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月红 (江苏常州市荆川小学)
一所能促进师生主动幸福成长的学校,必然具有其独有的品质。建设高品质学校是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使命,也是人民群众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对优质教育的迫切愿望。一所高品质学校应该有高定位、高品位、高质量、高认同,应该是有温度、有人性、有故事、有美感的现代化学校,应该是能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并成为周围百姓满意的学校。新时代高品质学校的发展需要依托一定媒介,积极探索出适合学校实际的前行之路。
常州市荆川小学始创于1914年,北依陈渡草堂,毗邻荆川先生读书处,以明代抗倭名将、著名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唐荆川之名命名。学校历经百年沧桑,始终秉承着“担当”校训,传承荆川先生的济世情怀,孕育一代又一代的荆川学子。2015年,学校异地新建,并于2017年12月正式挂牌成为常州市教科院附属小学。全新的面貌促使着学校必须向着更高层次的品质迈进。同时,针对学校的发展现状,特别是现有教师群体的实际情况:朴实勤勉,踏实肯干,但缺乏的是积极主动、勇于创新的自觉追求,缺乏能带动教师群体整体提升的意识与行动,而项目领衔将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个体与群体的活力,促进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的整体提升,助推学校由标准化走向高品质发展。
为了更好地推进项目领衔,首要的是改善教师理念匮乏的现状,通过多元途径促使大家准确把握项目领衔的内涵。
加强学习,把握特质。在全体教师中进行项目领衔的专题学习,尝试重心下移,由负责教师发展的部门组建团队,引领大家分层次进行专题学习。把握领衔的原意,即在共同署名的文件上把名署在最前面,通常意指最主要的负责者,也可理解为带头的意思。项目领衔制则是指相应人员作为领导者与组织者,依据实际,通过项目策划、确立、推进、完善的方式,引领特定领域的发展机制。明确其独有的引领性、主动性、整体性等特质。
个案先行,榜样引领。从理念先行到实践落地,能更好地促进教师对项目领衔本质的认识。校长作为学校高品质发展的第一责任人,主动先行,依托常州市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的申报评审,引领项目先行。发挥教师主动性,组建项目团队;分析研究基础,明确项目目标;确立研究目标,畅想项目前景;探索实施路径,促进项目落地;持续完善措施,保障项目推进……在历经一个项目的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中,所有项目组的老师均呈现出积极向上、激情高涨、主动研究的状态,特别是当学校申报的“传承荆川精神培育担当少年”的项目荣获常州市中小学生品格提升项目申报第一名时,不仅项目组的教师,而且学校全体教师都看到了学校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主动发展的渴望在教师群体中悄然萌发。
抓住教师内需被激活的契机,行政团队与学校各领域的骨干教师积极围绕学校的发展与未来发展需求主动思考,特别是围绕着学校高品质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教师发展、课程建设、学生成长、特色文化等,大家凝聚在一起积极建构。为了追求学校办学综合质量提升的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为了更好地激活教师群体的智慧,大家尝试进行顶层设计。
多元交流,摸清基础。各部门、各条线,开展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多轮交流研讨。发放学生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成长需求;召开教师座谈会,发现基层教师的智慧;发放申报表,激活教师领衔的热情;挖掘家长资源,为项目建设注入活力。
整体架构,顶层设计。在教师主动申报的基础上,大家从课程建设、教师发展、文化建设、特色打造等几方面入手对项目进行整体架构。让各个项目间既有独立性,又有相应的融合性。如图:
为了让项目更好地扎根于学校,切实促进学校的内在发展,学校分析已有的发展基础、存在的优势和潜能、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分析教师的发展优能,准确把脉,不断融合,形成适合学校并能切实助推学校高品质发展的研究项目。
项目适合度的探索。确立的项目必须是扎根于学校的现有实际,并且能为学校的未来发展助力。在教师自主申报的若干个项目中,大家反复分析其与学校高品质发展之间的匹配性与适切度,分析其对于师生成长的效能,分析其未来的可行性与发展前景。在多角度、多层面的论证中明晰项目的价值,同时邀请不同层面的专家、教师、学生、家长听取各个项目组的推进设想,选择更好的适合学校长远发展的项目。
项目领衔人的担当。学校的高品质发展实施项目领衔是期望通过组建扁平化的管理团队,降低管理的重心,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推动学校发展的团队中担当起一定的角色。因此,项目领衔人必须承担具体制订所领衔项目的三年规划、年度计划、项目内容、实施方式和评价标准;必须对该项目进行理论研修、成果交流和经验分享;必须组织项目工作的推进,实施过程性管理和过程性评价与指导,督促所负责项目的规范实施,保证成果达到预期目标等相应工作。这些无形中都要求项目领衔人主动策划、全心奉献、自觉担当,切实从学校发展的角度策划项目的推进。学校在对项目领衔人进行专题培训的基础上,专门进行了重大项目的发布活动,让每一位项目领衔人带领团队共同策划、全面思考,并作为代言人向全校师生、家长进行公开发布,吸引更多的人加入项目建设中来。焦建国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善于思考、勇于担当的领衔人。他本是一位临近退休的学校工作人员,因自身喜欢象棋,常默默带着一些喜爱象棋的学生进行训练,参加比赛。他希望荆小的学生都能下一手好象棋,更希望他们有着灵活的思维能力以及顾全大局的担当品格。因为在老学校受场地等硬件设施的限制,始终未能展开手脚。随着项目领衔工作在新校如火如荼地推进,他第一个积极申报,并带着自己的整体设想与行政人员、教师反复研讨商量;他还发动各学科教师,积极加入研究团队。此外,为了项目的更好推进与发展,他还主动寻求外援,成功得到了常州市棋类文化研究会的大力支持。教师戏称“老焦开始全力焕发第二春啦!”是啊,这样焕发生机、主动发展的老师在荆小不断地涌现出来,有校长、中层、教研组长,更有许许多多的一线教师,他们构建成的项目领衔人队伍,自觉而又有担当,积极引领各个项目的发展。每个项目组经过双向选择组建成的一支不超过10人的研究团队,让全体教师人人参与,人人分工,人人发展。
实践证明,团队成员聚合在一起进行研究和实践,不但能够进行自我的研修提升,而且能通过每一个人的工作时空、思维方式、人格魅力等相互间的联系、交流、融合,从而构建一个发展共同体,带动所有项目组成员的成长。项目领衔只有有序推进,才能发挥其更大的效能;只有过程有效落地,才能保障师生的研究热情;在过程中提升研究能力,才能切实助推学校的高品质发展。项目领衔制度的建设、推进方式的积极探索、评价机制的有效运行都不失为好的策略。
项目管理制度的积极探索。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完善,更好地保障项目的建设。如《荆川小学项目领衔人工作职责》,进一步明晰了领衔人的义务与权利;《荆川小学项目过程管理制度》,对项目的一步步推进有章可循;《荆川小学项目领衔评价标准》,从多个层面对项目进行整体考核评价,促使项目组有更明确的奋斗目标。
项目推进方式的主动践行。每一个项目的推进或某一领域的项目群的建设,均可以从以下方面着重进行:加强学习,丰富认识。在项目领衔、学校高品质发展等的文献综述的研究中,各项目团队在日常学习分享交流中,获得深度认识,并相互学习借鉴,获得相应的推进经验;加强研讨,注重交流。通过多种方式,准确把脉,让具有学校特质与发展内需的项目间加深交流,探索项目推进的策略,各项目间相互融通,有效促进师生的发展,逐步形成学校鲜明的特色;加强展示,分享经验。每学期进行项目专题交流会,为每一位教师搭建发展的平台,依托项目激活教师的发展内需;加强提炼,形成经验。在实践中形成相应的推进策略,及时总结,汇编案例集,为后续更多项目的产生与推进积淀发展基础。
项目评价机制的有效运行。依据评价标准,从评价内容(勤、量、绩)、评价主体(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评价效能(奖励、辐射)等方面有效进行机制运用。其中整体评价可从健全结构、过程管理、自我评价、成果积累等方面推进。
健全项目结构:制定明确的项目规划,包括项目目标的确立、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方案的科学性实施、项目过程推进与管理、项目的保障措施、项目预期成果等方面。完善过程管理:依据目标确定项目的年度目标,围绕年度目标设计和确定具体事件。项目组每一个节点事件的目标、计划、实施、实践成效和成果,都是过程管理的主要评价内容。加强自我评价:项目目标贴合学校实际,项目内容贴近师生发展,能有效提高学校的发展品质,项目成果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能在一定范围内推广。注重成果积累:一学期结束后,统计项目团队完成的数量,归纳整理原创性的项目成果,形成序列化的项目推进策略,力争每一个项目的推进都能积极促进师生的健康成长,学校的高品质发展。
学校的高品质发展实施项目领衔管理,通过项目认领的方式使有一定优势或发展需求的教师能成为某一项目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同时又成为同伴领导项目的参与者,围绕学校的未来可持续发展全面参与,又都因为对所负责的项目的管理而使自己在这一研究领域先行一步,对同伴起到示范作用。这种互助性的工作态势,使个人和团队实现互助性发展,团队成员因为角色的社会化而有了团队归属感,形成了团队管理的积极效能。
面对学校更高层次发展的需求,项目领衔使教师团队的互助性发展成为最大可能,项目团队合作发展的方式和团队共享的同伴文化必将推动学校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更好地推动学校教育的高品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