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物华
摘要:西方音乐剧与中国戏曲从演剧形式上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如何有机地、合理地在音乐剧中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技能,让音乐剧更具有中国特色,更接地气,是中国音乐剧人的执着追求。本文在分析我国音乐剧演员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出了戏曲人才培养给中国音乐剧带来的启示,从而对创作中国音乐剧,塑造中国人物,培养中国特色的音乐剧表演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戏曲 音乐剧 表演人才 培养
中图分类号:J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2-0135-04
中国戏曲人才的培养,历经无数代艺术家们的验证,形成了一些较为完整且适应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体系,尤其是昆曲、京剧等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舞台表演艺术,在后备人才及青年演员培养上都有独到的见解。中国音乐剧表演人才的培养,尤其是人物塑造方面要受到中国观众的欢迎,除了引进借鉴西方音乐剧人才培养模式,更应该立足本土,从戏曲人才培养体系中得到有益启发。
一、目前我国音乐剧演员培养现状
从客观实际来看我国专业音乐剧人才是稀缺的。目前可考的正式音乐剧人才培养要追溯到1995年。那年中国第一个音乐剧表演专修班在中央音乐学院开办。之后的1996年,在中戏、北舞两所高校的引领下,国内音乐剧教学的雏形渐渐成形,到2016年,国内开设音乐剧表演专业的艺术院校包括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吉林艺术学院等。即便如此,中国专业音乐剧演员甚至受过专业音乐剧培训的演员也不足三千。在校学习的音乐剧专业学生的学习培养现状也不容乐观。
首先,对声乐表演的重视远超过其它能力。如之前提到的开设音乐剧表演专业的高校中,很多把音乐剧表演专业归入表演专业或者音乐表演专业。而在音乐剧表演各项能力的考核中,又把聲乐能力的考查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有时还有三试,而对其它各项能力如舞蹈、表演、台词等的考察,就明显重视不够。
其次,学生表演基础素养不够优秀。音乐剧表演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较高,培养一个优秀的音乐剧演员比培养一个优秀的舞蹈演员抑或歌唱演员抑或话剧演员,难度不可相提并论。也可以这么认为,学习音乐剧表演的学生,理应比单纯的舞蹈生、音乐生素质更高。但实际情况恰好相反,很多学生正是由于单纯从事舞蹈、音乐、表演等专业能力不足,才选择从事音乐剧表演学习的。原因不予深究,但结果是造成大部分音乐剧表演后备人才素质不高、能力发展难以协调。
第三,课程设置与综合能力培养难以形成一个整体。国内音乐剧表演专业三门主课即声乐、舞蹈和表演,一般情况下三门课的教学内容独立且少有协同统一。比如在演唱声乐方面,一般老师只指导学生演唱的技巧,正确的歌唱姿态,掌握科学的歌唱呼吸的方法,编排音乐剧专业演唱的曲目,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能进行不同语种的演唱,一些名作的演唱能较好把握。而这些与音乐剧的舞蹈、表演、台词教学相关不大,难以相互促进。
众所周知音乐剧表演及舞台人物形象塑造需要的能力是多方面的。音乐剧名篇片段表演或原创剧目表演,都要求把歌唱、舞蹈和台词高度整合在一起,综合能力的培养比单一演唱、舞蹈、台词的技巧培养更为重要。然而目前中国音乐剧人才培养还没有形成科学而有特点的体系,甚至连完整统一都难以达到。除开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少音乐剧表演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也不会选择音乐剧专职演员的工作,很多时候他们只能在影视、唱歌、跳舞方面单线发展。
中国音乐剧的发展,需要大量后备人才的涌现,而目前后备人才培养的培养现状,似乎也在要求我们向传统戏曲人才培养的模式取经。
二、戏曲人才培养模式对音乐剧演员培养的启示
目前,戏曲表演人才培养与现行的音乐剧青年演员的培养最大的不同,简单来说就是综合实践能力的全程培养与艺术人才市场的深度融合方面。
(一)进一步强化院团合作,明确“剧团文化熏陶学生、培养目标服务舞台”
戏曲表演院校的人才培养,一般会引进各大剧团先进的设施、设备装备学校,用成熟的,甚至是经历了无数代表演名家实践了的理论和技能来“武装”表演老师,用剧团文化和传统的“师徒班子”管理理念教育学生。具体来讲就是“学校即艺术团”“教室即舞台”“亦校亦企”“课堂+舞台”。就是把学校建成剧团式,把教室装成舞台样,让学生能充分在学校环境中感悟舞台表演文化、感受文化市场熏陶、接受舞台技能实训。
当前中国音乐剧人才培养,缺失的就是这样一种文化环境。既没有专业音乐剧剧团的鼎力支撑,也没有行之有效的特色管理培养模式。如果参考借鉴戏曲人才培养经验,积极主动与专业文艺表演院团合作,选择校企联合、培养融合、专业共建、风险共担等模式把剧团管理理念、舞台文化精神引入音乐剧人才培养过程。比如开设音乐剧表演专业的学校可与艺术专业剧团实施人才交流互聘制度。在学校教学中引入优秀院团的表演艺术家的基础上,还能积极鼓励促成在校学生和优秀青年教师实习、挂职在剧团,参与剧团一切正式剧目的创作、排演、宣传工作。这种“聘进校,外挂职”,重能力、重实践的教学,必然会使教与学、舞台理论与表演实践相生相长,让后备人才在今后正式走向岗位后,更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复杂人物形象塑造,进而提升其综合创编能力。
(二)加强“音乐剧创演工作室”建设,打造产学研结合新模式
戏曲演员的培养,在很长一段时间是师傅带徒弟,“老带新”,很多时候围绕一位优秀的戏曲演员,就能带领一个戏曲班子走向辉煌,并代代传承,开宗立派。这不需要赘述。当今一种新的教育培养模式也在悄然兴起,那就是“工作室+艺术团+师生”,戏曲表演方面比较著名的就是“茅威涛工作室”。
中国音乐剧表演教育领域目前仍缺乏一些大师级的领军人物,但也可以依托上级文化部门,积极社会融资,成立一批实验型的音乐剧概念工作室。工作室围绕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的音乐剧演员、教师,以学校专业教师和毕业生为核心,吸引一批年青音乐剧爱好者,积极注入启动资金,更可邀请著名戏曲导演、文化编剧、影视表演名家担当艺术总监或顾问,以戏曲表演工作室为参照,打造“概念音乐剧+工作室+小剧场”的模式。工作室的经济效应还是其次,关键是努力扩大社会效应及影响规模,同时为音乐剧专业学生更早更快的塑造舞台人物形象提供实践支撑。
(三)践行导演责任制的培养机制
戏曲表演的教学往往把剧目排演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从实际操作情况来看,导演制介入戏曲课堂教学已比较常见。此办法兼顾了传统师傅带徒弟与艺术专业院校规模培养的优点,在专业院团与学校中间比较成功地搭建了融合的渠道,优点之二就是大幅减少了毕业学生与成熟演员之间的过渡时间。
音乐剧后备人才的培养也能参照戏曲的这种培养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传艺、帮学、育人”于一体的“导演责任制”在音乐剧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每个培养阶段都围绕真实、完整的剧目排演,凸显导演导师的作用,全方位综合地培养学生的舞台表演、创造能力,期间分不同阶段邀请表演名师或艺术名家指导。技能学习、理论修养、表演实践都能在一个剧目排练中得以磨练和加强。这就改变了绝大多数时候声乐、舞蹈、台词、表演教学呈分裂状况的现状,使培养具有创新综合表演能力的“真音乐剧人才”成为可能。而导演责任制与剧目目标责任制的实施,也可改变学生被动甚至是消极的学习状态,为其在舞台上更加快乐、热情、主动地塑造人物,感染观众提供了更直接地刺激来源。
(四)完善以舞台实践为抓手、剧目导向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学习戏曲表演专业“课堂+舞台”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特定片段(或完整)剧目的排演,依据不同层次的技能要求,加强音乐剧后备人才在舞台上塑造人物能力的熏陶。可参考戏曲表演人才培养从新手初学的时刻就以最终舞台呈现为最终目标,打造属于音乐剧的“教学模拟表演——舞台正式演出——教学模拟表演”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先呈现、频实践、多总结、全面立体舞台塑造”的培养特色。由于重舞台呈现,因而评价也要改变以往的单一考核模式,应更多引入自我评价、社会评价、观众评价、一线表演艺术家评价,打造学校、社会、家长、一线演员一起参评的综合立体考核模式,完成自学校培养到社会全方位培养的过渡。这在提升教学质量,扩大影响的基础上,竭力实现了教学与舞台的零距离融合,让音乐剧后备人才的舞台塑造人物能力得到了最实际的提升。
三、表演实践课程体系改革对戏曲表演专业的借鉴
音乐剧演员创作人物的成功与否,离不开学生时期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而这些能力主要由实践教学来培养。而戏曲表演专业的实践教学培养,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 “四功五法”(唱做念打及手眼身法步)的基本功培养,同时凸显各剧种的特色绝活与传承剧目的继承。而这些也是音乐剧表演教学可尝试借鉴的内容。音乐剧演员在创作人物的基础之一,即是在学校表演实践课程。一个理想的音乐剧演员的培养,应该经历“名剧选段的学习与演出”,“经典话剧片段学习与演出”“创作剧目排练与演出”“实习与毕业公演”等四个环节,通过这四个环节的循序渐进的学习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创造能力、综合素质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检验,为在舞台上成功创作人物的打下基础。
目前音乐剧人才培养开设的实践课程体系仍十分笼统,可借鉴戏曲表演专业课程设置综合性强、实践性强、舞台呈现目的明确的特点,优化音乐剧后备人才培养的综合课程体系。以成功在舞台上塑造人物为最终目的,加强剧目课的综合实践内涵,把表演综合素质、表演实践技能、舞台创新呈现等要求贯穿于声乐表演课、综合形体课、话剧台词课、剧目片段综合课及剧团舞台实习课中,同时这些课都与人文(包含戏曲表演)素养培养有机结合。简单来说,音乐剧表演人才培养的教学课程应以舞台剧目呈现为最终皈依,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唱歌、舞蹈、台词等一些不太相关的学习内容逐步规划为相辅相成的元素。教室可依据舞台剧目排演进度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搭配不同专业教师共同进课堂,使每一节课的学习都能既独立又统一于总体教学安排。
四、戏曲人才培养教学方法对音乐剧表演的影响
(一)从只培养表演技能到兼顾理解创新能力培养;从只关注老师培养方法到兼顾学生学习方法
戏曲人才培养方法本质上是一种弹性教学方式。尤其在“师傅带徒弟”和“戏班”走南闯北的时期,后备人才的培养实行的是“口传心授+练功体悟+舞台实践”的方法。音乐剧演员培养可借鉴于此,尝试三个融合:教师启发与学生体悟融合;精英教学与基础培训融合;舞台表演能力与人文素养提升融合。例如在保证常规教学的同时,安排一定的时间,聘请名家给重点学生进行精品剧目教学,以强化手段推进教学水平的提高;由学校牵线,用人单位与学生实施双向选择,学生在入学后即可参与兄弟院团非本专业的短期表演实践,视为弹性校外实训课,使学生在不同的舞台展现中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等。
(二)融“教、学、演”为一体,强化塑造人物能力的培养,体现中国音乐剧教育鲜明个性
戏曲表演教学在实操过程中一般采取分行当教学的形式,会根据学生嗓音、基功、扮相等条件选择适合的行当,充分发挥个人的优势。音乐剧人才培养在课堂教学的环节可借鉴戏曲表演这种细分行,重个性发展的经验。建议在所有专业课程中尝试学生选老师,老师定方向的方式开展教学。当然,教学手段的革新也是重中之重。比如为强化课堂教学的真实感,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与积极性,可充分发挥“以赛代练”的作用,多组织不同教学内容的校内比赛,多参加校外的各项艺术表演大赛;为增强学生的专业人文素养,一节音乐剧专业课可采用“边练边想边说边读”的模式,锻造学生把专业技能、舞台鉴赏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能力。
总之,戏曲对中国音乐剧表演人才培养的启发是多方面的,向戏曲表演人才培养模式取经,对于中国音乐剧演员,尤其是年轻演员的培养无疑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在国内有很多的有成就的音乐剧演员中,也不乏有着深厚戏曲背景的人。如:百老汇音乐剧“华裔第一人”王洛勇,从小便是学习京剧。虽说戏曲人才培养的经验并不会直接作用于音乐剧的表演,但是,通过对传统戏曲人才培养过程的学习借鉴,无形中给一代代中国音乐剧演员打开了一扇特色的升华之门,对于未来中国音乐剧的发展并在中国兴盛提供了更多的有益支撑。
参考文献:
[1]胡芝鳳.戏曲舞台创作规律[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2]黄丽贞.中国戏曲的语言艺术[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3]傅显舟.音乐剧创作与研究[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
[4]方辰.中国戏曲音乐剧构想[J].大舞台,1999,(04).
[5]何斌.试论中国戏曲与西方音乐剧的异同[J].四川戏剧,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