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萍
民族音乐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富有特色的各种民族文化形式的综合,同时又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着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把核心素养研究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土壤中,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突出强调社会责任和国家认同,充分体现民族特点。
我校自建校以来,就根据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利用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开发了巴乌器乐校本课程,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传承民族音乐文化,进一步丰富“办一所与孩子距离最近的学校”特色校本课程体系。然而在前期器乐学习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家庭以钢琴、小提琴、吉他等西洋乐器为主,学习二胡、竹笛、琵琶等民族乐器的孩子较少。孩子们觉得民族音乐不洋气,没有认同感,就更谈不上热爱和传承了。而流行于云南彝、苗、哈尼等民族中的簧管乐器——巴乌,集“体积小”“音量小”“入门易”三大特点于一身,它是一种乐声未启先有情的民族吹管乐器。经过反复论证,学校最终选择了音色优雅,外形古朴的巴乌作为我校的音乐校本课程乐器。根据这件乐器的特色我们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课程实施。
一、创设巴乌文化 激发学习兴趣
为了给学生们营造学习这件民族乐器的文化氛围,我们先从文化环境的布置上入手,创设一定的民族文化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首先,从视觉入手。将校园的橱窗布置成民族乐器园地,重点介绍巴乌这件少數民族吹管乐器。从神话传说到乐器由来;从材质区别到巴乌分类;从演奏姿势到演奏方法;从名家介绍到名曲赏析……让学生对巴乌有一个直观的了解,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其次,从听觉入手。利用学校广播站资源,精心挑选了多首经典的巴乌名曲。例如《月光下的凤尾竹》《欢乐的泼水节》等,课间、午休及放学时间播放这些乐曲,同时还将这些名曲的经典片段制作成学校的电子铃声,优美的巴乌声萦绕着校园的每个角落,让学生感其声、领其情。
第三,从触觉入手。学校利用班级教室里的空白墙,开辟出一块布巴乌角,学生将自己动手创作的和巴乌相关的绘画、剪纸,喜欢的巴乌曲、巴乌小故事都展示在这个小小的角落里。课间,孩子们驻足欣赏,相互讨论,渐渐学习巴乌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二、多种形式并举,搭建学习平台
1.全员普及。学校的巴乌校本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学生人手一把巴乌,利用音乐课和校本课程时间练习演奏巴乌。从基本的演奏姿势到演奏方法,从单手练习到双手合作,循序渐进,学有所得。自课程开展以来,我们发现课间哄闹的现象少了,学生们你帮我唱谱,我教你练指法,校园里处处洋溢着悠扬的巴乌声。
2.创建社团。在全员普及的基础上,学校根据学生的需求开设了巴乌精品社团。对需要提高的孩子聘请专业吹管的老师进行指导,学习各种演奏技巧。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演出,他们在比赛中崭露头角,丰富了舞台经验,拓宽了音乐视野,增强了自信心。
3.组建乐团。在社团的基础上再组建“楠溪少儿民族乐团”。在乐器配置上,我们将传统的巴乌和源于意大利的乐器陶笛融合,并加入了非洲鼓和马林巴、牛铃等一些特色打击乐器。在民族音乐的基础上融入西方音乐元素,我们坚信这种中西艺术文化交融的组合形式会让中国的民族音乐得到传承并发扬,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的喜爱。
三、精心编创教材,促进深度学习
一项课程的开展离不开教师、学生、教材。为了帮助学生更加扎实有效地学习巴乌,编创一套适合孩子的音乐校本教材迫在眉睫。2016年,由我校音乐组老师精心编创的第一本巴乌校本教材《楠溪竹韵》由凤凰传媒正式出版。这本教材将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相结合,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了巴乌演奏方法、演奏技巧,带领他们走进巴乌的世界。在教材创编上我们力求与时代接轨,符合儿童年龄特征。
1.技术新。本套教材加入了图书二维码技术,教师把教学视频录制成一节节短小的微课。扫一扫二维码,教师现场教学的画面就呈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任意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同时,教材还创造性地运用了学校的吉祥物——楠楠和溪溪,两个可爱的卡通形象带领孩子们进入巴乌学习的世界,趣味性浓。
2.作品新。教材中所有的曲目都是由音乐教师原创。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我们创作了如《亲亲南校园》等作品;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我们创作了如《吹巴乌的孩子最快乐》等作品;根据学生演奏水平的发展需求,我们改编了《阿瓦人民唱新歌》等作品。整本教材中的乐曲都力求在原创的基础上增加趣味性,让孩子在快乐学习的同时,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
3.方法新。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低年级孩子的手指小肌肉群正处在发育阶段,经常出现这个孔捂严了,另一个孔又松了的现象。这样发音就不准确,削弱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教学方法,先从左手的一个音孔开始学习,逐渐过渡到两个音孔,三个音孔的音,最后到右手音孔的加入,孩子学习起来简单的多,自信心得到不断地增强。
四、多门学科融合,提升艺术素养
为了让孩子了解巴乌背后的故事,我们编写了第二本巴乌校本教材《乐舞楠溪》。这本教材将巴乌与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渗透到不同的学科领域,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与巴乌有关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风土人情、神话传说等,它更着重于民族文化的创新与传承。
1.创意新。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精心设计教材内容,发挥每一个个体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教材从细节之处做起,以楠溪文化符号为创新,将少数民族人物与学校吉祥物联系在一起,楠楠和溪溪穿上不同的少数民族服饰,带领孩子走进多彩的少数民族音乐,更生动有趣。教材中的所有插图都是孩子自己的作品,更加真实亲近。
2.内容实。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巴乌与民族文化、巴乌与民歌演唱、巴乌与舞蹈表演、巴乌与手工编织。
(1)巴乌与民族文化。巴乌是西南少数民族人们常用的乐器,在傣族、苗族、彝族等七个民族中使用的最多。我们的教材从信仰、饮食、建筑、节日、乐器、文学等方面,介绍远离学生生活的少数民族文化,让他们对这些民俗文化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2)巴乌与民歌演唱。民歌文化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材在这一板块中例举了各个民族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民歌。同时,将视频链接展示给学生,通过观看这些视频让学生对各民族民歌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从而推动学生去理解民歌与我们的生产生活间的紧密关系。
(3)巴乌与舞蹈表演。民族舞蹈是一个民族的标志物,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灵魂。教材中介绍了各民族舞蹈的缘起、形式、种类以及舞蹈服饰文化等。教材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他们知道舞蹈种类的丰富性,从而把舞蹈与生活联系在一起。
(4)巴乌与手工编织。除了音乐文化之外,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种类还有很多,比如巴乌上装饰的中国结。它原本是由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后推展至汉朝的仪礼记事,再演变成今日的装饰手艺。中国结的基本结法有十几种,教材精挑细选了5种结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可操作性强。
五、开展多彩活动,传承优秀文化
“编织一个属于自己的中国结”“我和巴乌之间的故事”“设计一款未来的巴乌”……通过这些有趣活动的开展,学生和巴乌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发自内心的喜爱,乐于演奏、乐于创作、动手制作,在情感认同中传承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
1.写一写。文学作品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中的瑰宝,让学生用生动的文字记录自己和巴乌之间的故事,体裁不限,可以是诗歌,可以是散文,可以是小说,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共同汇编了第一季校刊《最美的遇见——巴乌》。
2.画一画。民族的要传承,未来的要创新,把创意绘画与巴乌相结合,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设计一款未来的巴乌,把自己想表达的理念融入到绘画作品中,并将好的作品进行画展展示。
3.编一编。我们开展了“编织一个属于自己的中国结”活动,所有学生参与制作属于自己的中国结,发挥自己的想象与创造编织富有个性的中国结,并将其中一部分好的作品制作成展板展示,激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这项民族手工活动中来。
巴烏课程实施以来,学生能演奏不同程度的巴乌乐曲,潜移默化中他们提高了节奏、音准、识谱、视唱、合奏、感受力、表现力等多方面的音乐素养。同时,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也更加深入,认同并喜爱民族音乐,激发了学生持久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