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之旅

2019-07-25 04:41张雯暄
北方文学 2019年18期
关键词:人物平等种族

张雯暄

摘要:一部温馨抒情的美国电影《绿皮书》脱离了“政治正确”的常规叙事老路,而是将好莱坞源远流长的公路类型与探讨歧视的主流社会话题题进行交融,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片中白人司机与黑人钢琴家因为招聘和应聘而相遇,来自两个完全不同世界的人共同度过一段短暂而难忘的巡演之旅,以演出站为历史刻度,逐步为观众提出歧视、探讨歧视、缓解歧视,最终达成和解,回到终点。本文通过解读影片的剧情、人物、视听等具体分析该电影意图传达给观众的人文情怀和现实价值,探讨电影是如何以风轻云淡又幽默风趣的叙述方式讲述着一个严肃的话题并抒发对人间温情的向往。

关键词:剧情;人物;平等;友谊;种族

一、解读剧情

故事讲述了两个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阶层的人物:黑人钢琴家唐,为了去种族歧视特别严重的南部地区,雇用了一位白人托尼作为自己的司机兼保镖。而这个保镖,原本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种族主义者,对黑人有着深深的偏见。在失去原先的工作之后,为了照顾好自己的家人,他急需新的工作,有个朋友建议他去参加一位音乐博士为了寻找司机所举办的面试。当他到达豪华公寓后,发现这位博士是个名叫唐的黑人古典乐钢琴家,需要一个司机负责在他举办南方巡演时的接送工作。但他心里都十分清楚,在种族歧视的现象非常严重的南部地区,这样的工作很容易使自己身陷麻烦之中,可是托尼需要钱为给家人提供生活的保障,经过一番内心的挣扎,他不得不接受。虽然唐以钢琴家的身份,在上层白人的圈子中看似有一定的地位,实则那些白人对他都充满了鄙夷。出发之前,唐的经纪公司给了托尼一本“绿皮书”,书里标注了允许黑人进入的旅店、餐馆,此外托尼还必须在整整八个星期内,守护唐演出的周全,否则就得不到另一半的工资。一个粗俗的白人司机,载着一名优雅的黑人钢琴家,两个不同种族,不同性格的人冒着生命危险踏上旅途,一路上不免矛盾、争吵和笑料,但又在彼此最需要的时候,一起共渡难关。在和唐的相处过程中,托尼感受到了唐身上那份修养和学识,原本在他心中固有的黑人印象开始慢慢改变。加上通过那本绿皮书,托尼知道了黑人遭受到了怎样的欺辱和打压,渐渐的他心中的种族歧视情节开始淡化。黑人唐和白人托尼,如此人设和剧情安排,充满戏剧张力,调动起观众的窥探欲。电影做到了用轻松诙谐和风轻云淡的叙述方式讲述一个严肃的话题,给观众带来温暖和反思。

二、解读人物

《绿皮书》是一部格式化精妙的电影,人物设计同样别致。它与惯常的种族歧视电影不一样,它翻转了以往这类型电影两位主角的身份的设定,喜剧效果与戏剧冲突被表露出来。20世纪60年代,白人至上运动在美国再次掀起高潮,黑人主角的优雅高贵过着高尚富裕的生活;白人主角的粗鲁暴躁,过着平庸拮据的生活,二者性格截然不同,却相得益彰,他们在相处的过程中,从歧视到理解,从陌生到融洽,形成了一种更有趣的对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一)托尼

一个意大利裔的白人,以前是纽约一家夜店的安保,属于当时美国主流社会白人鄙视链的最底端,他不善言谈而且脾气火爆,语言粗俗。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托尼,内心充满正义感,崇尚用暴力解决问题,用小伎俩骗取小费,靠比赛吃热狗挣钱,最后还典当了自己的手表,生活落魄不堪,充满危机。生活环境让“警惕”两个字成了托尼的条件反射。他需要本能地排斥那些让他不安的因素,而黑人就是其中之一。可是当托尼卸下江湖上的戎装,回到家里,他又是一个热爱家庭,会搂着妻子说晚安,帮孩子们盖被子的男人。温情是托尼的人性底色。因为知道这个世界的多面,人性的复杂——阴暗与光明,卑鄙与磊落,丑陋与美好,所以他并不因为雪利是同性恋者而歧视他,反而给予了理解和体谅。

(二)唐·谢利

一位世界级黑人钢琴家。从小受到高等教育,三岁就登台演出,言行举止得体,拥有音乐、心理学和礼仪艺术三个博士学位,可以流利地说八种不同语言,精湛的古典钢琴技艺,是一个自带上流社会白人属性的黑人。他本可以在纽约,做一个上流阶层的精英人士,享受优雅、高贵、体面的生活。可他,偏偏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前往种族歧视严重的南方巡演。但唐对尊严的坚守是无法否认的,明知道会遇到怎样的风险和挑战,仍选择去抗争,哪怕这种抗争是微弱的,哪怕抗争的结果是失望的,这种勇气着实令人敬佩。一黑一白、贫穷与富裕、司机的油滑痞气与音乐家的一本正经、种族和阶层的差异为影片制造了很多精彩的矛盾,但善良始终是他们身上最重要的品质。最终他们都改变了自己内心固有的偏见,成为了最好的朋友。一路上音乐家唐用自身强大的人格魅力与信仰感染着司机托尼用人性的温情帮助他成长。于唐而言,白人托尼一路的保驾护航不可或缺更重要的是托尼对唐的改变,他把唐当作普通人一点点的妥协帮助他认清自己,带着唐走出孤独,学会反抗演奏巡演中的不公正待遇,感受从未感受的快乐,拥抱生活中的温暖。这是一段跨越种种差异的友谊不需要志趣相投而是保持着各自独特之处互相学习、真诚陪伴。

三、解读视听

《绿皮书》整部影片色调明快。首先,绿皮书是为黑人出行专门编写的一本书,里面标注着允许黑人进入的酒店、饭馆等。Green是编写者格林的名字,绿色也代表着“安全、顺利”的意思。全片“绿”的可不止這一丁半点。首先作为一部公路电影,男主的车是一辆水鸭绿的车,他们下榻的酒店绿色的门似乎和水鸭绿的车交相辉映。另外一个主色调是黄色。黄色代表着一种懒洋洋的温情,是夹杂在空气中不容易察觉的暖意。第一次教托尼写信,雪利穿着亮黄色的格子西装,望着远方款款念着想念的诗句;托尼穿着卡其色的短袖紧皱着眉头,嘴里叼着烟、认真的握着笔在信纸忙碌的记录着。俩人中间放着两个浅亮色的饮料杯子,背后是一大片黄绿色的浅色树叶。整个画面愉悦又轻盈,充满不言而喻的温柔。

影片中音乐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旋律,推动着剧情和人物的发展,使影片的氛围散发出优雅迷人的艺术情调。里面的音乐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唐在剧院、音乐厅演奏的古典音乐,电影中是钢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合奏,钢琴是主角;一种是托尼在旅途中收音机里播放的流行音乐,节奏感比较强,适合开车时提神醒脑;还有一种是原生黑人音乐,即兴演奏的自由爵士,这在最后的黑人小酒馆中得到了展现。这三种音乐的听众在影片中也区分开来,分别是:白人权贵和精英、白人中下层民众、南方黑人劳动者。影片中音乐是一种象征资本,用来区隔身份。但是在流行乐里的世界是平等的,从影片中司机托尼的听歌品味就可见一斑:他听的歌是标准的流行音乐,而且歌手大多数都是黑人,似乎超越了白人与黑人的种族隔阂。既给人以赏心悦听的艺术享受,同时又很好地渲染了剧情气氛,刻画了人物个性。

四、解读亮点

该片的亮点,还在于感官体验,采用托尼的视角,真实还原与反思自我。除了诙谐幽默的风格、人物设置上的反常规、反转张弛的情节、熟练的电影技巧、呈现形式上的举重若轻都是故事的吸睛之处。圣诞节当晚,鹅毛大雪阻断回程,唐让睡眼惺忪的托尼在后座睡觉,自己驱车赶路,如期在平安夜送托尼返回家中。然而,唐却婉拒了托尼加入聚餐的邀请。当唐下定决心受托尼之邀,再次出现在其家门口时,导演将善意的关怀给了唐,托尼和唐敞开心扉拥抱,最后的镜头还对准托尼的妻子,她深情地拥抱唐,露出甜美的微笑,感谢唐教会丈夫在信中表达相思之爱。电影的节奏缓慢积蓄着能量,在片末彻底引爆观众的情绪。这种既保护托尼的自尊,又表达对唐的尊重的情感,让观众感受到两人的友情互相映衬,展现了静水流深的矛盾中隐含着人性中不分种族的大爱。该片剧情上的亮点,还体现在托尼通过亲身示范告诉唐:要勇敢地为自己发声,要进行反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捍卫自己的权利和尊严。整部电影,就是用这种方式,打破人种上的刻板印象,屡屡让两位主人公碰擦出不一样的火花,最终改变自己对对方的看法,改变对不同种族的认知。而观众也在潜移默化间跟随主人公的变化,感受从中放射出温馨动人的人性光辉。种族歧视,其实不仅仅发生在白人与黑人之间。尤其是,还有比种族歧视更为广泛的人与人之间的歧视和偏见,更是无时无刻不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发生。仅有圣人般的修养,或者天才般的才能是不够的。只有勇敢地出击,才能真正改变人心。

五、结语

在越来越多的电影依靠高科技的视觉享受获得成功的今天,很少有电影凭借故事性取得成功。面对种族迫害,这种沉痛的历史包袱和激烈矛盾的冲突,导演彼得·法拉利没有使用宏大的场景,没有特别激烈的冲突矛盾,而采用心与心的交流,描绘平常的小事以及两人在生活方式和观念性格等方面的差异,诠释出既温情又紧张、既好气又好笑的友情,还原出当年美国南部的浮世绘,让观众跟随主人公精神成长的过程中,看到无比真实的感情线。在当下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与人间这种不论地位尊卑,不受年龄性别影响的情感关系似乎弥足珍贵,然而却是令每个人心神向往的人际状态。虽然在这个错综复杂的世界里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公,但是每个人都期待拥有真诚和平等。诚如片中的台词:“成为天才是不够的,还需要勇气改变人们的心灵。”人和人之间如果放下成见,擁抱彼此真诚对话,寻求人与人间心灵的默契与友谊的纯粹,遵循内心所向,就会减少摩擦和芥蒂。

参考文献:

[1][法]朗佐尼.法国电影———从诞生到现在[M].王之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焦雄屏.法国电影新浪潮[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3]蔡玲凌.电影《不可触摸》之主题分析与反思[J].电影文学,2013(5).

[4]薛睿韬.难以触及的情怀——解析法国电影《触不可及》的人文意蕴[J].电影评介,2016(7).

猜你喜欢
人物平等种族
说起1776年那些事,就不能不提种族和蓄奴问题 精读
论美国基于种族的“肯定性行动”
论埃里森文化批评中的种族政治观
跟踪导练(一)3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