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彦
(解放军32676部队,山东 烟台 264000)
失眠属于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睡眠质量不佳的状况。主要表现为睡眠困难、难以入眠、间歇性或过早觉醒而引发睡眠不足[1]。失眠亚健康人权因心理、生理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常出现程度各异的失眠症状。在失眠的情况下,常会导致患者出现各类负面情绪,例如焦虑、抑郁等[2]。本研究通过对失眠亚健康人群的抑郁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干预,从而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一定依据。
选取218年4月~2019年3月在我院睡眠中心接受的治疗符合标准的的291例亚健康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女137例,男154例,年龄35~55岁。
纳入标准:持续失眠超过1个月;无精神类或严重器官疾病;主诉症状为失眠;失眠症状发生次数超过3次/周。被调查对象同时具备上述4项标准,且知情并自愿参与本组调查研究。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分析统一发放的PSQ量表I、BDI量表和Beck量表,调查问卷开始填写前应向调查对象说明本研究目的和调查问卷内容。
将调查问卷进行编号,两人对比录入,查找差错和补漏,运用Excel软件录入编码问卷,运用标准差、均数等描述、统计亚健康人群的情况。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组数据,并对数据间差异进行t检验,P<0.05时表示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由表1可见,对失眠患者的PSQI和BDI得分进行t检验,男女性患者的失眠得分之间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性别不同的失眠患者的心理压力不同,同时女性患者的PSQI和BDI得分标准差和平均值均高于男性。
统计本组本研究的平均数得分可知,能力减退得分是1.44±0.23,自我评价得分为4.25±2.52,抑郁得分为2.67±1.23,悲观得分为0.96±0.67。见表2。
表1 比较失眠亚健康人群的PSQI和BDI得分在性别方面的差异(±s)
表1 比较失眠亚健康人群的PSQI和BDI得分在性别方面的差异(±s)
±s t P PSQI得分 男 154 9.24±2.41 16.215 0.001女 137 10.06±2.58 BDI得分 男 154 10.02±3.14 21.324 0.002女 137 10.95±3.78类型 性别 例数 x
表2 分析失眠亚健康人群的抑郁量表评分(±s)
表2 分析失眠亚健康人群的抑郁量表评分(±s)
类型 images/BZ_204_1308_1521_1332_1559.png±s悲观 0.96±0.67抑郁 2.67±1.23自我评价 4.25±2.52能力减退 1.44±0.23
3.1.1 性别因素
研究结果表1显示,男性和女性的失眠间存在显著差异,女性患者的PSQI和BDI平均得分和标准差都显著高于男性。女性是抑郁和失眠的高危人群,相关研究表明,女性的失眠发生率较高,这可能与女性的社会心理和生理特点等多种因素有关。在社会和家庭中,女性角色常处于弱势地位,同时女性还具有不同于男性的生理周期。分析女性失眠的主要原因如下:(1)33~45岁女性家庭、生活、工作压力较重,导致精神较紧张,容易出现心理失衡,发生失眠;(2)多数女性多愁善感,对睡眠、生活质量要求较高,有些女性对体重和容貌要求也较高,当上述项目达不到相关程度时,便会因情绪波动加剧失眠;(3)女性更体内激素水平的周期性变化,容易影响女性的情绪和睡眠质量,从而引发失眠[3]。
3.1.2 心理障碍因素
失眠伴随亚健康状态属于同种类型的心理应激,它既能促使原有心理障碍发生急剧恶化,又能使恶化的心理情况逐步加重失眠。所以,我们既要分析失眠亚健康人群的心理状态及相关因素,还应分析失眠亚健康人群由于失眠引发的心理方面的问题[4]。本研究的调查结果见表2的Beck情绪量表,其中291例失眠亚健康患者常存在评价障碍的比例较高,其次为抑郁、悲观情绪和能力减退;这提醒我们,心理压力的来源不同,会使得失眠庄客各异。自我评价是一种自我认知范畴。评价障碍患者对自身经济状况和工作状况不满意,均为引发失眠的重要危险因素。
3.2.1 认知干预
首先,引导患者分析失眠的成因,了解失眠的后果,运用心理学的量表判定;其次,调整患者的认知,重建治愈失眠的自信心;最后,相关医护人员应进行情绪干预和相关知识宣讲。
3.2.2 行为干预
行为干预主要指针对患者进行音乐疗法、气功疗法、睡眠限制等,以此重建失眠患者的正常睡眠节律,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
3.2.3 中医干预
运用中医手段干预亚健康失眠时,应针对患者体质、失眠程度,依据发病时的气候和季节变化等相关因素,做到“四诊合参,辨证论治”,临床上还应辅以心理、针灸治疗,进而纠正亚健康状态,促使患者尽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