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表明,动态脉压(APP)对心脑血管事件预测价值优于收缩压和舒张压[1]。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主要的危险因素,脉压指数(ABI)可评价血管硬化[2]。近年来,由于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中青年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显著增多[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引起人们的关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MMP-9关系密切[4]。本研究探讨中青年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APP、ABI与MMP-9、hs-CRP的相关性。
1.1 研究对象 抽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符合研究要求的中青年高血压病人128例为高血压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128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中青年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128例为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此外选取健康者128名为对照组。
1.1.1 诊断标准 高血压: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中高血压的诊断方法,即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Hg。心绞痛:根据《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提高型心肌梗死诊断治疗指南制定的标准,即病人有典型的心绞痛发作病史,休息或含用硝酸甘油后病情明显缓解,疾病发作时心电图检查可见R波为主导的串联中ST段压低,T波平坦或倒置。
1.1.2 入选标准 年龄20~45岁;病人心脏构造畸形、未接受过搭桥术等手术治疗;心率基本正常;对治疗药物无过敏史。
1.1.3 排除标准 恶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病人;高脂血症病人或近期有口服降脂药物治疗;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不稳定,或有合并症(肾病、周围神经病变);近6个月内发生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肝功能受损或肾功能受损病人;肌酐超过正常值上限(133 μmol/L)[5]。
1.2 检测方法
1.2.1 APP测量 受试者均于右上臂佩戴动态血压计(北京美高仪 MGY-ABP1型),将袖带缚于受检者右上臂肘窝上两指,箭头对准肱动脉搏动处,保证松紧适合,袖带充气时,右手臂伸直且肢体不活动。参数设定:06:00~22:00,间隔15 min测量1次;22:00~次日06:00,间隔30 min测量1次,有效检测次数≥90%。APP参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6]2010年修订版的推荐标准;24 h血压平均值<130/80 mmHg,日间血压平均值<135/85 mmHg,夜间血压平均值<120/70 mmHg。收集病人24 h平均收缩压和24 h平均舒张压。计算平均脉压、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根据APP分为4个水平:30~<41 mmHg、41~<61 mmHg、61~80 mmHg、>80 mmHg。
1.2.2 ABI测量 采用日本欧姆龙动脉硬化检测仪测量病人ABI。22~25 ℃半卧休息10 min后,分别于双上肢及下肢裹以袖带,上肢袖带下缘距肘部横纹2~3 cm,下肢袖带下缘距踝2 cm,双侧同时测量,记录数据。2011年美国心脏病学会指南[7]指出:ABI 1.00~1.40为正常,ABI0.90~<1.00为“临界异常状态”,ABI<0.90可诊断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PAD)。
1.2.3 实验室检查 对照组任意时期清晨,其他3组病人均于入院次日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送临床中心实验室,静置1~2 h后,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后,吸取血清,放入-20 ℃冰箱,采用双抗体夹心酶免疫吸附法(ELISA)分批测定MMP-9与hs-CRP浓度[8]。
1.2.4 颈动脉超声检查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GE LOGIQS6),探头频率7.5~12.0 MHz。受检者取仰卧位,头部偏向检查对侧,充分暴露颈部,测量双侧颈动脉。在双侧颈总动脉(距颈动脉球部膨大起始处10 mm处)等处沿血管长轴进行测量。管腔内膜交界面到中膜与外膜交界之间垂直距离即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在此处及前后1 cm处测量3次,取平均值为受检者IMT值。
2.1 4组临床资料比较(见表1)
表1 4组临床资料比较
2.2 4组APP、ABI、hs-CRP、MMP-9比较(见表2)
表2 4组APP、ABI、hs-CRP、MMP-9比较(±s)
与对照组比较,1)P<0.05;与高血压组比较,2)P<0.01;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比较,3)P<0.05
2.3 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组APP不同分层对hs-CRP、MMP-9表达的影响(见表3)
表3 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组APP不同分层对hs-CRP、MMP-9表达的影响(±s)
与30~<41 mmHg比较,1)P<0.01;与41~<61 mmHg比较,2)P<0.01;与61~80 mmHg,3)P<0.01
2.4 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组ABI不同分层对hs-CRP、MMP-9表达的影响(见表4)
表4 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组ABI分层对其hs-CRP、MMP-9表达含量的影响(±s)
与1.00~1.40比较,1)P<0.01;与0.90~<1.00比较,2)P<0.01
2.5 APP、ABI、hs-CRP、MMP-9的相关性分析(见表5)
表5 APP、ABI与hs-CRP、MMP-9的相关性分析
2.6 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组APP、ABI、hs-CRP、MMP-9表达含量对IMT的影响 以APP、ABI、hs-CRP、MMP-9表达含量为自变量,以IMT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所得方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指标对IMT的综合影响依次为:APP(2.635)、MMP-9(2.035)、ABI(1.968)、hs-CRP(1.639)。详见表6。
表6 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组APP、ABI、hs-CRP、MMP-9表达含量对IMT的影响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在中青年人群中具有较高的患病率。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严重形式。相关研究显示,高血压病人APP和ABI是预测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APP和ABI是大动脉僵硬的表现,是导致动脉损害和粥样硬化形成的重要因素[9-12]。IMT是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指标,也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13]。
本研究结果发现,中青年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与健康者年龄、体质指数、吸烟、饮酒、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本研究受试对象有较好的均衡性,分组情况较好,临床数据具有可比性。脉压增高常伴有各种类型的恶性心血管事件,心功能从正常到异常的整个过程均普遍存在[14-18]。心力衰竭、冠心病和原发性高血压等疾病的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不论是血压正常者还是高血压病人,脉压升高是反映大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项指标[17]。
hs-CRP作为临床中较常用的一种非特异性炎性标志物,高水平hs-CRP可加剧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促进血管粥样硬化病理改变,诱发外周血管阻力升高,进而引起高血压或冠心病[19-23]。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hs-CRP和MMP-9水平高于健康者,表明在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疾病进程中, hs-CRP和MMP-9发生明显变化。出现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时,hs-CRP和MMP-9水平均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发现,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APP与ABI不同分层 hs-CRP和MMP-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组APP、ABI、hs-CRP、MMP-9表达含量与IMT呈正相关,从炎症观点揭示APP、ABI、hs-CRP、MMP-9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分析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组APP、ABI、hs-CRP、MMP-9表达对IMT的影响,发现拟合多因素回归方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中青年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APP、ABI与hs-CRP、MMP-9有关,可作为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参考指标,这为冠状动脉病变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对延缓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