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图形化、动漫化对大运河江苏段的文化传播研究

2019-07-25 06:06李睿文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9期
关键词:图形化大运河运河

李睿文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南京 210036)

1 大运河江苏段文化传播的现状

1.1 旅游品牌,南部高于北部

中国大运河包括隋唐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大部分,是一项伟大的交通与水利工程,还是一条关键的历史文化带, 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商贸走廊,部分航道至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地跨北京、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 个省,大运河江苏段全长683km,从北至南纵贯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8 个省辖市。大运河江苏段是经济和文化比较先进的区段, 除了徐州和镇江之外,宿迁、淮安、扬州、常州、无锡、苏州6 座古城入选申遗名录,其中淮南段、扬州段、苏州段文化遗产保护状态比较好,水城苏州是大运河独特的城市文化景观,但是江苏段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 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上也是南部高于北部,如苏北淮安、宿迁等城市在国内的知名度还是相对较低,徐州的运河古镇窑湾、淮安的江浦景区、漕运城景区、河下古镇景区对于江苏省外和国外游客还比较陌生。

1.2 传播文化,手段还需更多元化

在2 500年的生产过程中, 江苏段运河沿线各个城市的劳动人民创作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变,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一些手工艺随着老艺人的离世而失传, 一些传统节日和习俗被大大简化,一些传统曲子和船工号子也因无人传唱而消失了。所以保护大运河江苏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得至关重要,现在有部分影像能够真实记录大运河的文化,让观众感受江苏大运河的魅力,如《一条河,一座城》窑湾故事纪录片讲述了徐州的运河古镇,《寻找运河味道》对运河沿线城市无锡、镇江、扬州、淮安、高邮等进行特色美食报道。 还有利用歌舞剧、江苏特色剧种昆曲、锡剧等方式对江苏大运河文化进行传播。

但是这些手段还停留在传统媒体时代,纪录片、歌舞剧、报纸、广播、报纸、线下活动还是不够,尤其不能满足年轻民众的需求,随着网络时代的大发展,移动终端的普及,传播渠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漫画、动画、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这些交互式,沉浸式体验的传播方式更能受到年轻民众的喜爱。

另外, 江苏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对其保护的重要性, 而传统文物展示类的博物馆显然不能适应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全面性要求。 目前江苏段建有两个以展示运河文化为主的专题博物馆, 但是展出的方式还是以展品加以文字解说为主, 这种宣传方式和作用与大运河的文化地位还是不相符。 因为江苏大运河文化仅从字面上传播的话,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运河文化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如果仅仅从字面意思上进行外文翻译的话,很难体现出其文化的精髓。

2 信息图形化、动漫化传播的特点

2.1 准确性

江苏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信息量庞大, 有些也相对散乱,无规律可言,而将这些繁多的、复杂的文化遗产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归纳、简化、提炼、设计,使信息变得更加准确、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让真正重要的信息得以更准确地传达。例如,江苏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师徒传承关系、时间变迁、地理变化就可以利用师徒关系图谱、时间线图谱、地理地图、网络图客观地展示非遗文化的状态, 同时也可帮助人们分析非遗的静态特征和演化关系, 甚至可以帮助保护开发人员更深入地挖掘江苏大运河文化背后的规律、特征,从而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提供支持。

2.2 易读性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尤其年轻人面对工作、生活的压力和海量的信息已经是分身乏术, 更没有时间和耐心去了解文化遗产的繁多信息,所以如何简化信息,让文化遗产变得更加易读对于大运河文化的传播显得至关重要。 而信息图形化正是将大段的黑白文字进行文本的梳理、归纳和组织再进行视觉元素的组合,转为色彩丰富的图表、图解、地图等,为大家提供轻松愉快的读图体验,将文化遗产信息转变为有趣的插画、漫画、动画,为年轻人提供有效、实用的文化遗产体验。

2.3 艺术性和趣味性

信息图形化不仅是准确易读的,还是美观的,和其他设计门类一样,极具视觉美感,人们对具有美感的事物更容易产生兴趣, 进而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主动接受文化遗产的信息和知识。而插画、动画这类艺术手段更易被年轻人所接受。 每一个动态视觉画面都对信息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 使观者能够感知动态画面与传播信息高度一致,再加上画面色块简洁大方、极具艺术美感、节奏感强,被年轻人广为喜爱,在朋友圈、公众号等平台分享率较高, 有助于非遗的信息快速分享和传播。

3 图形化、动漫化对大运河江苏文化传播的意义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为中央办公厅调研室做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报告中批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如何传播江苏大运河文化,增强江苏大运河文化自信, 提升江苏大运河文化影响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3.1 图形化、动漫化是大运河江苏文化的“真实再现者”

传统博物馆往往是静态陈列加上文字描述的方式,是单向的信息传递,所以参观博物馆如果没有导游的讲解会枯燥很多, 传统博物馆的展示往往不能激发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参观兴趣较弱,整个过程会变成枯燥无味的走马观花,不能有效地吸引参观者(尤其是低龄的参观者)。

图形化、 动漫化等数字技术手段可以重现江苏大运河当年的外部形态,再现大运河的漕运盛况,再现大运河当年的生活场景,让人们了解古代的生活方式。这种“真实再现”提供了更高效、有趣的文化遗产体验,能够激发人们的兴趣, 让人们主动了解江苏大运河厚重的历史文明,认识大运河的宝贵价值,激发人们对江苏大运河的热爱, 并将这份热爱化成对江苏大运河的保护和文化传播, 真正实现江苏大运河遗产保护的良性循环。

例如,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镇馆之宝”——巨幅动态3D 动画《清明上河图》幕布长128m,高6.5m,通过12 台投影仪进行无缝投影,图中动画人物数量1 068 人,造就了一幅惊叹的动画作品,进入中国馆的观众边走边看大约需要10min, 动画中有流淌的汴河、抢险的渡船、进城的商人与驼队、玩耍的孩童,再配上汴河的流水声、驼队的铃声、孩童的笑声,动画的声画完美结合,生动地还原了宋代汴梁城白天的喧嚣,夜间的繁华,让观众身临其境,穿越历史之中,仿佛回到了宋朝的汴梁城。整个参观的过程生动有趣,印象深刻,对当时的生活状态,城市的形态一目了然见图1。

图1 巨幅动态3D 动画《清明上河图》

3.2 图形化、动漫化是江苏大运河文化的“歌者”

在全球“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时代下,人们每天都面临着五花八门的海量信息,时间被碎片化,人们烦躁的心理被加剧,更多的年轻人渴望轻松、有趣、交互的生活体验,相对于文字、数据,人们更乐意接受图形、动态、智能、虚拟、交互类的视觉和听觉类的信息。当下的视频动画、全息影像、智能交互、新媒体艺术、虚拟现实等沉浸式体验会令人更加难忘, 在乐趣中获得江苏大运河文化的信息,使年轻人了解、喜爱大运河文化,使大运河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图形化、动漫化作为江苏大运河文化的“歌者”有着更多的优势。

第一,大运河文化仅从文字层面去传播的话,会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国大运河文化,包罗万象,其中一部分文化元素无法准确地翻译成外文, 而这些中国独有的文化元素翻译面临两个问题,一是翻译不够精准,只顾表面意思,没有表现出文化精髓,第二翻译不统一,而动画和图片这种相较统一的传播形式具有极大的优势,可以将运河文化图形化和动画化,进行提炼,艺术化进而传播到世界各地。

第二, 文字和图片的结合的方式无法系统的还原历史脉络, 但是可以利用具有逻辑性的图形和简洁的动画阐述江苏大运河的历史发展脉络, 全面展示运河文化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另外用这种新颖的传播形式吸引中外游客,宣传江苏运河文化,提升江苏的文化品牌影响力。

第三,动漫具备艺术、虚拟、娱乐、亲和力等特征,对于传播江苏大运河文化有着极佳的条件。 虚拟可爱的动画形象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 更能够走进年轻人的心里, 所以在文化传播中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优势,并且动漫形象的虚拟性和长久性等特征,使文化更容易走进人们心里, 促进文化创意类产品和旅游文化衍生品的产生,也使得文创产品的成本大大降低,实现文化产业和经济的双赢。

4 结语

大运河江苏段的文化传播有利于江苏文化经济的发展,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影响力。 如何再现江苏大运河文化,讲好大运河故事,吸引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是重要前提。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终端的迅猛发展,利用“碎片化”的形式传播文化,讲好运河故事至关重要。心理学早有研究,一图胜千言,而动漫、动画又是动态的图画,能够弥补传统传播的不足,信息图形化、动漫化传播的准确性、艺术性、趣味性、交互性能够更好地吸引受众,通过生动的二维、三维动画技术一改之前单向的陈列展示方式, 使江苏大运河的文化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这对于传承和弘扬大运河江苏段文化有着积极的开拓性的作用。

猜你喜欢
图形化大运河运河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基于Arduino图形化编程的教学应用研究
秀美大运河 千年韵古今
大运河,行走山东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中国运河志》简介
如泰运河谣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LKJ自动化测试系统图形化技术研究
网络图形化界面在高速公路机电设施养护管理系统中的应用