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冠脉钙化积分和冠脉钙化危险因素与新疆不同民族人群冠脉钙化的相关性研究

2019-07-29 09:56:34买合丽亚卡买尔江
关键词:粒细胞冠脉计数

买合丽亚·卡买尔江,黄 莺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近年来,随着全国人民整体生活水平、饮食结构及习惯的巨大变化,我国患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人群呈明显上升趋势,现已超过约2亿余人。心血管疾病,尤冠心病已被视为危害国民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1]。冠心病,是指代谢紊乱的脂质沉着于损伤冠脉血管的内膜内,形成冠脉粥样硬化进而使得血管变窄或阻塞,导致局部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或坏死。即使冠心病重要的病变基础是冠脉粥样硬化,然而冠脉钙化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存在的标志。多项研究指出,冠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的严重程度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2]。冠脉CTA是目前临床上较常用的影像学无创诊断方式,通过对冠状动脉钙化病变定性、定量分析,可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冠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Acore,CACS)是1990年由Agaston[3]提出,是一种可检测及反映冠状动脉钙化斑块负荷量的方法。因此研究冠状动脉钙化及冠脉钙化积分对及早发现和临床评估心血管疾病具有重大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中心行冠脉CTA的住院患者31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脉钙化积分结果将其分为钙化组(CACS>0分)和非钙化组(CACS=0分)。其中,冠脉钙化组142例,汉族106例,少数民族36例;非钙化组171例,汉族113例,少数民族58例。排除标准:(1)近期明确细菌、病毒感染者、急慢性炎症性患者、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患者;(2)合并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自身免疫性疾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等;(3)患者资料不完整或不真实;拒绝加入研究的患者。

1.2 检查方法及技术

1.2.1 检查方法及技术

扫描前若心率≤75次/min,无需药物干预,若心率>75次/min,需扫描前30 min口服降心率药物将心率降低在75次/min以内,使患者进行呼吸训练等。对患者讲解该项检查的目的及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包括注射对比剂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如全身的潮热感等),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并去除患者身上的金属异物以免影响检查结果;采取胸部定位平片体位,先做胸部正位、侧位定位像扫描,然后采用心电门控行CACS扫描,扫描范围自气管隆突下1.5 cm至心脏膈面心尖部一下1.5 cm。扫描1次屏气完成。

1.2.2 图像后处理

图像后处理工作均在专门的计算机钙化评分软件处理工作站完成。采用Agatston法[4]测定CACS,即∑(钙化积分总和)=∑(钙化密度计分)×钙化面积;计算机得出冠状动脉各支[左主干(LM)、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钙化积分及总钙化积分(TCS)。其中积分为0分为无钙化,钙化积分为1~10分提示微量钙化;钙化积分为11~100分提示轻度钙化,钙化积分为101~399分提示中度钙化,钙化积分为>399分提示重度钙化[5]。

1.3 观察指标

收集所有参与此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年龄、性别、民族、吸烟史、冠心病病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入院空腹血糖、血脂、甲功、肾功、冠脉CTA结果、冠脉钙化积分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显示,钙化组的男性、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吸烟史高于非钙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其他指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2.2 两组之间相关临床指标的分析

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显示,钙化组和非钙化组在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单核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压积、肾小球滤过率、血糖、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游离脂肪酸和Anti-TPO指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其他临床指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之间相关临床指标的分析(±s)

表2 两组之间相关临床指标的分析(±s)

注:Anti-TPO:抗甲状过氧化物酶抗体

指标 非钙化组 钙化组 t P白细胞计数 6.25±1.78 6.79±3.33 1.859 0.064中性粒细胞比率 56.28±8.05 57.61±9.88 1.339 0.181单核细胞比率 7.87±2.13 13.23±57.42 1.240 0.216嗜酸性粒细胞比率 2.27±1.67 2.68±2.02 2.115 0.034中性粒细胞计数 3.57±1.34 4.04±2.92 1.881 0.061单核细胞计数 0.48±0.15 0.53±0.17 2.638 0.009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0.14±0.13 0.17±0.14 1.998 0.047血小板计数 240.52±72.61 227.23±62.05 1.752 0.081血小板压积 0.25±0.07 0.24±0.06 2.279 0.023二氧化碳结合力 26.93±2.13 26.38±2.49 2.076 0.039血清钙离子 2.28±0.10 2.28±0.10 0.187 0.851血清镁离子 0.88±0.08 0.88±0.08 1.008 0.314血清磷离子 1.17±0.19 1.81±8.1 1.024 0.307血清尿素氮 5.17±1.46 5.42±1.58 1.450 0.148肌酐 66.91±14.86 70.36±20.71 1.708 0.089肾小球滤过率 99.96±17.62 94.46±24.57 2.284 0.023尿酸 318.32±88.17 338.15±93.78 1.918 0.056血糖 5.50±1.99 6.34±2.89 2.893 0.004甘油三酯 1.70±1.22 1.89±1.40 0.861 0.389胆固醇 3.89±1.16 4.14±0.90 2.123 0.035低密度脂蛋白 2.47±0.96 2.68±0.74 2.083 0.038 γ-谷氨酰转肽酶 38.88±53.33 39.74±44.90 0.771 0.440游离脂肪酸 0.44±0.21 0.51±0.33 2.148 0.033血清胱抑素C 0.73±0.31 0.79±0.23 1.814 0.071 Anti-TPO 31.93±74.01 22.33±46.83 1.974 0.048

2.3 影响钙化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进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钙化的独立影响因素,二氧化碳结合力、Anti-TPO、年龄、高血压、吸烟史指标对钙化的发生有影响,且二氧化碳结合力、Anti-TPO为独立保护因素,而年龄、高血压、吸烟为独立危险因素。见表3。

表3 影响钙化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4 不同民族之间冠脉钙化程度比较

经非参数检验分析显示,不同民族在钙化程度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不同民族之间冠脉钙化程度比较

2.5 不同年龄段不同民族之间冠脉钙化积分比较

经非参数检验分析显示,对于汉族,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在LM、LAD、LCX和RCA钙化积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于维族,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在LAD、LCX和RCA钙化积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LM钙化积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哈族,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在LM、LAD、LCX和RCA钙化积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5。

表5 不同年龄段不同民族之间冠脉钙化积分比较

3 讨 论

多项研究证实,冠脉钙化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标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至一定阶段可引起冠脉钙化。冠脉钙化是由多因素相互作用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膜通透性增大,钙离子内流增加、线粒体摄取钙增加所致的一种有组织、有调控、有程序的主动代谢过程。有项研究表明,冠脉钙化病变中钙化斑块及以钙化为主的混斑显著影响冠脉血管狭窄程度,与冠状动脉狭窄呈正相关。因此,从定量分析钙化积分推测冠脉狭窄程度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国内外多项研究证实,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随着钙化积分的增高而增高,钙化积分可预测未来心血管事件。目前,冠脉钙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有效控制及预防冠脉钙化对于减少心血管事件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结果得出,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吸烟、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游离脂肪酸和Anti-TPO均与冠脉钙化存在相关性。其中,二氧化碳结合力、Anti-TPO为冠脉钙化发生发展的独立保护因素,而年龄、高血压、吸烟史为冠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性别与血管钙化显著相关,雄激素通过促进成骨样细胞合成和分泌多种骨基质蛋白、生长因子等,从而促进血管钙化,然而,雌激素可通过改变骨桥蛋白、骨保护素等的表达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本研究得出,冠脉钙化的发生、发展及程度与年龄有着密切的关系,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年龄呈正相关,这与多项研究结果基本相符。随着骨组织吸收钙的生理功能下降,导致钙离子入血增多血钙明显升高,从而导致钙盐在冠状动脉内壁沉积。

综上所述,冠脉钙化积分和冠脉钙化危险因素与新疆不同民族人群冠脉钙化具有相关性。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吸烟、血糖水平、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游离脂肪酸、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单核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Anti-TPO与冠脉钙化之间有统计学意义,这些因素对冠脉钙化发生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早期检测冠脉钙化积分及危险因素,对于冠脉钙化易患病人群及心血管事件发生进行早期预测、诊断与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临床指导。

猜你喜欢
粒细胞冠脉计数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古人计数
经方治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引起发热案1则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中等数学(2020年8期)2020-11-26 08:05:58
古代的计数方法
这样“计数”不恼人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