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玉
摘要:1964年,美国著名的评论家苏珊·桑塔格的评论性文章《反对阐释》在《常青评论》上发表,对美国乃至整个西方理论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苏珊·桑塔格的文学批评观主要为反对本质主义的深度阐释、注重对文学形式的感性体验。研究桑塔格的文学批评观对于深入把握文学艺术的性质及文学批评的内部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文学批评
苏珊·桑塔格是美国著名的评论家兼作家。1964年,她的评论性文章《反对阐释》在《常青评论》上发表,对美国乃至整个西方理论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作为“美国公众的良心”的桑塔格对当时西方的批评理论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苏珊·桑塔格的文学批评观主要为反对本质主义的深度阐释、注重对文学形式的感性体验。
一、反对本质主义的深度阐释
苏珊·桑塔格将批评的主要矛头指向了现代的内容说即赞同艺术是主观之表现的理论。她认为对于内容说的过分强调使得人们认为一定存在着艺术作品的内容这种东西,使得他们永无止境地投入到阐释中去。桑塔格反对的“阐释”并不是一切解说活动,她所反对的是一种阐明某种阐释符码、某些规则的有意的心理行为。现代大多数评论家们都相信文本的深层还存在着真正的意义,阐释的目的就是挖掘这个本质的意义。所以,苏珊·桑塔格文中最重要也是最激进的批判便是反对这种本质主义的深度阐释。
我们可以将评论家们的阐释归入到文学批评之中,而文学批评的基础则是文学欣赏。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姚斯提出“期待视野”,他认为每个主体由于个人或社会的因素必然相异,这必定导致主观上的不同。波兰现象学美学家英伽登认为文学作品的最终完成,必须依靠读者自己去体验,自己去填空。在此基础上,德国接受美学的理论家伊瑟尔指出,文学文本是一个不确定的“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在其可能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再创造的才能。但是,桑塔格批判的阐释是从某种概念出发或者从自己的思维习惯出发,将文本内容转换成某种理论的注解。这样的批评就不是针对艺术本身,而是成了一种有深度的理智转换游戏。对于文本的理解,不论人们的期待视野有着怎样的差异、不论文本有着怎么样的空白,文本理解的异变总是有限制的并不是主观随意的。从美学观点来看,审美对象有自身的规定性,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欣赏者的思考和理解方向,读者的理解总会含有第一文本潜在的意义的因素。但是某些理论家们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运用自我的理论或者观念去挖掘对象的内容和意义,而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文本上、放在主客体之间真正的相互交流体验上,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不仅是片面的也是不合理的,这种本质主义的深度阐释的确是需要批判和制止的。
二、注重对文学形式的感性体验
桑塔格认为在某些文化语境中阐释是一种解放的行为,但她更看重的是“少说”和保持沉默。于是在她对艺术的静默理论的认识下,她提出将对文本的本质意义的追求转移到更多地关注艺术的形式中去。不论是她反对深度阐释还是提倡关注形式,最终指向的是她的美学主张即她恢复人们的感受力、更多地去进行感性体验。的确艺术美是需要主体完全融入到对艺术客体的审美当中去才能感受到的,这种美的感受更多的是一种感性体验。但桑塔格对感性体验的过分强调,对于理性阐释方面的不明确的态度是不恰当的。
艺术的确是难以言说的,“黑格尔指出,审美活动是一种充满敏感的观照,他认为敏感一方面涉及存在的直接的外在的方面,另一方面也涉及存在的内在本质。应该把这两方面包括在一个方面里,在感性直接观照里同时了解到本质和概念。理性因素必然超乎感性又不脱离感性,”[1]钱钟书曾指出“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2],他强调艺术作品感性和理性的相互统一。对文本的把握也是如此,在主体的感性与理性的互相统一下才能完成对文本的阅读。审美对象中的理性因素是通过感性形式暗示出来的,对它的理解不能以抽象思维的方式来进行,而必须通过渗透着理性因素的直观活动来进行。感性和理性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并不应该主次的区分而应该把它们看作完整的统一体。文学批评的感性体验和理性分析是同样必要的,桑塔格在文学批评中仅仅强调感性体验的观点是片面的。
研究桑塔格的文学批评观对于深入把握文学艺术的性质及文学批评的内部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桑塔格反对本质主义深度批评的文学批评观至今仍然启发着文学研究者们摆脱理论的束缚而更多地关注作品的美学价值,但我们不能因为对于感性体验的提倡而落入仅仅关注感性体验的误区。只强调感受的一面会忽视文学批评的价值判断倾向,使文学批评成为一种经验的描述而没有理性的评价。文学批评对于读者的作用应该是一种感性和理性的引导,引导读者感受文本的形式美的同时,也引导拓宽读者的阅读思路和角度,启迪读者更全面更多维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朱立元.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292.
[2]錢钟书.谈艺录[M].香港:中国香港国光书局,197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