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靖
“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教育常常成为发问的对象。教育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因为它总是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奋力前行。教育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教育要改革,更要回归,改革是动力、是方法,回归是初心、是方向。失去了初心和方向的教育改革,必然违背教育基本规律,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成效。解决纷繁复杂的教育问题,首先必须抓住根本,让教育回归生活。
教育与生活的分离是教育问题的根源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在人类社会早期,教育与生活是一体的,生活本身就是教育,教育就在生活之中。随着社会分工的演进,教育变成了一种专门化、学校化、社会化的活动,教育效率大大提高,但也带来了一个致命的问题——教育与生活的分离。后来,又引发了学校与社会的分离、教育与教学的分离、教与学的分离等一系列教育问题。
柏拉图的“洞穴之喻”启示我们,当人们逐渐适应脱离现实生活的教育方式,现实生活本身的价值和形态必将消解。让教育回归生活,不仅是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更是对当下教育问题的回应与纠偏。杜威认为,所谓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无非是在日常生活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寻找平衡点。教育既是目标,又是过程;既是任务,又是生活。然而在现实教育中,人们总是太在乎目标而忽视过程,总是太注重任务而忽视生活。教育的工具理性一再被放大,价值理性则逐渐淡化。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已经成为教育哲学的中心议题。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对我们理解和改造新时代的教育,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回归生活是教育的正道
教育脱离生活,必将变成无源之水。马克思通常用感性活动、感性世界、感性实践等概念表达他对现实生活世界的关注。他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无论思想或者语言都不能独自组成特殊的王国,它们只是现实生活的表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教育与生活关系的深刻认识,把劳动教育放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战略高度,明确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把“四育”提升为“五育”。劳动教育是最好的生活教育,是推进教育回归生活的有效途径。教育回归生活,就是要营造一个充满生活气息和生命特征的教育形态,让教育主体扎根生活,让教育内容关照生活,让教育方法贴近生活,让教育活动成为生活,以此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最终实现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有机统一。
主体价值是教育回归生活的前提
教育回归生活,首先需要确认教育生活的独立价值。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地把教育当作职业发展的手段,当作获得“黄金屋”“颜如玉”的敲门砖,教育被极度功利化和工具化。
必须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生活,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生活。马克思指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一个孩子在近20年的学校生活中如何表现自己的生命,决定了他生命的本质,也将影响着他的一生。作为生活的教育,是要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了解生活、热爱生活、学会生活本身就是学生最应该接受的教育。一个不懂生活、不爱生活、不会生活的学生,也不可能理解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学生的学习生活是人生不可或缺的生命历程,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尊重教育生活的独立价值,把提高教育生活的质量作为办学的重要使命,让学生成为教育生活真正的主人,并在学习、体验、交往、成长中获得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主體自觉是教育回归生活的条件
主体是指参与特定交往实践活动的人,教育主体就是参与教学活动的师生。
参与教育活动的人不会自动获得主体地位,学生是不是教育的主体,关键看其主体性是否发挥,即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些只有通过不断唤醒和激发学生自觉的主体意识,才能逐步实现。主体地位是很难通过施舍或者给予就可以实现的,教育主体必须依靠参与教育活动的学生自身从被动到主动、从自发到自觉的意识转变,最终成长为教育生活的主人。
作为生活的教育,其使命就在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帮助学生不断丰富文化素养,提升反思精神,强化主体意识,形成主体人格,最终成长为一个有独立思考、有批判精神、有责任担当的合格社会公民。
主体交往是教育回归生活的方式
师生在教育活动中,建立了“教师—教学活动—学生”的教学交往关系。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建构的对象化客体,师生是教学活动同时塑造的实践主体,他们之间形成了“主—客—主”的主体交往结构。教育主体之间围绕教学活动形成的交往关系就是教育共同体,主体交往的对象、内容、方式、品质决定了共同体的水平,共同体的水平反过来又影响了主体发展的质量。交往关系越紧密、层次越高,主体的发展机会就越多。师生通过共读、共写、共学、共思等精神交往活动,实现共建、共享、共生活、共成长,形成了充满生命力量和人文精神的教育生活“场”。教育主体正是在这种高水平的交往和高质量的教育“场”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和成长,最终获得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教育生活还具有巨大的连接和拓展功能,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老师与家长、家庭与学校、学校与社会连接起来,形成更多教育共同体,构筑起更丰富的教育生活世界。
主体实践是教育回归生活的途径
学校、家庭、社会甚至网络,都是教育生活的场域,都是主体交往的空间。教育回归生活,既要关注教育生活的独立价值,也要关照教育生活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融通。实践是教育的源头,生活是教育的归宿。我们要牢牢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让教育主体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体验生活、获得成长。作为生活的教育,必须打开教室的窗户,让学生聆听窗外的声音,关注外面的世界。
教师在授课时要关注时代热点,贴近社会现实,把握学生思想实际,从回应现实热点、解决实际问题入手,让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学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到广阔的社会实践中深化对理论和知识的理解运用,把握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让学生在生动的社会实践中增见识、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