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祝新 唐卫红
摘要:汉字笔顺教学是汉字教学中的重难点之一,而汉字笔顺偏误是留学生书写汉字中较为常见的偏误类型。为提高留学生汉字书写的规范性,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0名留学生进行汉字笔顺调查,对11种不同结构汉字的笔顺偏误进行分析后得出汉字笔顺偏误主要集中在折笔和连笔,以及对笔顺规则理解的泛化上。因此,为充分发挥汉字笔顺规则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应深化对规则的认识,帮助学生强化汉字笔顺练习,提高汉字学习效率。
关键词:笔顺偏误;笔顺规则;留学生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历程中,教学重点从语法形式逐步向交际实用方向发展:前者注重对汉语句子结构的教学,后者重视对汉语语音和实用性句型的教学。这两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需要,但却忽视了汉字教学,造成了汉字教学的发展前景受到限制。然而,汉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书面载体,对汉字的学习能够促进留学生加强对汉语、汉民族的深入了解,因此,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虽开始推进汉字规范化发展,且在2002年所推出的《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十五”规划》中提出“实现汉字规范化标准的构筑,是十五科研规划的重要任务”,汉字规范进一步发展。美中不足的是,汉字规范标准欠绝对统一,诸多规范标准缺乏一定的科学合理性,这导致汉字笔顺发展后劲不足,笔顺规则仍是汉字学习的一大难点。此外,由于汉字本身的独特性与复杂性,留学生在学习汉字时易产生畏难情绪,导致汉字教学受欢迎程度一降再降。
在汉字教学过程中,汉字笔顺规则既是教学重点,亦是教学难点。留学生可以借助汉字笔顺规则学习如何起笔,深化对汉字结构的理解,并书写出规范汉字。然而,由于该规则自身的复杂性,使得笔顺偏误在留学生书写汉字时层出不穷。目前CNKI中以汉字笔顺为研究对象的文献达到108篇,其中涉及对外汉语教学和偏误分析的文献仅18篇,且这18篇文献中所持的主要观点为:汉字笔顺偏误是汉字书写不规范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降低汉字笔顺偏误的出现概率,以陆华和李顺才(2011)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应重视汉字笔顺规则的教学,加强汉字笔顺练习,及时纠正汉字笔顺问题并讲解。然而,以徐艳茹(2012)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汉字笔顺偏误并不影响汉字整体书写,且汉字笔顺规则过于复杂,对汉字笔顺的严格把控会使学习者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在汉字笔顺规则的教学中应因材施教,适当放宽笔顺习得要求。除上述两种对立态度外,以黄金城(2016)为代表的极小部分学者认为对汉字笔顺规则的学习对留学生习得汉字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但由于汉字笔顺规则的复杂性造成学习者笔顺偏误的产生,因而提出重新制定汉字笔顺规则。诸位专家学者分别从汉字笔顺规则教学、适当放宽汉字笔顺学习和重新制定汉字笔顺规则等三个方面提出对汉字笔順规则的整改。其中,对汉字笔顺规则教学的重视是基础,适当放宽笔顺习得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重新制定汉字笔顺规则这一方式涉及到人民的书写习惯和社会约定俗成等方面,施行难度较大,难以达到其理想效果。
为有效进行汉字教学,本文通过对汉字笔顺与汉字结构的调查研究分析出汉字结构对汉字笔顺习得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教学建议。本文基于汉字教材《汉字轻松学》(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将该教材中的汉字按照汉字结构进行分类,通过对20名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揭示留学生的汉字笔顺学习状况,阐述汉字笔顺偏误与汉字笔顺规则之间的关系。
一、关于汉字笔顺偏误的调查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来自于湖北工业大学中国文化课的20名留学生,由6名女生和14名男生构成,分别来自于加纳、泰国、肯尼亚、哈萨克斯坦和利比亚等11个国家。留学生汉语水平不一,因此将他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习汉语不到半年的13名留学生,第二阶段是学习汉语超过一年,但不足三年的7名留学生,其中,学习汉语语言专业的有3人,非汉语语言专业的有4人。
(二)研究设计
基于《汉字轻松学》教材上册中的321个汉字,通过分析该教材得出,汉字由87个单一结构、89个左右结构、4个左中右结构、90个上下结构、3个上中下结构、6个全包围结构、20个左上包围结构、12个左下包围的结构、1个右上包围结构、7个上三包围结构和3个左三包围结构等11种汉字结构类型的汉字构成。
本文按照《汉字轻松学》上册不同结构的汉字构成比例选取了包含了不同结构的15个汉字,其中在单一结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和左上包围结构的汉字中选取了2个代表,在剩余结构的汉字中均选出了1个代表。将15个字以表格的形式打印出来,要求留学生按照汉字笔顺的规则将每一笔按照次序依次将笔画写在该汉字后面的空格之内,以便观察留学生的汉字书写过程,对留学生汉字笔顺偏误进行研究。(见表1)
(三)调查结果
调查于2018年12月课内进行,发放测试卷为20份,回收到有效试卷20份,测试总字数为300字,其中偏误总字数为241字,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由上表可知,15字的笔顺偏误率达到80.34%,其中包围结构汉字的笔顺偏误率为87.14%,其中屋、进、可、区、国等5个字的偏误率高达90%。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留学生皆存在汉字笔顺偏误,其中第一阶段留学生的偏误率高达82%。
通过对15个字的汉字笔顺偏误研究分析,发现单一结构的汉字笔顺偏误主要集中在起笔上,如“水”,75%的留学生先写横撇,这受到了笔顺规则“从左往右”的影响;左右结构的汉字笔顺偏误主要集中在横竖的先后顺序上,如“住”,部分留学生往往以竖结尾,这主要受到笔顺规则“先横后竖”的影响;上下结构的汉字笔顺偏误主要集中在折笔上,如“要”,第三笔为横折,处于第一阶段的留学生经常将横折写成了一横一竖,造成该偏误的原因是留学生对汉字复合笔形不熟悉的影响;包围结构是一大难点,其偏误主要集中在折笔、连笔上,如“区”的最后一笔竖折写成了一竖一横,“进”字的偏旁为两笔,部分学生将其写成了一笔,除此之外,“国”与“可”等字的偏误还包括先外后内,即先进行包围,该偏误受到了笔顺规则“先外后内”的影响。
通过对处于第一阶段和处于第二阶段的学习者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第一阶段留学生的偏误类型主要有起笔、折笔和连笔等,原因有二:一是由于部分学习者的老师忽视汉字笔顺教学的重要性;二是缺少对汉字笔顺的练习,未及时得到反馈并加以改正。
因此,留学生在汉字书写过程中经常出现不知如何下笔,从何处下笔等问题。与此同时,第二阶段留学生的偏误类型主要集中在汉字笔顺规则泛化上,汉字有7条基本笔顺规则,大部分汉字的笔顺符合该规则,但仍有部分汉字遵循特殊的汉字笔顺规则,如包围结构的基本笔顺规则为“先外后内再封口”,而半包围结构的汉字“区”的笔顺规则是先上再内后竖折,该类型偏误的产生便是汉字笔顺规则的泛化的结果之一。
二、汉字笔顺偏误成因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后采访等方式调查汉字笔顺偏误形成过程,本文得出汉字笔顺偏误成因囊括2个方面,一是汉字和汉字笔顺系统特点;二是教师教学模式的差异。
(一)汉字和汉字笔顺系统特点
周健(2007)提出,汉字不同于音节文字,汉字是方块型字体,它是由笔画和部件构成的,笔画间的结构方式有并列、相加、相连、相交和相接等,部件间的组合方式可以有上下、左右、内外等。不同的汉字结构为笔顺规则的确立提供了依据,如上下结构汉字的基本笔顺走向是从上到下,如“亭”,左右结构汉字的基本笔顺走向是从左到右,如“休”。然而,相交结构的独体字的笔顺走向并不符合常规的基本笔顺规则,如“匕”,第一笔是撇,该字并没有依据汉字“从左往右”的基本笔顺,由此可得,汉字结构的复杂性使得汉字笔顺规则并不适用于所有汉字,其中以独体字为最。
笔顺是书写时汉字下笔先后的顺序,是人们运用毛笔正确书写汉字的经验总结。周健提出有7条基本笔顺规则:(1)先横后竖,如“丰”;(2)先撇后捺,如“人”;(3)先上后下,如“三”;(4)先左后右,如“川”;(5)先外后内,如“月”;(6)先中间后两边,如“小”;(7)先外后内再封口,如“国”。除此之外,针对三面包围结构字体和带点字体,还加上了一些补充规则,该学者提出以上规则是基本的、普遍的,但是,人们由于受到书写习惯和书写工具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字体的笔顺走向并不依据基本笔顺规则进行,如“女”,最后一笔为横。由此可知,汉字笔顺规则是不完整的,且书写习惯和书写工具的不同对汉字笔顺书写影响巨大,该规则的非系统性和不确定性造成了汉字笔顺教学的困难,使留学生难以掌握汉字的笔顺。
(二)教师教学模式的差异
汉字包含形音义三个方面,其中,汉字结构形态复杂,为加强留学生对汉字形体的记忆,教师往往将教学重点放在汉字溯源、汉字形体的特点上,忽略了汉字笔顺教学。经过问卷调查发现,处于第一阶段的13名留学生中,其中11人的老师提到汉字笔顺规则,并附有笔顺练习,另2人的老师在课堂上从未提过笔顺;处于第二阶段的7名留学生的老师均有所提及汉字笔顺规则。由上可知,在汉字教学课堂中,仍有10%的教师在留学生学习汉字的初级阶段忽视汉字笔顺规则的教学。
此外,对汉字笔顺的练习不足会造成汉字笔顺偏误。由于汉字教学重点主要集中在汉字的形音义教学上,教师虽有在汉字教学课堂上提及汉字笔顺规则,但未曾加以练习,这导致留学生对汉字笔顺规则的运用仍处于懵懂状态,通过课堂观察,留学生虽有汉字书写环节,但由于教师无法观察到留学生汉字书写的过程,导致教师难以接收到留学生汉字笔顺的反馈,该反馈的不足使得留学生的汉字笔顺偏误难以消除。因此,汉语水平处于第二阶段的留学生仍会出现汉字笔顺偏误,且偏误率达到27.69%。
由上可知,汉字结构的复杂性和汉字笔顺规则的非系统性是造成汉字笔顺偏误的根本原因;其次,教师对汉字笔顺规则的重视程度不足是汉字笔顺偏误的客观原因。与此同时,汉字笔顺规则和教师教学模式可以通过人为改变而改变,即汉字笔顺偏误的消减可以通过改变这两种因素而实现。
三、关于汉字笔顺教学的建议
(一)从汉字笔顺规则角度出发
汉字笔顺规则自出现以来,一直饱受争议,学者们分别针对汉字笔顺原则和《信息处理用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件规范》中出现的笔顺不规范现象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现代汉字笔顺规范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缺少系统笔顺规范,部分学者过于细化笔顺规则;二是学界对汉字笔顺的研究深度、广度不够,即现行笔顺规则缺少历史传承和大众认同,不符合广大群众汉字书写习惯。
由此,为促进汉字笔顺规范发展,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出建议:一是加强对汉字笔顺研究。根据大部分中国人的书写习惯整改汉字笔顺规则,中国人汉字书写的笔顺不符合汉字笔顺规则易使留学生感到困惑;与此同时,不必过于细化笔顺规则,留学生掌握汉字书写笔顺的程度与笔顺规则细化呈负相关;二是大力宣传汉字筆顺规则。20世纪60年代,我国开始推进汉字规范化发展,但是普及率较低,导致大部分中国人仍不了解汉字笔顺规则,汉字笔顺偏误随时随地可见,甚至部分汉语教师的汉字笔顺书写也不符合汉字笔顺规则规范,因此,大力宣传汉字笔顺规则是减少汉字笔顺偏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首先,当今社会科技迅速发展,宣传汉字笔顺规则可充分利用语音、视频和互联网等工具;其次,在汉字教学过程中,中小学教师和汉语教师应尽快熟悉汉字笔顺规则,并能够熟练运用。
(二)从教师上课模式角度出发
汉语教师最初在课堂上在进行汉字教学时,应适当讲解汉字笔顺基本规则,强调汉字笔顺的重要性,给学生留下一个深刻印象,使得留学生在进行汉字书写任务时重视汉字笔顺。在课堂教学时,可适当加入汉字笔顺练习环节,待学生了解并习惯使用汉字笔顺规则时,可减少汉字笔顺练习的时间和次数。
在进行汉字书写练习时,教师可采用汉字笔画分写的步骤来观察留学生的汉字书写过程。这种方式使留学生的汉字笔顺偏误一目了然,教师通过对留学生汉字笔顺偏误分析,找出汉字笔顺偏误的成因,同时要及时给与学生反馈。
四、結论
在现行的汉字教学过程中,部分学者注重留学生的整字书写正确,却忽视汉字书写过程,导致汉字笔顺规则在教学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通过调查发现,学过系统汉字笔顺规则的留学生学习汉字的效率往往更高,且在汉字教学初期,汉字笔顺规则会提示学习者如何起笔,从而降低汉字书写难度。由此可知,汉字笔顺规则教学在汉字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尤其是在初期的课堂教学中,加强该规则教学能够为留学生日后学习汉字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安然,单韵鸣.非汉字圈学生的笔顺问题——从书写汉字的个案分析谈起[J].语言文字应用,2007(3):54-61.
[2]高更生.海峡两岸汉字笔顺的规范[J].语文建设,1999(3):2-4.
[3]何继军,付洁萍.初级阶段来华留学生汉字笔顺偏误分析[J].海外华文教育,2018(3):26-33.
[4]刘仁三.现代汉字笔顺规范问题分析与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92-93.
[5]刘瑶瑶.汉字笔顺偏误分析[J].现代交际,2017:144.
[6]刘元白.汉字教学中的笔顺规范问题[J].学语文,2015(2):92-93.
[7]陆华,李业才.笔顺规范问题与对外汉字教学应对[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105-106.
[8]金枚.笔画、笔顺的对外汉字教学对策略论[J].高等教育,2015(11):199.
[9]盛继艳.对外汉字教学中笔顺规范化的层次化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2013(2):125-130.
[10]万学仁.谈谈笔画与笔顺的规范[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1992(3):31-36.
[11]王鲁振.例谈泰国中学生汉字笔顺习得偏误[J].文学教育,2017(10):126-127.
[12]徐滟茹.对外汉字教学中的笔顺规范问题——基于汉字构形研究成果的探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125.
[13]许凤奇.关于汉字笔顺的思考[J].语文建设,1995 (1):44.
[14]闫冬梅.对外汉语汉字笔顺问题类型归纳及产生原因的分析[J].人文高地:290.
[15]易洪川.笔顺规范化问题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3):49-56.
[16]易洪川,杨夷平,朱全红.笔顺综合研究及留学生用笔顺原则[A].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00.
[17]张小衡,苏咏昌.进一步加强汉字规范笔顺的规律性[A].全国第八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JSCL-2005)论文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547-552.
[18]赵妍,丁耀武.现代汉字笔顺规范研究述评[J].文化学刊,2016(2):160-162.
[19]周健.汉字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