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训毅
梅兰芳在美国通过京剧演出,不仅受到了当时上流社会的追捧,还先后获得美国两所大学授予的“文学博士”。他的演讲稿被校方索去印发给学生保存。各大主流媒体均在头版头条宣传报道了梅兰芳荣获博士学位的文章,并全文刊登了他的演讲词。这些荣誉,为他跻身世界三大表演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到北京后,梅兰芳的名字成为了京剧的代名词,把京剧艺术推到了“外交”这个崭新的高度。梅氏故居“缀玉轩”,迎接过卓别林,西班牙王子等国外名流政要,一时间,“梅府”成为了“编外外交部”。梅兰芳通过访美开启了文化交流的国门,世界也通过梅兰芳了解了中国。我想,后来各个历史时期所提倡的“文化外交”,恐怕和梅兰芳当年所取得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时间飞逝,90年过去了,现在有了更多的京剧演员在海外崭露头角,京剧俨然已经成为了“中国”甚至“东方”的符号。只要锣鼓声响起,人们就能脱口而出“CHINA”!每逢外国元首来访,政府一定会不遗余力的向他们展示我们的国粹。地球的各个角落,京剧元素随处可见,中国文化不仅频繁出现在世界各行业设计师的作品中,甚至出现在西方管理学的教案里。我们的中国文化,给世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刷新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认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为了践行文化自信,在国家保护和扶持京剧艺术的政策支持下,“京剧走出去”已经形成了机制。国家重点院团每三年考核一次,出国演出成为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可见,每个重点院团出访不是“可去可不去”,而是不仅“要去”而且要“去的有收获”。全国的各个戏曲院团,不仅要“繁荣国内舞台”还要“打通国外市场”,有演出的同时,还要演的精彩,达到文化交流的深层次要求,其难度可想而知。仰望先人的成就,我们或许说,“90年前梅先生的商演,和新时代的文化交流演出无论是在国情上、形式上、资金上以及运作方面都不具备可比性,还有参考的必要吗?”“目前的海外商演,作为院团大多是听从演出商安排和协调,在很多方面比较被动,我们突破不了国外演出商的种种制约,还能起到深层次文化交流的作用吗”?甚至有声音说,“戏曲院团出访,只要做好份内工作就可以了,不必过分追求效果”。我们真的可以这样理解吗?国家如此精心的安排,现在的“走出去”是否达到了国家预想的宣传交流效果?
回望梅兰芳访美所取得的轰动效果,对照现今院团出访的尴尬局面。作为京剧人,仔细回味90年前的种种细节,依旧给我们的工作以新的“启迪”。
梅先生赴美,并没有国家支持,而是靠社会各界的资助,才凑出了赴美费用。虽然名为商演,但风险实在巨大。在没有任何经济保障的情况下,梅先生为什么会毅然赴美访问?因为他访美目的明确——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为了这个目的,他可以不计个人得失。抱着这样的决心,他破釜沉舟,踏上了陌生的国度、接触着陌生的族群。在演出之余,他广泛接触美国民众,参加酒会、接受采访、与政要会晤、与戏剧同行交流……所有活动都紧紧围绕“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而进行。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的目标去向时,这个世界就会为他让路。梅兰芳的成功的基础也是得益于目标明确、贯穿始终。
现在院团出访,一般都是带着几出成熟的剧目,印刷一些中英对照说明书,安排下乐队现场演奏用来介绍中国乐器,再排练个“谢幕”环节就出发了。演出时的语言障碍也方便解决,当地找个留学生充当临时翻译就行。尽管这些翻译语言水平很高,但遗憾的是,他们对京剧一无所知,只能按照资料的字面含义翻译剧情介绍给观众,字里行间的中国味道却没有办法呈现。完成了这份“差事”,但是没有起到预期的“深层次导赏”作用。
那么我们来看看梅兰芳当年是怎么做的。
梅兰芳在出访美国前,做了长时间细致的准备工作。他的搭档齐如山在及其团队的帮助下撰写整理出一系列书籍,如:《中国剧之组织》——介绍念白、动作、衣帽、脸谱、音乐等等;《梅兰芳的历史》——介绍梅兰芳家族、艺术创造、艺术贡献等等;《梅兰芳歌曲谱》——把工尺谱翻译成五线谱,再请徐兰沅校对、改正;以及编写各种说明书和新闻稿、讲话稿等等。还准备了送给外国友人和政要的各种中国风格的小礼品,包括梅先生亲自画的扇子、舞台剧照、瓷器、绣品等等。光是这些书籍图谱,齐如山就足足准备了五六年时间,还不包括之前他给美国使馆以及社会名流不断寄去的各种梅兰芳资料、照片,以及翻译好的剧情介绍。
那些来看梅兰芳美国人,都是慕名而来,他们怀揣着对东方艺术家的想象,带着对中国艺术的期待,无比膜拜的欣赏台上演员的表演,一边看一边比对着手里的资料……这就不是看热闹这么简单的了。
身未动、艺已远。
我们院团的出访倘若拿出这样的功夫,细致研究出访国的市场、文化状态,观众的好恶,再辅以前期的市场推广和预热,那么演出效果一定是超想象的。
“担心外国人听不懂中国话,出国的剧目都成哑剧了”。这是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先生在第十九届上海国际艺术节论坛上提出的忧虑。过去为了适应外国观众,剧院出国剧目是较为适合外国人欣赏的《三岔口》《拾玉镯》《闹天宫》等等。这几年,我们增加了一些如《杨门女将》《白蛇传》等传统剧目,但考虑到演出时长以及古代故事的复杂性改编成为海外版,压缩时间的同时也损失了很多艺术性,特别遗憾。
外国人真的不懂我们的京剧吗?下面我们来看看当年梅兰芳访问美国所带去的剧目。
《笛师马宝铭回忆随梅兰芳访美》中提到:在纽约、芝加哥演出的剧目是《汾河湾》《青石山》《红线盗盒》《刺虎》《贵妃醉酒》《芦花荡》《西施》《打渔杀家》《霸王别姬》等。及至到了旧金山,由于那里华侨很多,在这些剧目以外,又加演了《天女散花》《春香闹学》《打城隍》《空城计》等戏。可见,90年前的外国观众比现在的观众要幸运的多。他们不仅能看到带“打出手”的《青石山》这样的武戏,甚至还能领略《空城计》这样的大文戏。在齐如山先生的《梅兰芳游美记》中写到:各剧的说明,先由我做成中文,杨秀女士译成英文,再由张君彭春审定。开演时,就由杨秀女士在台上讲演出来。杨女士的英文英语,和说话的态度,都极博观客的欢迎。在介绍各剧的特点时,情节观赏点自不必赘述,单《打渔杀家》一剧,不仅介绍剧情背景,还提到:行头是纯中国式的,并且没有水袖,可以看到梅君的手……。
这种以观众为本的导赏,现今怎么就不见踪迹了呢?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我们的“例行公事”,效果也会应付我们。
东西方文化大融合的今天,京剧元素早就渗透进了多种艺术形式。好莱坞就拍过包含中国元素的《花木兰》《功夫熊猫》等电影,京剧也曾将西方名著改编搬上舞台。史依弘主演的《钟楼情殇》改编自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由笔者唱腔设计、童芷苓女儿童小苓主演的《乱世佳人》改编自名著《飘》。《飘》这部戏2018年在美国上演,不仅在国外好评如潮,在国内还一举夺得了微电影大赛大奖。
这些事例都说明,切勿把外国观众的欣赏水平想象得过低。艺术无国界,京剧会让他们无比感动。
让我们看看梅兰芳出访美国后做的功课。
根据齐如山为梅兰芳出访编撰的资料而出版的《梅兰芳访美京剧图谱》是梅兰芳访美后留给后世的一份珍贵的资料。这部书包含“剧场”“舞谱”“脸谱”“扮相”“乐器”等等,共计二千多幅,不仅全部手绘,每页还有中、英文说明,舞谱中有名称,甚至表演这一动作时的唱词,成为极为重要的京剧史实资料。如今,这部书里的内容不仅成为研究戏剧重要的参考资料,也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重要依据。
这种重视文献、重视反思的艺术家和院团,为数甚少。
站在国外剧场里,演员不仅能感受到国外剧场先进的设备,更能体会到西方剧院的高水平管理。正如一部庞大的机器,各个工种有秩序、有条理的运转,每个人对工作负责任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都给我们留下了很难忘的印象。我们惊叹外国人的效率和水平,也想尝试取点经,学习和交流。可是,回国后我们忙于各种演出排练,真的没有时间归纳总结。各个剧院的官宣之余,最好是不是也要总结下收获在哪里?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抑或我们对西方剧院管理的好奇?再或我们留给后人的思考?
梅兰芳访美精细的策划、精致的演出、完美的运作、轰动的效果,令人神往、给人启迪。在当今的网络时代,如何在前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摸索出一条适合当今时代京剧文化交流的好方法呢?网络时代的共享机制,或许会给“京剧走出去”带来新的机遇。
共享资料:出国演出常见剧目的剧情介绍、图片说明、服化道唱词应该请懂京剧的翻译家进行翻译。尤其是唱词,需真正懂京剧、精通外国文学的高水平翻译者动笔。一份高水平翻译作品,读起来并不艰涩乏味,才能够令异国观众感受到“诗一样的美”,感叹“无声不歌”的中国文化内涵;请懂音乐的翻译家对比中国乐器和西方乐器,教他们怎样欣赏“噪音乐器”;请懂舞台美术的翻译家通过高超的文字讲解,对比外国舞台的实景装置欣赏我们的“一桌两椅”,使观众发挥想象力感受“虚拟”“无形”……
共享国外京剧力量:对于热爱京剧的外国人以及华人华侨志愿者,无论是参与台上的演出还是参与台下宣传的,都可以给他们建立京剧档案。由官方指定老师定期引导欣赏京剧或者指导表演,丰富他们的票房剧目。这些京剧海外力量和其他院团共享,别让每次出访都是第一次。如果是京剧同仁在国内的人际关系是“一张网”,那么我们就在海外培养“几个点”。由点带面,不出几年,海外的京剧市场也会日渐红火,这也是我们“京剧走出去”的副产品之一。
共享交流回来的文化成果:演出的视频照片,和当地人联欢的情形,尽可能多的记录下来,给下一次其他兄弟院团的到来铺路搭桥,成为真正的“文化使者”,形成京剧甚至整个戏曲的“一带一路”。成立一个“京剧走出去”档案室,所有资料系统化管理,共享交流回来的文化成果,包括各个院团的宣传文案,中英字幕,导赏资料,甚至和国外演出团队“打交道”的经验。对每年的出访认真总结,最好能够形成奖励机制。如果各个院团集中力量,共同参与,我们会节省很多时间和金钱的成本。剧院不必被偶尔出访弄得焦头烂额,演员们也不用担心观众看不懂,台上白流汗。回程后资料有专人管理,专人总结,共享成果。
跨领域合作,联络懂外语、懂历史、懂人文、懂运营的专业人才,把“京剧走出去”当作项目来运作,各个院团参与,既是文化传播者,又是参与运营者。
对比90年前,现在的京剧人无论是国家的繁荣程度还是党和人民的支持;无论是物质条件还是现代化手段,都会比梅先生所处的时代先进、幸运很多。我们必须踩着巨人的肩膀;研究拓展前辈的思路,利用现代化的“共享”机制在国际舞台上创造出京剧的广阔天地,巩固并发展梅先生在海外取得的文化贡献。
2019年的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
坚定文化自信,自觉行动。我们要以自信的姿态去跨出国门宣传中国的文化、展现中国的艺术;开阔我们的思想,多做对国际市场的研究;利用高科技手段,投身网络化运营;“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
汉 云纹
坚定文化自信,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多方认认真真的动脑筋,踏踏实实的做事情,把“京剧走出去”当做事业来做,才能创作和演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剧目;通过“京剧走出去”把中国文化推向全世界,让世界竖起耳朵睁大眼睛,聆听中国声音,感受“中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