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淼 淼
左一为钧瓷艺术家郭义兴、中间为淼淼(云南普洱茶文化公众号主编)、右一为四川省川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杨顺德
2018年秋,于成都和友人相会,在四川省川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杨顺德先生的书房中,见到了由四川茶文化研究会与钧瓷艺术家郭义兴先生联手打造的钧瓷养生茶钵样品,一瞬间我被它的美所惊艳。钧瓷的出窑万彩,像极了大自然的美景。茶钵的外壁上,红与紫的交替,似宜兴的梅花盛开,分外好看。茶钵内的那一抹纯净的蓝,让我想起了幽兰曾经提及的静卧于群峰之间,美得超凡脱俗的天池。
杨老参与设计制作的钧瓷养生茶钵,设计灵感源于他经年累月对茶文化、茶的养生之道的沉淀与感悟。
养生茶钵的造型,大气而端庄,双手捧钵,中国传统瓷器的承载之美,在两手之间沉淀。那夜,杨老、叶绿子和我,用钧瓷茶钵共饮茗悦清风。茗悦清风是杨老今年亲手制的茶,配以富有诗意的名字,别有一番风味。茗悦清风,以川茶古树单株为原料,经萎凋、摇青、杀青、揉捻、干燥等复合工艺。成茶褪去了川料茶的苦涩感,伴以浓浓的香气,口感醇厚饱满。
年过七旬的杨老对茶有着深厚感情,坚持亲手做茶,深入研究茶的内含物质与养生之道。资深茶人的他,内敛,精进,谦虚,敬业的精神,值得我们年轻一代的茶人学习。
秀外慧中,古典美的叶绿子,将对茶深入骨髓的爱,对美好事物的虔诚之心,融入到生活日常。尤喜看叶绿子饮茶时的一笑一颦,屏气凝神之间,时间仿佛静止了。
成都的雨夜,静谧,安然。听杨老讲茶,讲瓷器,解析茶与养生之道,三人行,我只想做个安静的学生。
11月中旬,结束陕西之行,回渝便是一周的忙碌,茶成了繁忙中的慰藉与清欢。
重庆茶博会主办方邀请四川省川茶文化研究会来渝交流,11月24日,在秋季茶博会上,我与杨老和钧瓷艺术家郭义兴老师相聚。此次亦是三人,再见钧瓷茶钵,已是面世的成熟产品。
郭义兴老师耐心为我讲解钧瓷瓷土的特点及烧制工艺的细节,杨老则耐心为茶博会的观者讲解钧瓷之美和养生钵的设计内涵。
杨老参与设计的养生茶钵,承载的是茶文化的大气、沉稳与端庄——女人持钵,雅而不俗;男人持钵,豪而不粗。用养生钵饮茶,既可让饮者体会到举钵畅饮的大气,亦可让袅袅茶香温润肌肤,修身养性,一举多得。
用养生茶钵冲泡茗悦清风,钧瓷的色彩万千,是感官上美的享受。于养生茶钵中,浮沉的茗悦清风,是一盏难能可贵的人间清欢——解渴,涤凡尘,香气对身心的愉悦和老川茶的养生功效,相互融合,茶、器、人,三者间的和谐与美,相得益彰……
11月25日,四川省川茶文化研究会于重庆茶博会上的表演,引起了全场的强烈反响。我因琐事较多,在拜别杨老的当天,驱车赶往其他城市,未能到场观看,着实遗憾。从杨老分享的照片中,茶人欢聚的喜悦和艺术传达的美感,真切而直观。
钧瓷茶钵在重庆茶博会上惊艳亮相,引起了茶博会组委会领导的关注,受到了众多资深茶人和艺术家的喜爱。茶钵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与点赞。
此时,叶绿子正身在欧洲,学艺精进的她,将中国的茶文化带向全世界。我们隔着屏幕相互问候,我将钧瓷茶钵的成品图片分享给她,她看后欣喜万分,约定归国后再聚。
忙完琐事,返城途中,杨老的话一直在耳边回响。他叮嘱我一定要多花时间感受钧瓷养生茶钵的时光沉淀之美,感受它和茶的契合。到家时,已近夜间十二点,略微有些疲惫,但惦记饮茶的心更甚。
温钵洁具,投茶入钵,缓缓注入沸水,茗悦清风的香气,让疲劳感渐渐褪去,我忽然间,顿悟了儒家的“中庸之道”。
所谓中庸,是一种大气与平和,去掉乖戾,去掉锐气,回归平和。不断精进,丰富内涵;不畏将来,让内心变得日渐强大,与时代的发展共融;不念过往,与岁月和自己握手言和。
人是自然之子,饮茶是一种向内的回归,观内心,见己,思考生命,平衡世事,把握分寸。经茗悦清风的幽香供奉的这座人体神殿,忽然开了光,经年来,不曾想透彻的问题,豁然开朗。
今夜,我试着用哀牢山的千年野生古树红茶与养生茶钵共融,在野生红茶独有的红薯香气中,我深深的感受到萦绕于喉的温润。
物与物的契合是天生的,就像钧瓷钵与茶的和谐统一。钧瓷的沉稳配以茶的幽香,手捧茶盏的温度,是通达灵魂的温润。于袅袅茶香中,我又一次领悟到茶是沟通人与天地的圣物。
揽一钵风雅入怀,伴袅袅茶香入梦,今夜,将是好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