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明珠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9医院,江苏 镇江 212001)
心肌梗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可简称为冠心病,该病症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生活与工作方面的精神压力、饮食习惯等。近几年来,受我国老年化问题日益加剧的影响,心肌梗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显著有所上升,而与之相关的护理工作则直接影响着患者最终的治疗效果[1]。在本文中就主要从我院挑选心肌梗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00例,对院外整体护理的应用效果予以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1月我院挑选心肌梗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00例,以随机数表法作为分组原则,将选取的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66~94岁,平均(82.5±6.9)岁;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65~94岁、平均(82.4±6.8)岁。在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资料的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
将健康指导、注意事项告知等常规出院指导应用到对照组患者中。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基础上应用院外整体护理,其护理内容可分为以下几方面,(1)预防性护理:其内容主要指积极控制血压、合理规划饮食结构、降低血脂水平、戒烟戒酒、糖尿病预防、缓解紧张情绪以及积极参与锻炼;(2)心理护理:中医学认为,心理情绪会对人体健康状况产生影响,而保持愉悦舒畅的精神状态则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3)用药护理:与患者的实际情况、生活环境以及临床特征相结合,制定针对性的用药方案,适时调整药物用量;(4)饮食护理:有效控制脂肪、胆固醇的摄入量,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C以及纤维食物为主,饮食规律,且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5)睡眠护理:睡前少食,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有效控制睡前娱乐活动,比如控制好睡前看电视的时间,可睡觉前用温水烫脚并按摩足心。睡眠体位主要为头高脚低右侧卧位,若患者病情持续加重,出现心力衰竭时可采用半卧位,避免左侧卧位或俯卧。起床时,可深呼吸、打哈欠、伸懒腰以活动身体。午睡以30分钟为宜,避免坐睡;(6)运动护理: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展开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在活动前应做好热身活动,运动过程中,若发生不适症状,比如胸闷、胸痛、憋气以及头晕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前往医院接受诊断治疗。此外,当运动过程中出现心绞痛以及心肌梗死时应将患者平卧,使其处于安静状态,避免搬动,可在的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片,在临床症状稳定后的出院[2]。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和护理满意度。
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展开调查,满分为100分,非常满意指分数大于90分,满意指分数介于65~90分,不满意指分数低于65分。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与满意率之和[3]。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数据,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n,%)采用x2检验。
对比分析预后情况,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高,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 [n(%)]
对比分析护理满意度,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分别为80.00%、96.0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护理满意度比较 [n(%)]
心肌梗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又将其称之为心肌梗死型冠心病,主要指冠状动脉闭塞导致血流中断,继而导致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且持久缺血与坏死,其临床特征主要可表现为剧烈疼痛、全身反应以及心电图特征演变。中医学理论中的认为,心肌梗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归属于厥心痛、真心痛的范畴,致病机理为情志不调、脾虚气结、聚湿成痰、痰气交阻、血运不畅、胸阳痹阻、气血阴阳亏虚,同时在劳作状态下或情绪激动状态下导致供血不足,或受阳虚气弱、血运不畅以及血瘀凝块阻塞等因素影响,最终导致血运被中断,继而形成该病[4]。
就院外整体护理而言,主要从预防性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睡眠护理 以及运动护理等多个方面出发,积极预防了对心肌梗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产生影响的因素,比如高血压、高血脂、不良饮食习惯、负面情绪、烟酒以及糖尿病等,同时通过与患者沟通,改善了患者的负面情绪,促使患者建立起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提升了治疗依从性[5]。从本文的研究结果可获知,对比分析预后情况,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高,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罗锦兰[6]通过研究得到了和本文相类似的结,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7%、88.3%。
综上所述,于心肌梗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应用院外整体护理的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