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保龙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迅速发展,我国教育工作得到了快速进步。在高中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因为物理知识相对比较复杂,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存在理解上的困难。高中物理课程是与人们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一门课程,在日常生活中的人们也会应用大量的物理知识,在高中课程学习中也需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文章对高中物理有关的物理题型进行解析,变形和窍门总结,以期对高中物理课程开展带来有效帮助。
【关键词】高中物理 解析 变形 窍门
在高中物理课程学习,由于物理知识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导致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对物理知识进行全面的理解掌握,直接影响物理教学工作的开展。在高中物理教学工作中,物理教师需要对将要讲授的知识进行提前准备,提前预测可能出现问题以及较难理解的知识点,重点进行分析。在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解题方法和思路时,借助“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这一节的内容,训练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高中物理学习的技巧。
一、高中物理题解题思路
在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学习中,对于该方面的解题思路,首先要先认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结合教学内容及相应的教学例题,解决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1.研究课题选择的理性
在目前的教学形式下,教师必须选择适当的内容来整合课程和学习目标。首先,选择的主题要符合新课程教学要求,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又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其次,选择的学习主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范围。靠近学生最近的开发区,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从而能够更好的解决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过程性
基于物理知识的研究,学生的教育必须从简单的物理知识积累转化为知识研究,从论证结构转变为知识获取过程。在实际培训中,教师必须仔细设计学生的物理概念和学习规律的过程和应用。探究如何学习物理以及如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二、高中物理题题目内容
例1.一个物体以10m/s的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求经过4s后物体通过的位移?
问题如下:(1)我们怎样求出位移?
(2)将运动分成两段,即Δt=2s,将每一部分作为匀速直线运动来计算,那么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取多大?
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得出初步的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即运动分成时间相等(Δt)的若干段,在Δt内,将物体视为匀速直线运动,每段位移之和即总位移。在解决此类匀变速直线问题时,可以选取取初速度或末速度作为
Δt内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取初速度时结果偏小,取末速度时结果偏大。当Δt越来越小时,结果越来越接近真实值。
教师进行探究总结:
(1)如果Δt取得非常小,相应的点面之和就能非常准确地代表物体发生的位移——这是“无限逼近”的思维方法。
(2)如果Δt取得非常非常小,所有点面面积之和刚好等于v-t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就可以选择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
综上,在探索这样一个匀速直线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Δt时间内,将不同阶段的运动视为匀速直线线性运动,然后逐渐让学生从Δt= 2s,Δt= 1s ,Δt=
0.5s,计算和讨论不同时间段的位移,最后引导学生在Δt→0时猜测位移的特征。
例2.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规律。学生在草稿纸上推导,教师进行巡回指 导,由梯形“面积”=位移,得 x=v0+vt2t,又由vt=v0+at ,可得
x=v0t+12at2,x 与t 的关系为二次函数。
在高中物理题解题的过程中,通过对物理中的匀变速直线知识的理解和总结,在探究物理解题的过程中,通过推到位移公示等方法,建立自身的逻辑思维,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也可以训练学生看待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能够自主学习,锻炼思維能力和应对不同题型的能力。
三、物理题目变形改进
例3.一辆摩托车以1m/s2的加速度加速行驶了12s,驶过了180m.求摩托车开始加速时的速度是多少?
解:由 x=v0t+12at2可得:
v0=x-12at2t=9m/s
教师在讲解高中物理的匀变速直线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将解题的规范和解题相应的步骤传授给学生。在对物理变形问题求解的过程中,根据图中的曲线可以看出小车在做非变速运动。尽管在目前的课程中还并未解除到非变速直线运动的知识,但非变速直线运动与匀速直线运动解题思路基本一致,同样可以选择分割法进行求解问题。
在高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是想要偶尔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不论是遇到匀变速直线问题,还是匀变速直线问题的变形问题,都能通过一定的物理学知识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处理遇到的物理问题,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以及物理解题思维都有一定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在物理教学工程中,做好物理难题的解答与分析工作,可以使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做好总结分析工作,及时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对问题进行改变,变形,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防止出现学生只会一道题而没有真正掌握知识点的问题出现,促进我国高中物理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王波.研究性学习——高中物理课堂一道绚烂的彩虹[J].中国校外教育,2015(15):40.
(作者单位: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高级职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