱柜商合作?
在进入大明宫过程中,秦总并没有按照正常开店的步骤布局,而是首先采取了异业合作模式。既是出于前期试水,也出于成本考虑,更重要的是,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集成灶实际上是一个半成品,涉及到前期的设计,量尺,安装,和橱柜的配套协调问题等等,只是橱柜里面的配套产品,这种产品独立于整体厨房也同时必须依附于整体橱柜来销售比较好,属于寄生生存方式,我们定位为寄生产品,当然后期的事实证明我们的模式是正确的,而独立开集成灶单品形象店的代理商最后死的很多也很惨。”
2008、2009年,市场上的集成灶产品并不多见,一个品类不足以支撑商家开设专卖店。同时,由于市场基数小,认知度不高,客户对集成灶并不关注。但与橱柜联合一起推广则不然,橱柜是家装的前置環节,在橱柜几百平米的展厅出样多、客户接受度也高。当初,为了能与橱柜商家达成合作,秦总承诺对方对方几个条件:第一,派驻自己的营业员,不影响橱柜的正常销售;第二承诺每月保底销售在5~10台之间,如果完不成这一销量,依然给对方承诺的销售提成。
这样,借助橱柜商的力量,第一年的年销售量单店超过了100多台,年销售额百万元。更重要的是,对于新晋代理商而言,由于资金有限,所以成本控制非常重要。
依托于橱柜商的合作,大大降低了秦总自身的经营压力,建店成本在5万元左右。另外,集成灶的安装送货周期较长,需要等待客户的装修进度,一般在15~20天左右,无需备货,没有库存压力。而一般都是客户预付定金,现款现结,实现了非常好的现金流。
所以,以集成灶为先行品类,以建材家居为先行渠道,以与橱柜商合作为先行策略。第一年,秦总享受到了在建材渠道的红利。
独立建店+发展加盟夹缝中求生存
2010年,独立建店纳入发展规划。当时,西安集成灶的专卖店数量不超过5家,因为缺少大环境的带动,且在传统烟灶销售格局下,单一品类建店依然有很大风险。
因为有了前期合作模式的探索,在独立建店之前就考虑到了品类的引进和组合。
首先,与比德斯合作,引进橱柜和传统烟灶品类。
橱柜品类的引进符合前期秦总摸索的模式逻辑,至于引进传统烟灶品类,一是作为集成灶的品类和销售补充;同时通过传统烟灶也能够起到门店的引流作用,先引流到店,再进行品类的引导和转化。
其次,将水槽、龙头、拉篮作为配套产品进入门店,形成整体厨卫概念。
品类阵营形成之后,需要围绕品类做客户公关。实际上,因为掌握了上游制造资源,秦总引进的橱柜,水槽等产品有着绝对的价格优势,更容易吸引客户。为此,橱柜+水槽+龙头,几乎全部采取了赠送策略,只保留制造成本,采取“零利润”销售模式。客户享受价格优势的前提是订购集成灶。将所有毛利都集中在集成灶品类上,将这一品类的效益做到最大化。
这种组合拳加价格策略在市场得到了非常好的反馈,事实证明,门店80%的利润来自仅占20%产品份额的集成灶。
“零利润”模式成功后,秦总开始进行招商,以加盟店的形式布局西安下级市场,这一年在本地市场的加盟商数量达到50多家。同样,通过“零利润”+主力集成灶的模式,加盟店在本地市场也极具竞争力。这一模式和策略推行了三年时间,享受到了模式和渠道的双重红利。集成灶品类的选择证明了当初方向的正确,给双方带来了利润,但同时,也由于产品售后带来了很大的市场压力。
当时,集成灶采取的深井式,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深井式造成最大的问题是漏油,熄火,当初购买集成灶的老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一时间,客户、加盟商都开始质疑集成灶,加上市场推进速度放缓,整个行业发展陷入“寒冬”。实际上,深井事件既是行业发展的壁垒,同时也是行业的机会。面对双方的质疑,秦总及其公司在夹缝中求生存,生存的希望是下排侧吸式新品新技术的推出。
在经过了市场检验之后,现阶段下排侧吸式的集成灶产品技术已经成熟。但在2013和2015这几年,通过“以旧换新”活动,秦总重新挽回上万名老客户的信任。将新产品同样以“零利润”的方式回馈老客户,进行客户家中产品的新旧更迭。当时,90%的老用户都接受了换新方案,这一方案对于重拾加盟商信心也起到了事倍功半的作用。
向零售服务转型在渠道细分中再发展
从2017年开始,集成灶进入了行业发展的爆发期,但对于商家而言,日子反而不好过。
一方面,虽然在西安市场耕耘了8年有余,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度,但相比在市场进行频频投入的品牌而言,品牌依然缺乏拉力。加上随着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介入,包括传统的主流烟灶品牌,也开始探试集成灶市场,品牌竞争开始加剧;
第二,目前,集成灶产品同质化严重,如果说对于较早进入行业的商家而言,产品差异化是成就市场的第一桶金,那么今天的产品同质化则向商家释放了一种危机讯号。一项新功能、新技术、新外观上市,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迅速复制,很可能接下来伴随竞争的加剧而陷入价格战,过去的产品高毛利优势是否会受到重击?
第三,互联网的崛起给传统线下代理商敲响了警钟,信息和价格变得更加透明,过去以一买一卖赚取中间差价的传统贸易模式必须转型,这样传统商家才能融入下一轮的市场竞争。
下一轮的市场机会在哪?
机会在在零售,在服务。
当意识到这种危机存在之后,2018年,秦總又开始进行渠道方向的调整,将过去以地县加盟商为中心的模式转移,重新转回省会城市西安,由代理商向零售商和服务商的综合方向转型。
向零售转型的载体在门店,但现在的渠道策略不再是做广度市场,而是深度市场。在原有自建渠道的基础上,门店数量不变,增派人手将辐射范围拓宽到整个西安地区,针对用户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有互联网工具的支持服务下,半径可以扩大上百公里。
同时,在向服务商转型过程中,再次进行品类的充实,在原有品类基础上,引进壁挂炉和净水产品,产品线由整体厨房过渡到整体家居。实际上,2013年秦总就开始引进壁挂炉,当年厨电和壁挂炉两线产品回款超千万。成功的关键是赶上了国家节能环保的东风,加之煤改电的市场机会,政策红利促成了其第三轮的发展。借此东风,秦总再进入商用渠道,关注学校、医院、酒店、机关单位等商用市场的厨房市场。
“转型需要有取舍,很多分销客户在转型过程中犹豫,甚至我们有些客户退出了家电行业。对未来的不确定让这些伙伴选择了退出,转型是一个蜕变的过程,既然蜕变必然伴随着痛苦二字,但最痛苦的,是思想的转变,思想固化不变化,不仅痛苦,而且可怕。”
基于对市场的判断和信心,秦总依然在探索。
“从家用厨房到商用厨房,从集成灶单品到整体家居,从传统代理商到零售商、服务商,很幸运,我们每一步都跟上了渠道的变化和市场的发展。将来,代理商的功能和角色必然发生变化,而且在这种变化中甚至会革一批传统商家的命,传统贸易商已经逐步进入淘汰阶段。”
在互联网先进工具高速发展阶段,新零售、新营销已经完全形成和实施,新零售新营销的核心思想是直接发展C端用户,打通线下、社群、网络三度空间,重构人、货、场逻辑思维,认知、交易、关系三位一体,意味着没有线上线下之分,传统营销线上线下分离的现象逐步消失,厂家、电商、品牌商,代理商,分销商、服务商等终极目标是发展用户,把用户变成粉丝,把粉丝变成铁粉,电商平台、实体体验店只是一个流量入口,持续创新的内容营销才是黏住粉丝的手段。“厂商、品牌、老板、经理、店长、营业员,安装工都有自己的独立资源,你的资源需要你自己去经营,别人无可替代,如果一个实体店老板或者店长微信圈有1500~3000人,经营好这些人每年衍生出来100~300万销量是非常容易的事,经常有实体店老板请教大师,在哪里找客户,其实客户一定就在你身边,如果你身边的人都成不了你的客户,谁还愿意跟你玩呢,如果有一天你的客户见到你跟你打招呼喊你秦师傅,王师傅、李师傅的时候,说明你真正的跟客户对上眼神了,还愁没有客户吗?”(责编 白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